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其實保險業在普通內地人眼裡看來,好像就是騙人的,因為大家沒有保險的概念,好像每年交了保費,看不到回報,要是一輩子不發生索賠,是不是就是白交了?還有就是一些重疾險產品的設計有問題,比如保額為100萬,自己交的保費差不多這個數了,讓大家認為買不買沒什麼關係。

能獲得內地中產階級的認可,應該是香港保險最大的肯定。

香港保險最近幾年在內地很火2012年開始,內地居民到香港投保的保費量一直以兩位數的增速增長,2016年前三季度更是同比增長37.0%。

而同時,香港保險在內地又很「小眾」相比於2016年中國內地壽險保費收入的1.7萬億人民幣,內地居民2016年在香港投保的保費量只有600億左右,占內地居民整體保費支出的不到4%,這還是包含了很多幾百萬美金「以走資為目的」保單的結果。

就算是如此「小眾」,大家還是不免會聽到,今天又有一個朋友到香港買了份保險,而且你知道,這個朋友的家境很不錯,事業也比較有成,屬於標準的中產。於是你不免也心痒痒:「香港保險究竟是有什麼魔力,能讓這個朋友坐著飛機特意去一趟香港,只為買一份保險?」

任何一款成功的「商品」,都需要有其明確的市場定位與受眾群體。比如,「明星同款」,是賣給追星一族的;「小清新」的設計,是賣給文藝青年的;「鎚子手機」,是賣給有「情懷」的人的。

香港保險也有它特定的受眾群體,只不過香港保險並沒有像一般商品那樣,為了吸引某一類特定的消費者,特意設計和附加了某些屬性。

因為,光是「香港保險」四個字,就已經明確了它的市場定位與受眾群體。

首先,「香港保險」是一份「保險」,是一種隨著消費者認知水平不斷提高才可以接受的商品。

根據瑞再《Sigma》雜誌的統計,中國內地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皆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註:保險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指一國的全部保費收入與該國的GDP總額的比率,是衡量一國保險市場發展程度和潛力的指標;保險密度:Insurance Density,指按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平均保險費的數額,標誌著該地區保險業務的發展程度。

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如今,中國雖然已經躋身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落後於美國,但是公民整體對於保險重要性的認知水平仍非常有限,一方面是由於中國保險業發展初期在銷售方面充斥著誤導,使大家對於保險有一種「原始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對保險的認同需要一定的「金融素養」與對未來生活的長遠規劃,這些都與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息息相關。

在百度搜索「保險是騙人的」,出現1,170萬條搜索結果,第一條顯示「其實保險業內的人很清楚自己是在騙人」;從「e租寶」、「泛亞」到最近的「IGOFX」,每個平台都是明顯的「龐氏騙局」,卻每次都能席捲無知投資者幾百億的資金跑掉;黃金價格上漲的消息稍稍傳出,中國大媽們立馬擠爆金店,搶購「實體黃金」……

而當這些人遇到保險,則千方百計地表示拒絕:死了才賠,買了有什麼用?不返本,那我交的保費不是白交了嗎?

所以說,對保險有一定認同感的消費者,都是具備了一定自我思考能力、擁有較好金融素養、對未來生活有長遠規劃的「優秀消費者」。

「香港保險」作為一款「保險」,首先已經能夠定位到這些「優秀消費者」。

其次,「香港保險」是一份「海外保險」,是消費者為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為未知風險預留更多解決方案的一種選擇。

所謂家庭資產配置,就是將一個家庭所擁有的財富投資為不同類型的資產,以達到財富穩定增長的目的。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也就是俗稱的「雞蛋不能裝在同一個籃子里」,因為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不僅可以減少資產價值的波動,還可以獲得高於銀行存款的投資收益。所有的大型企業,所持有的資產必然是多元化的,這也給家庭的資產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參照性。

買香港保險的,都是些什麼人?

