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3 in /www/wwwroot/www.hkinsu.com/wp-content/plugins/wpchinese-switcher-main/wpchinese-switcher.php on line 777
香港保險業2017年市場表現及香港保險公司最新排名情況 - 香港保險資訊網

香港保險業2017年市場表現及香港保險公司最新排名情況

香港保監局(Insurance Authority)3月12日公布了2017年全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香港保險業2017年的毛保費總額(壽險+產險)為4,896億港元,與2016年同期比較上升9.1%。

壽險業務

2017年,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單業務保費與2016年同期比較下跌15.7%至1,564億港元。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連)業務下跌20.2%至1,429億港元;個人人壽及年金(投連)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上升121.3%至127億港元。

2017年,長期有效業務保費收入總額較2016年同期上升9.5%至4,415億港元。其中,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連)業務的保費收入上升10.5%至3,812億港元;個人人壽及年金(投連)業務的保費收入則上升10.9%至317億港元。退休計劃業務的供款錄得4.5%的跌幅至239億港元。

註:新單業務」(New Business)保費代表統計時期內新售保單的保費收入;有效業務」(Inforce Business)保費代表統計時期內新售保單和續期保單的保費收入總和。

640 17

一般保險(產險)業務

2017年,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與2016年同期比較增長5.5%至481億港元,凈保費增長5.1%至331億港元。整體承保利潤錄得7.92億港元的虧損,主要由於財產損壞業務錄得與颱風天鴿相關的虧損,以及僱員補償業務和汽車業務所錄得的承保虧損所致。

直接業務方面,2017年與2016年同期比較,毛保費及凈保費分別增加3.0%至360億港元及2.1%至253億港元,變動主要是由意外及健康業務(包括醫療業務)所帶動,其毛保費由130億港元增長至144億港元。

內地訪客新單保費

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持續下降。2017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508億港元,同比下降30.1%,佔香港個人壽險業務總新造保費的32.6%,較2016年全年的39.3%有明顯下降。

640 1 10

內地訪客購買的保險產品,約95%的保單是醫療或保障類的保險產品,如重疾、醫療、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及年金等;約98%的保單為非整付保費保單(即期繳保費保單)。

按新單保單數統計內地訪客購買重疾險的數量最多,佔比58.7%;其次為終身壽險,佔比32.3%。

640 2 10

按新單保費統計內地訪客購買終身壽險的保費最多,佔比52.5%;其次為萬用壽險,佔比17.3%;重疾險第三名,佔比10.3%。

640 3 7

香港保險市場代理人、經紀人數量

2017年底,香港保險市場共有63,933名保險代理人,較2016年底略有上升,但增速較往年明顯放緩,與2017年6月份保監局成立後加大力度清查保險中介人假學歷有一定關係。同時,香港保險市場有25,881名負責人及業務代表,以及9,489名保險經紀人,均較2016年底有所下降

640 4 6

香港壽險公司最新排名情況

個人新單業務(New Business)

2017年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個人新單業務保費與2016年同期比較下跌15.8%至1,559億港元。在新單業務市場收縮的環境下,太平人壽香港大幅增長130.8%,宏利人壽大幅增長92.0%,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

按照總保費收入(整付保費+年化保費)計算,個人新單保費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6.3%,較2016年的95.0%有所提升,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保誠與滙豐人壽,三家公司約佔據市場一半的份額(49.6%)。

640 5 4

按照標準保費收入(10%*整付保費+年化保費),個人新單保費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7.3%,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保誠與國壽海外。

640 6 4

有效業務(Inforce Business)

2017年長期個人有效業務(新單業務+續期業務保費收入總額較2016年同期上升10.6%至4,143億港元。其中,友邦、宏利和大都會人壽均有超過30%以上的增幅。

按照總保費收入(整付保費+非整付保費),個人有效業務保費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3.5%,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保誠與國壽海外,三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佔比超過一半(52.0%)。

640 7 4

按照標準保費收入(10%*整付保費+非整付保費),個人有效業務保費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3.9%,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保誠、友邦與國壽海外。

640 8 2

個人新單保費TOP15壽險公司業務結構分析

繳費期結構

香港各壽險公司的繳費期結構有明顯區別。2017年,友邦、保誠、滙豐、宏利、富衛和全美人壽有相對較高的整付保費收入(一次性躉交);滙豐、國壽海外和中銀等銀行系公司則以小於五年期繳費的儲蓄型產品為主;友邦、保誠兩家公司的中長期繳費(超過五年)產品保費佔比明顯高於其他公司。

640 9 2

業務渠道結構

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誠和宏利三家公司的業務量明顯較高,保誠代理渠道的保費量更是佔到整體保費量的78.5%;銀行渠道中,以滙豐、國壽海外、中銀和恒生為主;經紀渠道中,友邦的佔比高於其他公司,全美人壽全部依賴經紀渠道。

