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在努钦昨日的弱势美元言论引发国际喧哗后,特朗普在达沃斯对美元出声力挺,称希望看到美元继续走强。美元汇率应声创出本月最大涨幅,金价掉头向下。欧洲央行如期按兵不动,德拉吉并未对欧元近期的上涨做出明确口头干预。中国今日将公布12月工业企业利润。
国际要闻
- 特朗普称,美元会继续走强,财政部长努钦前一天暗示支持美元贬值的表态是遭到了断章取义
- 努钦就日前的美元贬值言论做出澄清,称美元现在的水平有利也有弊,这完全不是说美国对美元立场的转变。同时还补充说他支持自由和浮动汇率的货币
- 欧洲央行维持政策不变,并将继续每月购买300亿欧元(370亿美元)资产,至少持续至9月底
-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不以欧元强势为忧,除了提到汇率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来源之外,几乎没有对欧元汇率升至三年新高表示任何反对
- 德拉吉表示,今年加息可能性极低,欧洲央行官员的政策意见分歧是正常的。未来几个月整体同比通胀率可能会在当前水平附近徘徊
- 知情人士透露,欧洲央行部分官员倾向于今年6月才实施下次政策调整,这个时点晚于市场预期。决策者尚未作出决定
- 美国7年期国债发行投标倍数为4月以来最高,包括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的间接投标人需求创历史次高值
- 英国首相府称,特朗普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访问英国
- 特朗普称,说他和特里莎·梅关系不好纯属谣言
- 美国12月份新建住宅销售降幅超过预期,11月数据被向下修正,表明市场在临近年末时增长动能有所下滑
- 路透报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据称毫无进展,美国谈判代表坚持原来的要求
- 特朗普告诉CNBC,他更喜欢双边贸易协议,但如果能得到“一个大大改善的协议”,他将考虑美国加入TPP的可能性
- 美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自近45年低点反弹,不过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历史上最为吃紧的水平
- 美国上周消费者舒适度指数维持近17年高位,更加乐观的态度表明家庭支出将继续推动经济增长
- OPEC秘书长料原油市场将在2018年的某个时候恢复平衡,OPEC和非OPEC产油国将在市场恢复平衡之后继续合作
- 英国首相特里莎·梅表示,将会非常严肃地研究举措监管比特币
- 高盛警言,特朗普政府可能还会对铝征收进口关税,虽然新的关税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眼下还很难预测,但那或将导致美国市场铝价上涨
- 英国财政大臣对英镑升值感到高兴,称英镑走强对于经济和社会都有好处
- BBC报道,若英国脱欧后金融规定与欧盟出现分化,摩根大通或裁员4000人
- 美国花旗经济意外指数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指数均显示,美国市场乐观氛围已达到高峰。如果以史为鑑,很快可能出现一波波股票波动及美债收益率重挫
- 沃尔玛进行新一轮重组,本周将在总部裁员400至500人,涉及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商品、房地产、物流和财务部门
- Canyon创始人之一Joshua Friedman表示,现在的市场令其想起1994年的债市大跌,投资者应该规避特别长久期、低票息的债券,特别是投资级别的
- 英特尔第四季度营收超过最高分析师预估,调整后每股收益1.08美元,也好于预期水平
- 巴西劳工党主席称,卢拉是该党2018年大选的候选人
大中华新闻
- 知情人士透露,海航相关银行账户被冻结的背后原因是股票重复质押
- 海航投资称拟向关联方转让挂牌资产,新加坡REIT项目IPO终止
- 界面报道,海航谋求出售部分地产资源,已与多家房企进行洽谈
- 中国央行等部委发文,鼓励引导涉海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
- 中国商务部表示,2018年将加快与有关国家商签投资协定,研究制定对外投资“黑名单”
- 美国财长努钦考虑今年前往北京,与中国讨论双边贸易和朝鲜制裁问题。他表示,将力争加大对中国的出口
-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对冲基金持仓的前20大在美上市中资股中,一嗨租车、银科投资、红黄蓝位列前三
- 中国去年财政收入自2012年以来首次加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稳定的经济扩张和工业品价格的回升
- 2017年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黄金量回落至2012年来最低水平
- 小米、OPPO、Vivo对Broadcom敌意收购高通的计划表示反对,认为两大美国芯片巨头的合并将催生垄断并扼杀创新
- 中国财政部计今年8月底前完成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
- 中国称英国首相特里莎·梅将于1月31日起正式访华
-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年压减钢铁产能1000万吨以上
欧美市场一览
- 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在平盘上下波动,投资者在试图评估美元的震荡对股市的影响。公司业绩表现为市场奠定了基调,主要指数走势会受到个股剧烈波动的影响
- 标普500指数持平,报2839.25点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5%,报26392.79点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持平,报7411.164点
- 美国债市:美国国债午后上扬,长债领涨,导致收益率曲线趋平;今日进行的7年期国债发行需求强劲