一個多元化的風險分散投資組合

外幣(尤其是美元)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會用到的貨幣(如子女未來的海外教育、海外就醫、家庭出國旅遊、購買進口商品等),在如今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更是一個家庭在優化資產配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資產投資。我們來看一個小例子:

家庭A與家庭B最初都擁有100萬人民幣。兩個家庭都希望未來送子女到海外讀書,預計花費20萬人民幣。家庭A看漲美元,將20%的資金換為美元資產,即持有80萬人民幣與20萬人民幣的等值美元;家庭B則看跌美元,更傾向於持有人民幣。

情景1:

10年後,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與最初相同,兩個家庭的購買力沒有任何差別。

情景2:

10年後,美元對人民幣漲20%,則:www.hkinsu.com

  • 家庭A為子女出國留學準備的美元購買力沒有改變;
  • 家庭B則需要花費24萬(20萬×120%)人民幣來支付子女的出國留學費用,損失4萬。

情景3:

10年後,美元對人民幣跌20%,則:

  • 家庭A為子女出國留學準備的美元購買力沒有改變;
  • 家庭B僅需要花費16萬(20萬×80%)人民幣來支付子女的出國留學費用,節省4萬。

為家庭配置了外幣資產,可以減少家庭資產由於特定需求所引起的的價值變動。在三個情景中,無論美元對人民幣是漲或跌,家庭A的購買力都沒有變化,而家庭B則因為美元對人民幣的漲跌有額外的損失或收益。生活不是賭博,平穩的增值才是健康正確的理財方式。

相比於對保險重要性的認同,對資產多元化配置重要性的認同,對於消費者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金融素養」與一定的財富積累。外幣資產配置,如投資海外物業、美元基金等,一般門檻較高,曾經一度只是高凈值人士才有機會使用的理財方式。而香港保險的出現,將一個低門檻的外幣資產配置機會帶入了大家的視線,立即就受到了那些具備一定「金融素養」與財富累積的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關注。

沒錯,「香港保險」作為一款「海外保險」,在已經定位到「優秀消費者」的基礎之上,又進一步定位到了中國最有發展潛力的「中產階級家庭」。

能獲得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認可,就是對香港保險最大的肯定。

不過,正如每個商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市場定位一樣,就算是獲得了中國廣大中產階級家庭認可的香港保險,也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消費者在開始了解香港保險之前,不如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看看自己適不適合:

  • 1、你是否願意將自己的真實身體狀況向保險公司毫無保留地「如實告知」?(假如無法做到「如實告知」,則未來理賠發生糾紛時,在香港處理會相當複雜,建議慎重考慮)www.hkinsu.com
  • 2、你的家庭未來是否會有潛在的外幣需求?如子女出國留學、海外就醫等。(假如家庭完全沒有外幣需求,那麼投保外幣保單的意義並不大)
  • 3、你是否有能力在香港開設一個境外銀行戶口?(開設一個境外銀行戶口並不難,只要有「行家」陪同,可以當天取得銀行卡與密碼器,不過對於目前投保香港保險的朋友,一個境外銀行戶口是相當必要的)
  • 4、你是否有值得信賴的保險顧問,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幫助你跟進保單的瑣碎事宜?如繳費、更改保單資料、理賠等。(因為香港保險公司在境內沒有開始服務分支機構,因此購買香港保險,靠譜的保險顧問很重要,保單的後續服務永遠排在第一位)

哦,對了,大家都知道,「香港保險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不過香港保險是受香港法律保護的,畢竟「哪裡銷售哪裡負責」。如果有朋友到現在還在糾結這個問題,我只能很遺憾地說,這位朋友目前可能還不太適合購買香港保險。

在我們投身香港保險事業兩年的時間裡,已經接待了上百個投保的家庭與個人,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大多數都事業小有所成,充滿家庭責任感,待人彬彬有禮,有獨立思考能力,不盲從跟風,在仔細研究了香港保險的優勢與劣勢後,認為適當地為家庭配置一些香港保險,確實很有必要。

雖然專程跑到香港來簽約,路途遙遠,比起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付款的網銷保險,難免多了幾分麻煩。但是當客人認認真真讀完保險條款後,在合約紙上籤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個瞬間,又那麼有儀式感,彷彿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時刻。

因為我們買的是一份保險,是一份可能要陪伴我們一生的東西,是一份可能替代我們去支持自己所愛的人活過後半生的信念,不應那麼隨隨便便了事。

就算路途遙遠,又何妨?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7-08-14
下一篇 2017-08-18

更多相關內容

  •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解釋內地人為何要赴港買保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經濟峰會今日在京召開。對於內地人赴港買保險,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壽險業與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分論壇表示,香港保險產品具有保障高、預期收益率穩定而且比較高的優勢,這點是內地保險產品所…

    2016-06-13
    3.6K
  • 為什麼排隊買香港保險?

