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险配置比例上升 为何深受高净值人群青睐?

据《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显示,“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确保财富的保值增值”、“为子女境外留学做准备”是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最主要的三个目的。

白皮书显示,高净值人群平均可投资资产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2.3%,而跨境金融投资额已占可投资资产总额的31.2%。与去年相比,2017年跨境金融投资额增长近一倍,更有超过两成的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额占其可投资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2016年,高净值人群海外保险占海外金融投资比高达45%。

那么,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为什么会选择海外保险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部分?信和财富分析认为,有以下五大原因:

222222

一、配置外币资产

高净值客户的生活日趋国际化,投资日趋国际化,会有很高的外币资产需求。很多高净值人群的二代和三代都已取得外国国籍,希望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教育金和生活费。

由于中国可换汇额度的严格管制,每人每年5万美金的额度,意味着夫妻双方每人每年可换汇10万美金。为了实现对孩子的这种爱与传承,如要攒够200万美金的教育金,要高达20年的准备期,而且是在没有其他外币用途的情况下,专款专用,20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高端客户的生活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币资产被提上了投资日程。

为什么说买海外保险能实现外币配置呢?海外保单的币种要么是港币,要么是美元,港币和美元是联汇制,不会有大的相对汇率浮动,几乎有95%的内地居民买的都是美元保单,因为其有现实的外币需求。

二、免征遗产税

从2000年推出遗产税草案开征,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在担心这一点。虽然没有正式实施,在近些年的两会期间,关于遗产税开征的呼声是越来越高。鉴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富人也意识到,如果不做好相应准备的话,未来很有可能自己的资产要被开征遗产税,会有很大一部分钱变成政府资产

绝大多数国家的遗产税的法案中,都会有相应的规定:遗产税追溯期。遗产税开征的前5或前3年,有资产转移的迹象和动作,都将面临遗产税追溯期的考查。所以,更需要高净值人群考虑在这个法案正式开始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防止自己的钱因遗产税而缩水。

三、债务避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险公司给的后期的钱叫保险受益金,保险受益金不属于遗产,不需要开征遗产税。同时,也因为不属于遗产,也不需要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负责。

传统观点说“父债子偿”,但父债子偿其实在现行的法律中是不被接纳的。父债子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如果父亲没有可继承的遗产,那么父债就不需要子偿。鉴于这一点,如果给孩子留的只有保单没有其他可抵债务资产的话,因为他没有可继承遗产,所以说保险受益金不属于已继承的遗产及已继承的资产,受益权大于债权。

高端客户大多属于专业精英人士或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大部分靠债务杠杆撬动财务资产,不少人都会涉及很多的复杂三角债务。如果未来自己因身体等意外原因不幸去世的话,很容易产生一些债务纠纷,会让子女背上债务负担。去买一个大额保单,就成为了一个债务筹划功能。

11111

四、低成本的海外类信托计划安排

保单和信托其实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除税收属性方面,其结构特征和信托也可类比。海外信托的三方当事人是: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信托资产其实要转移到受托人的信托资产名下,因为资产已经不属于委托人,属于信托资产了。信托资产是独立于委托人资产和受托人资产的,所以说,资产名义上已经不是我的了,属于信托资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信托资产也不存在遗产税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富人包括明星都选择了信托计划的安排。

投保人买了一张保单,作为保单持有人,这份保单就成了保单持有人的一份资产,保单持有人去世的话,海外可以做保单转让,通过保单转让的方式把保单持有人变更为自己的子女,那子女就享有了保单的所有权。有了这份保单所有权后,那他其实可以选择每年通过年金的方式拿出,要么可以做保单贷款等安排,用其他更灵活的方式去处理这份自己的保单财产。

如果还考虑海外信托的管理费等交易成本,海外保单其实是更加灵活和低成本的计划安排。

五、指定受益人可不限于法定继承人

在国内,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位继承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第一顺位继承人在位的话,第二顺位继承人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鉴于这样一个法律规定,在各大保险公司基本也这样规定,那你要指定受益人的话,需要你来指定第一顺位继承人。除非第一顺位继承人都不在了,才可以指定第二顺位继承人。只有极个别的保险公司,可以指定第二顺位继承人作为保单的受益人。

