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險配置比例上升 為何深受高凈值人群青睞?

據《2017中國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白皮書》顯示,「科學合理地進行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確保財富的保值增值」、「為子女境外留學做準備」是高凈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資最主要的三個目的。

白皮書顯示,高凈值人群平均可投資資產額佔總資產比例為52.3%,而跨境金融投資額已佔可投資資產總額的31.2%。與去年相比,2017年跨境金融投資額增長近一倍,更有超過兩成的高凈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資額占其可投資資產總額的一半以上。2016年,高凈值人群海外保險占海外金融投資比高達45%。

那麼,對於高凈值人士來說,為什麼會選擇海外保險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部分?信和財富分析認為,有以下五大原因:

222222

一、配置外幣資產

高凈值客戶的生活日趨國際化,投資日趨國際化,會有很高的外幣資產需求。很多高凈值人群的二代和三代都已取得外國國籍,希望給他們留有充足的教育金和生活費。

由於中國可換匯額度的嚴格管制,每人每年5萬美金的額度,意味著夫妻雙方每人每年可換匯10萬美金。為了實現對孩子的這種愛與傳承,如要攢夠200萬美金的教育金,要高達20年的準備期,而且是在沒有其他外幣用途的情況下,專款專用,20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高端客戶的生活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外幣資產被提上了投資日程。

為什麼說買海外保險能實現外幣配置呢?海外保單的幣種要麼是港幣,要麼是美元,港幣和美元是聯匯制,不會有大的相對匯率浮動,幾乎有95%的內地居民買的都是美元保單,因為其有現實的外幣需求。

二、免徵遺產稅

從2000年推出遺產稅草案開徵,越來越多的富裕人群在擔心這一點。雖然沒有正式實施,在近些年的兩會期間,關於遺產稅開徵的呼聲是越來越高。鑒於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富人也意識到,如果不做好相應準備的話,未來很有可能自己的資產要被開徵遺產稅,會有很大一部分錢變成政府資產

絕大多數國家的遺產稅的法案中,都會有相應的規定:遺產稅追溯期。遺產稅開徵的前5或前3年,有資產轉移的跡象和動作,都將面臨遺產稅追溯期的考查。所以,更需要高凈值人群考慮在這個法案正式開始之前,提前做好相應的規劃,防止自己的錢因遺產稅而縮水。

三、債務避險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險公司給的後期的錢叫保險受益金,保險受益金不屬於遺產,不需要開徵遺產稅。同時,也因為不屬於遺產,也不需要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

傳統觀點說「父債子償」,但父債子償其實在現行的法律中是不被接納的。父債子償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如果父親沒有可繼承的遺產,那麼父債就不需要子償。鑒於這一點,如果給孩子留的只有保單沒有其他可抵債務資產的話,因為他沒有可繼承遺產,所以說保險受益金不屬於已繼承的遺產及已繼承的資產,受益權大於債權。

高端客戶大多屬於專業精英人士或私營企業主,私營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大部分靠債務槓桿撬動財務資產,不少人都會涉及很多的複雜三角債務。如果未來自己因身體等意外原因不幸去世的話,很容易產生一些債務糾紛,會讓子女背上債務負擔。去買一個大額保單,就成為了一個債務籌劃功能。

11111

四、低成本的海外類信託計劃安排

保單和信託其實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除稅收屬性方面,其結構特徵和信託也可類比。海外信託的三方當事人是: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信託資產其實要轉移到受託人的信託資產名下,因為資產已經不屬於委託人,屬於信託資產了。信託資產是獨立於委託人資產和受託人資產的,所以說,資產名義上已經不是我的了,屬於信託資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信託資產也不存在遺產稅的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富人包括明星都選擇了信託計劃的安排。

投保人買了一張保單,作為保單持有人,這份保單就成了保單持有人的一份資產,保單持有人去世的話,海外可以做保單轉讓,通過保單轉讓的方式把保單持有人變更為自己的子女,那子女就享有了保單的所有權。有了這份保單所有權後,那他其實可以選擇每年通過年金的方式拿出,要麼可以做保單貸款等安排,用其他更靈活的方式去處理這份自己的保單財產。

如果還考慮海外信託的管理費等交易成本,海外保單其實是更加靈活和低成本的計劃安排。

五、指定受益人可不限於法定繼承人

在國內,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順位繼承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位的話,第二順位繼承人是沒有任何權利的。鑒於這樣一個法律規定,在各大保險公司基本也這樣規定,那你要指定受益人的話,需要你來指定第一順位繼承人。除非第一順位繼承人都不在了,才可以指定第二順位繼承人。只有極個別的保險公司,可以指定第二順位繼承人作為保單的受益人。