- 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0.8个基点,报2.0842%
- 5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1.43个基点,报2.4200%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95个基点,报2.6170%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4.74个基点,报2.8809%
- 外汇市场:美元从大幅下跌中反弹,并取得本月最大涨幅。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最终希望看到一个“强势的”美元,安抚了其他官员此前讲话引发的焦虑情绪
- 衡量美元兑G10货币表现的彭博美元即期汇率指数上升0.1%,报1121.9
- 欧元/美元下降0.1%,报1.2396美元
- 美元/日元上涨0.17%,报109.41日元
- 英镑/美元下降0.7%,报1.4142美元
- 澳元/美元下降0.45%,报0.8026美元
- 欧元/英镑上涨0.58%,报0.8764英镑
- 美元/离岸人民币尾盘较前一交易日纽约尾盘下降0.31%,报6.3295元
- 美元/在岸人民币夜盘下降0.43%,报6.3315元
- 据台北外汇, 美元/台币收盘下降0.8%,报29.0690元台币
- 欧洲股债:欧洲非核心国债券领跌,在欧洲央行德拉吉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表达乐观情绪、并仅仅温和抗拒最近的欧元升值之后,德国5s30s曲线看跌趋平
- 斯托克欧洲600指数下降0.6%,报398.56点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降0.4%,报7615.84点
- 法国CAC 40指数下降0.3%,报5481.21点
- 德国DAX指数下降0.9%,报13298.36点
- 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0.5个基点,报1.412%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4个基点,报0.612%
- 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5个基点,报0.884%
- 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4个基点,报1.963%
- 能源:在特朗普表示他希望美元强势之后,美元反弹,油价也抹去之前的涨幅
- NYMEX西德州中质原油期货下跌0.6%,报65.23美元/桶
- 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6%,报70.08美元/桶
- NYMEX汽油期货下跌0.6%,报1.9048美元/加仑
- NYMEX柴油期货上升0.1%,报2.1087美元/加仑
- NYMEX天然气期货下跌2.1%,报3.436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 金属:期金价格下跌,因特朗普表示希望看到美元走强。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下跌,因交易员们认为,尽管美元继续走低,但库存激增暗示充足的供应,从而降低铜的吸引力。
- COMEX期金下跌0.7%,报1352.20美元/盎司
- COMEX期银下跌1.2%,报17.2850美元/盎司
- NYMEX铂金期货上升0.2%,报1018.00美元/盎司
- LME期铜下跌0.2%,报7138.00美元/吨
- LME期铝下跌0.4%,报2241.00美元/吨
- LME期锌上升0.7%,报3465.00美元/吨
- COMEX期铜下跌0.8%,报3.2025美元/磅
经济数据日程(北京时间)
- 07:30:日本12月整体消费物价同比(预估为1.1%,前值为0.6%)
- 07:30:日本12月核心消费物价同比(预估为0.9%,前值为0.9%)
- 09:30: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前值为14.9%)
- 15:45:法国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预估为106,前值为105)
- 15:45:法国1月制造业信心指数(预估为112,前值为112)
- 16:00:台湾12月景气对策信号(前值为22)
- 16:20:台湾12月存款不足退票比率(前值为0.15%)
- 17:00:欧元区12月货币供应M3同比(预估为4.9%,前值为4.9%)
- 17:30:英国第四季度GDP环比初值(预估为0.4%,前值为0.4%)
- 21:30:加拿大12月消费价格同比(预估为1.9%,前值为2.1%)
- 21:30:美国12月批发库存环比初值(预估为0.4%,前值为0.8%)
- 21:30:美国第四季度GDP环比折合年率初值(预估为3%,前值为3.2%)
- 21:30:美国第四季度GDP个人消费环比初值(预估为3.7%,前值为2.2%)
- 21:30:美国第四季度GDP价格指数环比初值(预估为2.3%,前值为2.1%)
- 21:30:美国第四季度GDP个人消费核心价格指数环比初值(预估为1.9%,前值为1.3%)
- 21:30:美国1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预估为0.8%,前值为1.3%)
- 26日:澳门12月失业率(前值为1.9%)
央行和政府动态(北京时间)
- 07:50: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 18:00:欧洲央行官员Coeure在达沃斯发表讲话
- 21:00:美联储官员Bullard在奥斯陆发表讲话
- 22:00: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在达沃斯发表讲话
- 22:00: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发表讲话
- 26日:IMF总裁拉加德发表讲话
- 26日:达沃斯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