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疾險中的「保費豁免條款」該如何解讀?

相信很多人拿到計劃書的時候,都會第一眼看到計劃書的首頁上方最顯眼的位置,紅色字體標註「免付保費附加契約」。由於是免費贈送的,很多客戶可能並不留意。那麼,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就專門為大家講講在購買重疾險時,最受大陸客戶青睞的兩大「保費豁免條款」。

一、免付保費附加契約

首先,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會出現在每一份重疾險計劃書首頁的「免付保費附加契約」。

這個附加契約是保險公司免費贈送給我們的客戶的。它的意義在於,如果客戶在這份重疾險的繳費期內(比如25年繳費期),如果出現了由於意外或疾病導致的永久或完全喪失雙眼視力,或喪失一肢及一眼視力,或者喪失雙肢,那麼,保險公司就會豁免該份保單基本保額所對應的重疾險保費。注意是僅針對重疾險保費,如果我們客戶在購買這份重疾險時,附加了任何的其他的重疾險,意外險或醫療險,這些附加險的保費是不豁免的。畢竟,這個「免付保費附加契約」的豁免對象是主險的保費。

但是,在少數例外情況下,朋友們是無法獲得這個免費的附加契約的。比如,如果客戶存在某些疾病史或者之前遭遇過勞動損傷或運動傷害,而且這些肢體損傷或疾病史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未來客戶的健康情況的話,保險公司有可能撤銷該免費的附加契約。

二、付款人保障附加契約(Payor Benefit)

第二個和大家介紹的免付保費附加條款是「付款人保障附加契約」。這個條款只出現在成年人作為保單持有人,而被保人是未成年人的情況下,而且需要持有人額外購買(年交保費在幾十美金不等,定價因素與保單持有人本身的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保單供款年限都有關係)。如果是夫妻互相持有對方的保單,那麼是不能附加這種條款的。

例如,爸爸/媽媽為寶寶購買一份重疾險,那麼,繳費期通常是18或25年。在此繳費期間,持有保單的父母,一旦由於健康問題或意外導致喪失勞動能力,無法繼續供奉該重疾險保單,由於該未成年人還未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持這張保單,那麼,如果父母在購買保單時,加上了這個「付款人保障附加契約」的話,這張保單的保費就可以申請豁免,不需要繼續繳納保費,從而避免了保單斷供的風險。

當然,這種條款也存在不能購買或不能以原價購買的情況。由於該條款的保障主體其實是保單持有人,也就是父母一方,因此,對於保單持有人的健康狀況也有和重疾險健康申報類似的要求。如果持有人的健康狀況導致該持有人本人購買重疾險的話,可能存在拒保的情況,那麼該條款的核保往往也不過關。如果持有人的健康狀況會導致他本人在購買重疾險時加價,那麼該條款的核保也會加價相等的幅度(例如25%或更高)。

舉個「親子型豁免」的例子:媽媽與小朋友各投保一份重疾險,一旦媽媽患上重大疾病,則小朋友的保單將獲得保費豁免,無需再繳納保費(相當於保險公司將繼續為這張保單繳費)。

大家一定會覺得「保費豁免」真是太有用了!因為小朋友沒有收入來源,假如媽媽因患重疾無法工作而失去收入來源,這時小朋友保險的保費能夠得到豁免,真是給家庭減輕了很大的經濟壓力。

不過,以上想法其實只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辯證地來看這個問題:如果媽媽重疾險所獲得的賠償要遠遠多於小朋友所要繳納的保費,家庭為什麼會有經濟壓力呢?

而事實也是同樣的道理。30歲的媽媽,終身重疾保額10萬元,每年保費2000元,繳費20年;0歲的小朋友,終身重疾保額10萬元,每年保費800元,繳費20年。如果媽媽用重疾賠償所得的10萬元,來繳納小朋友每年只有800元的保費,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保費豁免」實際上就是一個「以保單剩餘保費為保額的定期重疾險」,這個定期重疾險的保額會隨著剩餘保費的減少而逐漸減少為0:

小朋友0歲時,剩餘保費為800元X19年=15,200元,即「保費豁免」的保額為15,200元;

小朋友1歲時,剩餘保費為800元X18年=14,400元,即「保費豁免」的保額為14,400元;

小朋友19歲時,20年繳費期已過,所有保費已繳完,剩餘保費為0,「保費豁免」永久失去價值。

對於各類「保費豁免」,其所能提供的保障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並不否認其存在的意義,只是認為目前很多朋友在選擇重疾險的時候,由於並不理解「保費豁免」的真實樣貌而誤判了其價值,將其過分誇大。