在海外的話就不必受這個限制,可以指定保單受益人,這是受法律允許和保護的。通過這樣一種安排,可以把資產轉移給自己想要轉移給的人。這也是富裕人士選擇海外保險的原因之一。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1-14
下一篇 2018-01-16

更多相關內容

  • 商業保險必須要買夠才行

    保險理賠後 投保人後悔了 小劉是上海一家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員,收人待遇都很不錯,妻子吳女士也是該單位的財務部會計,家裡有個3歲的兒子,非常可愛,夫妻兩也在當地貸款買了一套兩居室,一家人很是幸福,左鄰右舍無不羨慕這幸福的一家。 2012年小劉購…

    2017-08-07
    10.2K
  • 香港保險選擇策略組合-善用躉交 美元保單更佳

    「目前不少投資者擔憂人民幣會小幅波動,通過躉交方式繳納的投資者增多,而且也有很多香港保險公司出不少新的付款方式。」據接受採訪的權威人士表示。 所謂躉交,是保險術語,與按期付款相對應,就是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從目前情況看,躉交的優勢是在於兩點…

    2016-08-31
    19.3K
  • 7年前購買的香港保單現在收益如何?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的數據,2024年前三季臨時業務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808億(港元),其中內地訪客赴港投保保費466億港元。 香港保險支持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的居民投保。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官網特意寫明香港居民、…

    2025-02-12
    2.1K
  • 購買香港儲蓄分紅險安全嗎?說說香港保險監督機制

    香港儲蓄分紅險,一直以來都是不少家庭全球資產配置的首選。隨著國內外暴雷事件頻發,不少客戶也開始擔心香港保險的安全性,今天我們聊一聊香港保險業的十大安全機制,是如何為香港保單保駕護航的。 1、香港保險的法律及監管體系 由於香港的法律制度是以普…

    2023-08-22
    3.7K
  • 30歲起每年存1萬美元,存5年,60歲退休每年領1.8萬美元至終身

    騰訊和清華大學共同發布的《國人養老報告》發現,超過七成「90後」開始考慮養老了。大部分年輕人已經意識到,原來「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滿15年久可以領取的退休金,並不能完全支撐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如何早日攢夠養老錢退休?又如何有計劃地規…

    2022-05-16
    15.3K
  • 安盛保險(AXA)公布2021年產品分紅實現率

    相信了解香港/澳門保險的人都會知道保險產品分紅實現率這個名詞的含義,之前我們也詳細介紹過,如有不了解的,可以查看以下資料:經常說GN16,到底GN16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安盛公布2021年分紅實現率,「安進」儲蓄險的總價值比率連續3…

    2022-06-27
    18.0K
  • 香港太平金鑽萬用壽險保費融資年收益複利10%

    中國太平旗下人壽公司——香港太平人壽這次推出的「太平金鑽賬戶萬用壽險」,也就是第三代太平金鑽,稱之為太平金鑽3,為投保人提供兼具保障和財富管理雙重用途。除了提供終身人壽保障,更提供高達4.5%的保障年利息回報。有關香港保費融資(保單貸款)原…

    2018-11-23
    4.1K
  •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降為零對香港保險有何影響?

    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於3月15日這一天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至近零水平,並將增加債券持有(量化寬鬆)規模7,000億美元,以幫助美國經濟抵禦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 聯儲會主席鮑威爾在做出降息決定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疫情對生活和經濟造成…

    2020-03-18
    13.4K
  • 香港保誠危疾加護保2和友邦加裕智倍保2對比(3)

    前兩篇,香港保誠危疾加護保2和友邦加裕智倍保2對比和香港保誠危疾加護保2和友邦加裕智倍保2對比(2)分別針對兩個家香港保險公司的重疾險在費率上的比較和多次理賠上的區別,得到的結果如下: 費率上保誠危疾加護保2稍微高一點,但是紅利也更高,退保…

    2020-03-27
    3.2K
  • 香港保險一周大事記(11月28日-12月4日)

    內地居民赴港投保再破記錄 2016年首三季度投保489億港幣 11月30日,香港保險監理處公布最新統計數字,今年第三季度向內地居民所發出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88億港元,環比(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12%,同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1%。統計顯…

    2016-12-07
    2.9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