    繼赴港買奶粉、搶黃金之後,如今「赴港投保」成為內地人追求的新時尚。面對政策的圍追堵截,購買熱情不減反漲。港產保單究竟美在哪裡?我們又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單呢? 現象 內地居民保單佔比5年翻6倍 保障需求or轉移資產? 「實在是太火爆了,在保…

    2016-04-30
    4.1K
  • 為什麼高收入人群都熱衷購買香港保險

    一般來講,低收入人群購買香港保險主要是買保障,中等收入買香港保險為的是理財,高收入人群買香港保險更多的為了保全資產。是資產保全、資產傳承和風險投資使保險與富人結緣,其實,富人有更多的理由買香港保險。 香港巨富李嘉誠說:「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

    香港保險科普 2016-04-09
    12.4K
  • 購買香港保險要擺好心態

    眾所周知,香港保險以其費率低、收益高、覆蓋廣的優勢備受認可和追捧,到香港買保險的內地人更是每日劇增。然而,鑒於兩地信息的不對稱,內地人對於香港保險信息的了解不是很多,對於如何購買香港保險也缺乏相關的經驗。  1.最好選擇美元作為支付幣種 香…

    2016-06-04
    2.9K
  • 內地居民熱衷去香港買保險的原因是什麼

    自從2010年以來,內地居民去香港買保險的人數每年都在增長,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香港保險在內地如此受歡迎呢?其實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的保險險種主要是重疾險和儲蓄險,當然這主要是這兩個險種比內地保險有很多優勢的原因,所以才受內地人青睞。 &nbs…

    2017-11-20
    2.5K
  • 哪些保險適合內地買?哪些保險適合香港買?

    今日話題最近幾年,香港保險業在內地可謂聲名鵲起、廣為人知。內地訪客赴港購買保險成為繼奶粉、蘋果機後又一大潮流。僅在2015年內地人士新增投保額就達316億港元,香港1/4的保單幾乎都被其買走。香港產品這麼受歡迎,但是你知道到底香港這些優勢產…

    香港保險科普 2016-05-09
    15.2K
  • 越禁越買?香港保險優勢依舊不減

    有業內人士直言,很多人投保香港保險往往追求的是一種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建立需要方方面麵條件的改善,短期內,香港保險依然有著內地保險產品難以取代的優勢。 資本管制升級,內地客戶赴港投保熱情依舊 今年以來,針對內地客戶赴港投保,相關部門的資本管…

    2017-06-24
    2.4K
  • 內地人香港買保險

    2014年香港保險內地訪客新造保單是244億美元,而2015年這個數字飆升到316億美元,增長了30%。那內地人可以在香港買保險嗎? 1、什麼是中國大陸客戶香港保單? 答:中國內地客戶,在香港本地投保,但在全世界均享有保障的保單。 2、中國…

    2016-06-11
    2.5K
  • 和香港保險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本女子是個85後,雖然不是嬌身慣養的大小姐,但從小也是在爸媽的手掌心中長大,從畢業後找工作到買房、買車等等全部由爸媽完成,我就按照爸媽的規劃無憂 無慮的成長著,雖然已經工作了7年,但沒給過家人家用,是個典型的月光族,時時還要家裡人貼補,爸媽…

    2016-06-03
    2.7K
  • 買香港保險最需要了解的三個問題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三個議題。其實講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個人反而覺得越簡單的問題我們越沒有弄清楚。 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買保險; 第二個問題,保險作為一種商品,它的獨特性是什麼,和其他商品的區別在哪裡; 第三,我們應該怎麼買保險,應該買買怎樣…

    2016-04-28
    2.0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