只要「保費豁免」的價格合理,是可以優先考慮含有「保費豁免」責任的重疾險,或選擇其作為主險的附加險。通常來說,保險公司在為「保費豁免」責任定價的時候,所加的盈餘(Margin)要比重疾險本身小很多,意味著這項豁免責任的性價比較高。

因此,精明的朋友要在心中對「保費豁免」的真實價值有所了解,才更容易挑選到性價比高的重疾險。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17-07-21
下一篇 2017-08-14

更多相關內容

  • 每個人必須為自己和家人考慮購買一份重疾險

    請不要厭煩我們總是提醒您,儘早為自己和家人購買美元計價重疾險,因為我們真的是以赤誠之心在為您和家人著想。我此前有摯愛的客戶不幸罹患了重大疾病,非常可惜的是,他只投保了儲蓄型人壽保險,而沒有投保重大疾病保險,因此我非常遺憾沒有在他生前幫助到他…

    2016-09-02
    28.6K
  • 最新危疾保障(重疾險)排名(更新至2020年第四季度)

    2020並非一帆風順,香港出現了幾波新的冠狀病毒,令市民對健康日益關注,並連帶提高了對保障保險產品的需求。回顧今年的終身危疾保險,在一年結束的時候,部分產品除了提供一筆過額賠償外,還加入了長期癌症治療保障。「持續性癌症治療保障」是指受保人在…

    2020-12-31
    29.3K
  • 香港保險:選擇高端醫療保險還是重疾險?

    香港保險資訊網是一家專業普及香港保險知識的網站,幫助消費者介紹最全面的香港保險資訊,提供最優質的、最專業的香港保險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最適合自己及家人需要的香港保險產品。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都屬於健康保險,都是以被保險人的健康為保險標的,卻是不…

    2016-09-23
    25.9K
  • 搞清楚這些問題 再買香港重疾險不遲

    1、重疾到底是怎麼定義的? 重大疾病保險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徵: ①病情嚴重: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②治療費用巨大:此類疾病需要進行較為複雜的藥物或手術治療,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

    2016-06-20
    30.2K
  • 2023年香港友邦、宏利、保誠重疾險詳細對比

    詳細對比友邦重疾險-愛伴航、宏利重疾險-守護無間危疾保、保誠重疾險-危疾加護保3,有什麼不同,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這三家香港保險公司重疾險產品

    2023-12-06
    72.4K
  • 資深財務策劃人分析危疾保障(重疾險)保命關鍵流程

    全港因癌症而逝世的個案佔全年死亡數字超過30% ,首五類致命癌症為肺癌、大腸癌、肝癌、乳癌及胰臟癌。即使在公立醫療治療癌症,部分自費每月標靶藥費用平均需要3-4萬,有部分人因未能負擔醫藥費而放棄繼續治療。同時輪候公立醫院恐耽誤病情,公院專科…

    2020-11-30
    25.4K
  • 重疾險對比:友邦「愛伴航」VS安盛「摯愛保」

    香港友邦保險重疾險「愛伴航」和香港安盛保險「摯愛保」自上市以來就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我們今天從保障範圍、產品現金價值、保費進行對比,給大家以參考。 一.友邦重疾險「愛伴航」 1、特選危疾七重賠償 為癌症(5次)、心臟病/中風(合共2次)、腦退…

    2023-07-25
    58.8K
  • 重疾險:單次理賠還是多次理賠好?

    香港幾大保險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上一年的理賠報告,很大篇幅介紹的都是醫療和重疾險理賠數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重疾險呢?單次理賠還是多次理賠呢?今天我們就仔細比較一下。 香港近年醫療費用不斷攀升,根據醫務衛生局的資料顯示,在1989/90至20…

    2022-09-23
    35.1K
  • 香港保險:「保費豁免」和「保費回贈」有什麼區別?

    香港保險公司在對一些產品做優惠活動時,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專業名詞,如「保費豁免」「保費回贈(饋)」等,那麼二者到底什麼意思呢? 1、保費豁免:指在繳納首期保費是直接抵扣 享受該獎勵,需要在繳費時請服務顧問在總金額裡面減去獎勵金額,再交餘額。…

    2017-03-13
    66.0K
  • 港澳友邦、宏利、萬通、忠意多次理賠重疾險對比

    以往不少終身危疾保險要求初生嬰兒出生15天後才可投保,原因是考慮到嬰兒有機會患有先天性疾病,因而不會作出保障或賠償。事實上,腹中胎兒患上先天性疾病甚為常見,往往潛伏多年,在較年長時再演變成危疾,由於要承受頗大風險,故保單一般不會就此提供保障…

    2022-11-22
    37.3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