640 10 2

保單件數與件均保費

雖然2017年個人新單保費量有15.8%的下跌,但是新單件數僅同比下降2.2%。

2017年,保單件數前三名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保誠和宏利。其中,宏利的整付保單數最高,為22,836件;友邦的非整付保單數最高,為362,805件,其次為保誠,為283,628件。

從件均保費來看,整付保單中,件均保費最高的為全美人壽,平均每張保單的保費為1900.4萬港元,其次為國壽海外,平均每張保單的保費為567.9萬港元;非整付保單中,件均保費最高的為太平人壽香港,平均每張保單的保費為172.0萬港元。

總結

經歷了內地監管部門對資本外流強力監管後,香港保險業在2017年依舊有比較好的表現,說明內地投保香港保險,對香港保險業本身並無太大影響,相信2018年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03-14
下一篇 2018-03-14

更多相關內容

  • 贏在起跑線上—為什麼來香港買教育金保險?

    現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一年比一年高,在教育支出水漲船高的大環境下,很多父母都打算在孩子一出生下來不久就為孩子買一份香港教育金保險,提前為孩子未來的教育支出做好資金的準備。  什麼是教育金保險? 教育金簡言之就是教育保險,是以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為…

    2019-01-10
    52.0K
  • 哪些保險產品適合網上理賠?

    保險理賠是大家很關注的問題,從過去的人工郵寄理賠文件,到現在的網上理賠,理賠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那麼哪些保險產品適合網上理賠? 每間保險公司都有兩大把關:核保部及理賠部。理論上,只要客戶、中介人、保險公司三方面堅守最高誠信的精神,道德風險便可…

    2021-02-25
    25.2K
  • 香港保險名詞解釋:免付保費附加契約

    在日常接觸香港保險計劃書,經常看到一個名詞-免付保費附加契約,到底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在保險公司核保的時候,也偶爾遇到通知:因為職業關係,取消免付保費附加契約。那麼免付保費附加契約是什麼鬼?為什麼會被取消?取消之後對受保人是否有影響? 一、免…

    2018-06-20
    59.2K
  •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19年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公布2019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1,488億,較去年同期上升12.3%。 (下文括弧內百分比為與去年同期數字比較之變化) 長期業務 2019年首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1,3…

    2019-06-08
    26.7K
  • 詳細解讀香港派息基金 一種優質的理財選擇

    香港派息基金是一種通過定期分紅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現金流的理財工具。包括股票型、債券型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它們以投資於藍籌股、債券和不動產項目為主,適合尋求長期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香港派息基金的優勢包括低風險、稅務免除以及資產多元化配置。選擇適合的派息基金時,投資者應關注收益水平、風險管理、管理費用和過往業績。通過合理配置,香港派息基金幫助投資者實現財富增值和財務自由。

    2025-09-08
    2.6K
  • 外匯管制」與「香港保險」到底是什麼關係?

    近年香港保險的銷售火爆,內地居民更是紛紛跑到香港購買保險和進行家庭境外資產配置,國內各大媒體對此熱潮更是進行了大幅報道並引起廣泛關注。其中,上海衛視和CCTV-2更是開設專題節目對於香港保險進行詳細的報道。 這些報道詳細地闡明了香港保險自身…

    2016-06-09
    38.4K
  • 長期健康險費率可調?來看看香港重疾險如何

    導讀:近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第二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長期健康險費率可調」,也就意味著《辦法》一旦生效,未來已投保重疾險的保費將有可能上調。針對此新規的合理性,業內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那麼香港重疾險的保費是否可以上調呢?該…

    2017-11-19
    37.2K
  • 香港保險公司重疾險產品現金價值測評

    香港保險中的重疾險產品跟內地重疾險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有現金價值,現金價值對於保單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說,香港友邦(AIA)的多重智倍保的現金價值可以不用在理賠的時候就能提取出來,而同為該公司的另一款重疾險產品-加裕倍安保(加強版)的現…

    2017-09-28
    29.3K
  • 重疾險對比:萬通健康500VS安盛愛護同行

    香港因疫情原因遲遲不能開關,急壞了不少計劃購買香港保險的內地客戶。不過,好在澳門已經全面通關,宏利、安盛、萬通等保險公司的產品可以在澳門投保,優惠力度空前,很多朋友已經做好了準備,打算立即赴澳投保,有關澳門通關攻略,可以見:新冠疫情下的澳門…

    2020-11-16
    38.2K
  • 禁刷內地銀行卡後 香港保險未來出路在哪?

    最新消息,12月9日後,購買香港保險將無法通過刷visa、master卡支付,10日凌晨正式執行。這也就意味著刷卡支付首期保費的時代結束了,內地人士購買香港保險在支付環節更麻煩了。 2016年內地人士購買香港保險井噴式增長,預計全年新契約保…

    2016-12-08
    36.6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