加拿大智库 菲沙研究所 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自由度2025年度报告》显示,香港以 8.55分 再度位居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榜首,连续第二年领先新加坡。然而,排名背后也反映出潜在隐忧。自2018年以来,香港的整体得分已连续下滑,尤其在 监管、法律制度与产权保护 等核心指标方面出现明显弱化。

报告指出,香港在 国际贸易自由 方面继续稳居全球第一,「稳健货币」与「监管」排名第三,「政府规模」有所改善,升至第37位;但在 法律制度与产权 上跌至第22位。香港今年总分较去年下降0.03分,虽仍以微弱优势领先新加坡(8.5分),但已连续七年累计下滑0.52分。菲沙研究所直言,《港区国安法》影响了香港的制度环境,削弱了监管透明度和产权保障,进而拖累人均GDP增长。
针对外界批评,港府强调香港依然具备 自由市场、低税制与自由港优势,并重申「一国两制」下的普通法制度和司法独立不变。政府发言人表示,《国安法》带来社会稳定,有助吸引国际投资,保持资金、货物与人才的自由流动。
与此同时,英国 Z/Yen集团 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评分升至764分,继续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香港在 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声誉与综合竞争力 方面仍居全球第一,显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但在 政府和监管 维度仅列第七,表明外界对制度信任度仍存疑虑。
学界提醒,香港还需应对结构性挑战。中文大学商学院李兆波指出,虽然香港国际机场货运量全球第一,但客运量仅排名第九,疫情后访港旅客以内地旅客为主,取代以往国际商务客,导致零售和广告收入下降。
整体而言,香港依然保持 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与国际金融中心 的双重地位,但 监管、法治与产权弱化 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未来如何在巩固市场优势的同时,修复制度短板、提升投资环境,将决定香港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