在海外的话就不必受这个限制,可以指定保单受益人,这是受法律允许和保护的。通过这样一种安排,可以把资产转移给自己想要转移给的人。这也是富裕人士选择海外保险的原因之一。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1-14
下一篇 2018-01-16

更多相关内容

  • 有关“Coupon Plan”保证派息储蓄险的介绍

    近期市场情绪波动,股市走势反反复复,不少人又寻求一些较为保守的投资产品,特别是即将退休的人士。其实退休方案有很多种,除了较广为人知的“强积金”、“公积金”及“年金”等之外,市面上亦有一些具有保证派息特色的储蓄人寿保单计划适合退休人士,亦就是…

    2020-08-09
    3.5K
  • 香港富通保险排名如何?

    香港富通保险排名如何?香港富通保险公司排名怎么样?

    2024-02-21
    3.4K
  • 香港保险的款项汇入问题

    最近一个帖子非常火,说买了香港保险,退保之后无法汇入中国内地。 这类款项汇入问题,涉及两地的金融体系,及中国内地的外汇管制,因此稍显复杂;此外,具体是退保还是理赔还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就来和读者朋友们讨论相关的问题。 无论是内地的保险经纪,还…

    2018-12-06
    16.8K
  • 香港保险到底是不是香饽饽?

    在上次比较不同保险购买渠道后,身边有朋友问我:很多人喜欢去香港购物,不仅买苹果手机,买化妆品,还在买保险,香港保险真的比大陆的要好吗?   香港保险最大的风险是“地下保单”。按照我国当前的法规,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

    Tony Wong的专栏 2016-04-26
    5.5K
  • 您是否也有保险理财选择困难症?

    新冠肺炎持续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在疫情下,各国继续量化宽松,在可见的将来,环球息率相信仍会持续偏低;而投资市况波动难测亦是常态。 父母的两难 为人父母者,自然希望为子女铺设优质教育大道;当子女渐渐长大,除升学外,亦希望给他们置业。…

    2020-09-04
    3.0K
  • 内地理财险收益率破3% 香港储蓄保险收益率6%以上

    内地理财险收益率下降到3%以下,香港储蓄保险长期收益率在6%以上,我们应该如何做资产规划呢?香港储蓄保险有哪些优势?

    2024-07-31
    6.9K
  • 友邦保险盈御多元货币计划人民币/美元保单收益对比

    主要介绍友邦保险盈御多元货币计划人民币/美元保单收益情况进行分析。

    2023-11-27
    14.2K
  • 癌症康复后 还能买保险吗?

    该文章讨论了癌症患者痊愈后购买保险的问题。文章指出,即使癌症已经痊愈,保险公司对癌症患者的核保也会有影响。不同保险公司有不同的核保准则,一般会考虑癌症类别、确诊期数、痊愈程度以及所买的保险类别等因素。对于一些痊愈率较高且复发机会较低的癌症,部分保险公司在核保上会较为松手。但是,有些保险公司对个别癌症的审批特别严格,例如肺癌、鼻咽癌、肝癌等,一旦确诊,即使已痊愈多年,也可能会被拒绝受保。因此,建议人们尽早购买保险,以避免出现无法购买的情况。

    2023-11-06
    3.1K
  • 谈谈港币及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近期随着美元的强势,其他货币纷纷贬值,美元/日元从100到了150,欧元/美元从1.2到0.95了,英镑/美元从1.4到1.1了,美元/人民币也从年初的6.4到了7.2,港币也在苦苦守卫7.8,特区政府多次捍卫联系汇率制度,进行外汇干预,今…

    2022-10-31
    16.0K
  • “保费融资”是如何做到投保人 、保险公司、银行三方共赢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香港保费融资”前后两种情景的差别。有关香港保费融资(保单贷款)原理和案例分享。 无保费融资: 投保人:缴纳100万保费,获得一份500万保额的终身寿险,同时投资账户每年获得4%-5%的收益率。 保险公司:做出一单100万保费…

    2017-12-12
    4.1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