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儲蓄險分紅利息的相關話題

繼續探討香港儲蓄險分紅利息的相關話題,例如保險建議書上的預測以及復歸紅利、終期紅利等。

分紅利息

說到儲蓄險,有關儲蓄險分紅利息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比如說保險建議書的紅利預測是真的嗎?復歸紅利及終期紅利有不同紅利實現率?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

話題一:保險建議書的分紅利息預測是真的嗎?

買儲蓄保必定會有一份保險建議書,詳細列出未來每一年的回報,包括身故賠償多少,退保價值,亦有細分不同的紅利表現。

這些建議書的數字都是預測性質,保險公司也相當穩陣,在紅利表現往往會寫上並非保證,意味實際派發的紅利有機會多於或少於建議書的預測數字。

一般來說,紅利在最初數年增長相對緩慢,但20、30年後,就會有一個很誇張的增長。有些客戶不禁懷疑,究竟保險公司會否誇大建議書的回報,以吸引客戶購買。

很多年前確實有少數保險公司會如此運作,但自從保監要求保險公司要公布分紅保單的紅利實現率,情況已收斂許多,因為客戶都會看過往的紅利實現率來決定這間公司的產品回報是否可信。

有些保險公司產品,紅利實現率只得50%左右,反而成為競爭對手的攻擊點。但個別公司產品推出多年後,仍然做到超過100%紅利實現率,有如此亮麗的成績,日後銷售同類型產品亦有莫大幫助。

派發政策采緩和機制

因此,精算師在計算產品預期回報時,都會相當審慎,以免日後達不到紅利實現率而成為別人詬病。

另外,大部分保險公司在紅利派發政策上都會採取緩和機制,若然遇到有些年份投資表現相當突出,精算師或會建議預留較多的儲備,當某些年份遇到跌市,也有充足資金繼續維持高紅利實現率,這亦解釋了為什麼過去兩年投資市場極度波動,很多保險公司都投資失利,但有些分紅產品還可保持高紅利實現率。

話題二:為何復歸紅利及終期紅利有不同分紅利息實現率?

由於復歸紅利及終期紅利性質有點似,所以有些客戶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出現兩個不同的紅利實現率。其實,兩種紅利並不盡相同,投資策略也有別,不能混為一談。

嚴格來說,一份儲蓄保的紅利可分為3種,分別是周年紅利、復歸紅利、終期紅利。周年紅利是保險公司屬現金形式,已派出的紅利已經實現,不會再改變。

復歸紅利的面值會永久附加於保單的保額上,於受保人身故時支付。當保單因身故以外的原因而終止時(例如退保),其現金價值會按折讓價值支付予投保人。

實現率不同的原因

終期紅利則是保險公司一次過於保單終止時支付,例如身故、退保或保單期滿時。保險公司每次公布的金額可能調整,會於支付紅利時才釐定實際金額。

由此可見,3種紅利中以終期紅利的提取限制性較多,必須在身故、保單期滿、退保時才會一筆過支付,由於投資年期較長,資金亦可投放於一些增長型的資產,例如股票、房地產基金、私募基金,故分派金額一般會較大。

至於復歸紅利提取彈性較大,所以要預留較多的流動性,資金大多數投放在定息資產,例如債券,投資年期較短,因此分派的紅利會相對終期紅利少。至於周年紅利的流動性要求最高,投資年期亦是最短。

基於三者性質不盡相同,投資策略、以致投資年期長短都有明顯差別,紅利實現率有不同實屬合理。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24-02-21
下一篇 2024-03-04

更多相關內容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