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谁主白宫,中美友好关系都不复返。其中,最令港大教授邓希炜担心的,莫过于香港这位「金融中介人」的处境,并呼吁各界把握时机,及早进行经济转型。
民主制度无法选出最优秀的人,起码能够赶走不合格的人──抱着「特朗普以外任何人」(Anyone but Trump)的美国人,用选票体现了这句经典对白。然而,尽管两党斗得难分难解,美国朝野内外还是达到一大共识──就是「没有人再敢提中美友好,否则是自杀行为!」港大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邓希炜表示。
拜登比特朗普更难缠
熟悉美国政经的邓希炜,两年前已提出中美走进新阶段──未来十年都会长期摩擦。此前,他曾居美近廿年,先后在加州、波士顿及华盛顿生活,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国际经济学终身副教授,并为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员。
对于坊间许多评论,例如民主党亲华、拜登与中国领导人私交甚笃,邓希炜不以为然。「首先,所谓『私交』实际年代久远;其次,美国经过疫情后,气氛已经很不同。」
民主党不见得对华手软,相反比起特朗普,拜登政府更难应付。单单从国际贸易角度,这位专家就解释「打贸易战」属双边制裁,特朗普逐单签订协议,随时可以因中方增购美国产品,对华态度因而软化;再说,尽管美国海关能追踪原产地,但实际操作存在漏洞,例如执法不严,变相给中国保留「生存空间」,例如精明的出口公司便会绕道越南出口美国。
然而,随着美国告别单边主义,重返多边主义模式,将会扼杀所有「空间」。邓希炜表示,民主党要围堵中国,甚至可将她踢出全球供应链──早在奥巴马年代,时任国务卿希拉莉已经提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简称TPP),如今拜登再次重提。
美方可能的做法是,联同盟友孤立中国,借着自由贸易来施压,迫使北京进一步开放市场。邓希炜认为,若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对华共识,届时由于牵涉不同利益,美国签署协定后,恐怕难以单方面退出,对中国影响更见深远。
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双循环」,试图以内需取代出口作为经济主要引擎。实际上,邓希炜认为即使没强调「内循环」,中国中产阶级日益壮大,估计达四亿人,本身内部消费力巨大,「现在因疫情无法出国,亦进一步带动内需」。
无法全盘封杀科技
真正痛点在于高科技产业链,「半导体要自力更生非易事,华为就是经典例子」。邓希炜预期,科技制裁短期内不会改变,特别是西方经此一疫后,更加紧张关键技术,「皆因攸关国家安全」;尽管如此,科技牵涉领域甚广,他相信不会全盘封杀,以电动车为例子,特斯拉(Tesla)都能成功登陆。
他续道,在美国自由派眼中, 中美关系不友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但美国仍需要与中国共存,尤其在新能源及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变相带动相关产业。
「特朗普打算完全不同中国合作,拜登则会保留跟经济、科技没直接关系的项目,以缓和两国关系,不会胡乱开战场。」
外资投行直接进驻内地
过去两年,中美先后开打贸易战及科技战,金融战却一直只闻楼梯响。邓希炜形容「这逼了中国走向开放金融」。跨国投行觊觎中国市场多年,中国面临美国全方位打压下,意外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令业界大感雀跃。单单四大美资银行,中港人手编制已经此消彼长,「除摩根大通还在香港增聘外,高盛等已经炒人,改为扩大北京及上海团队」。
在中美博弈下,香港是最大受害者。邓希炜警告,当中国完全对外开放资本市场,中港差异会逐渐消失,香港恐怕难继续扮演「金融中介人」。国家放宽外资限制有迹可寻,举例继「沪深股通」后,QFII及RQFII投资额度限制亦已被取消。综合中国近年走势,外资进场门槛不断降低,相反投资范围则在扩大,假以时日「外资跳过香港」,直接进驻内地实不足为奇。
「尽管国际商贸界熟悉普通法制度,香港能够担当仲裁角色;不过经历种种事件后,大型投资公司都开始分散风险,宁可回本国或新加坡诉讼,亦不再集中于香港;再说,金融无非是风险控制,外资选择得进入中国,已经计算法律成本,只要赚钱仍然会照入。」
「再工业化」的契机
当世界经济剧变,香港食「老本」只怕坐食山崩,邓希炜则提出一条出路──「再工业化」。具体而言,就是先从优势产业起步,例如金融及医疗,以数据带动技术、资金及人才,尤其可重点发展数据中心(IDC),「否则我想像不到十年后,香港还可以做什么?」
邓希炜强调,目前香港只能釜底抽薪,下定决心进行第三次经济转型,才能化危机为契机;而且,作为中国一部分,香港亦别无他选,只能选边站配合国家的「双循环」。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拜登上场,邓希炜预计首半年,中港政策仍会沿用贸易战及制裁等「特朗普产物」。皆因「拜登当务之急,相信是修补内部撕裂──从很多摇摆州份可见,得票差距少于1%,足证美国社会相当分化」。
他解释,美国向来「政治正确」,无论对移民或中国政府,民众即使内心不满,昔日亦很少宣之于口;讵料,特朗普却打开「潘朵拉的盒子」,不但高举「白人为先」,更鼓吹群众渲泄情绪,结果散播民粹种子,疫情爆发后更见极端,拜登这位77岁老人,最起码要先修补种族关系;
其次,邓希炜估计,绿卡数量亦将会逐步调节,皆因美国需要重新吸纳外国人才,当中包括亚洲留学生及科学家,此关乎美国长远发展利益;随后,相信就会跟盟友商讨对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