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四年縮水接近一半 疫情下的香港保險如何破局?

一直以來,香港保險都是內地高凈值客戶非常熱衷的保險產品,相較於內地的保險產品,香港保險的定價會更有優勢,同時作為美元保單,對於有資產配置多元化需求的家庭來說,購買香港保險也是資產配置的一種不錯選擇。

但近兩年來由於香港地域局勢的變化以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的衝擊,香港保險正面臨著一場寒冬,如何度過難關實現破局?這是擺在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和香港保險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最近有些困難的香港保險業。

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連年下跌,4年縮水接近一半

自從2012年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首次達到香港保險業總保費的10%以上後,內地訪客的購買力在香港保險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力量在2016年達到巔峰,當時內地訪客新單保費佔香港保險總保費比例達到39.3%,也就意味著香港保險業每賣出1萬元的保險,其中有接近四成都是被內地訪客買走。

在2016年的高峰過後,隨後四年內地訪客對香港保險的熱情似乎有所減退,連年下跌至2019年的25.2%,縮水接近一半,這其中不乏國內保險產品越來越豐富以及香港地域局勢變化的原因,而今年的新冠疫情則成為了制約香港保險業前進的重要因素。

b07b85c1e3243ce2d90d0498f3813218
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

8月31日,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毛保費總額達3137億港元,同比增長6%。但是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大幅下滑,同比下滑76.3%,為62億港元,僅佔香港個人壽險業務總新單保費的9.6%。

業務銳降,代理人離職潮,孤兒保單大面積出現,為了能夠留住代理人,一向以要求嚴格著稱的香港險企,已經有不少取消了考核要求。

更直觀的數據來自於友邦和保誠這兩家香港保險業兩大巨頭的半年報。

2020年上半年友邦保險總收益196.64億美元,同比減少19%;上半年凈利潤21.97億美元,同比減少43%;新業務價值14.1美元,同比下降37%。

保誠保險的業績也出現惡化。以固定匯率計算,保誠亞洲新業務利潤跌45%至9.12億元,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跌34%至16.65億元。單計香港業務,上半年新業務利潤3.53億元,按年跌67%。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按年跌64%,至3.88億元。

針對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問題,履新不久的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李源祥在半年報中表示,2020年上半年,各地市場推出的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措施,對面對面銷售造成了限制,友邦新業務銷售受到遏制傳播措施較大影響,因而新業務價值下降37%。

通關能否成為香港保險頹勢轉折點?

現在有很多香港保險代理人把「通關」(能去香港)看作是新的希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於今年2月8日起正式「封關」,內地抵港人士須接受強制檢疫14天。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需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於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這也就意味著內地客戶想購買香港保險就必須要親自跑一趟香港。

771e4b3981ae5cb8e3ea00ece16c4247
圖片來源自網路

但通關的日期卻因為新冠肺炎的反覆屢次跳票,根據最新消息,香港特別行政區宣布,內地來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延長至12月31日。加上近段時間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新冠肺炎病毒在低溫下更加活躍,所以目前香港保險業短期內還無法對內地訪客是否能夠順利進港進行簽單做出判斷。

除去新冠疫情的影響,香港保險對於內地的訪客來說還有許多不友好的地方,一是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二是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賠款、保險金給付以港幣、美元等外幣結算,消費者需自行承擔外幣匯兌風險。另一方面,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是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的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三是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四是保單前期現金價值低,退保損失大;五是需認真閱讀保險產品條款。

所以對於香港保險業來說,近幾年來內地訪客保費不斷衰退的表面原因是地域局勢變化和新冠肺炎,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內地訪客購保成本的加大以及內地保險產品的不斷完善。

香港保險破局之道:加強數字化、做好本土化

經過數據分析我們知道,儘管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但其實香港本土的保險訂單受到的衝擊並沒有那麼大。以保誠為例,2020年第二季度除內地的新單總保費高達295億港元,和一季度的296億港元基本持平。

而保誠在半年報中也提到半年報衰退嚴重的原因:「亞洲業務短期展望依然不明朗,其間任何有關限制措施都可能有變,因此我們在經營業務時需要保持靈活性。我們提前向新業務及代理人招聘全面數字化轉型,讓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銷售所受到的影響。與內地的關境封鎖,將繼續對香港銷售及新業務利潤的短期展望產生影響。」

對於香港保險業來說,專業的服務、優質的服務一直是引以為傲的優勢之一。但是在疫情之下,面對面的溝通突然受到了阻礙,我們假想一個極端場景:客戶只能接受非常有限的線下接觸,甚至只能線上營銷、促成和服務;營銷員的線下活動量管理、早晚會和培訓都只能通過線上完成;內部員工都在家辦公或者遠程協作辦公。上述場景並非完全因為疫情而出現,也許會因為消費者行為變化和數字化模式的改變而到來,就如淘寶、微信支付改變人們的傳統行為模式一樣,面對這樣的場景,保險公司是否做好準備?

d880c719f8f2fbb2ef0a895a454adb06
圖片來源自網路

很顯然香港的保險公司還沒做好這樣的準備,從保險科技的創新型企業來看, 香港保險市場已經落後內地一大截。我們曾經與香港 首家全數字化保險平台OneDegree 聯合創始人兼CEO郭彥麟先生 聊過目前香港保險科技公司的現狀,郭先生也表示: 儘管在近兩年香港多了很多保險科技公司。但目前面臨的難題是,這些公司的技術水平不 高,很大程序上源於香港在技術領域的落後,包括香港技術人才的缺乏。其次,疫情的影響造成了資金缺乏,對於技術公司而言,如何利用較高的含金量吸引投資者是很大的問題,包括運作模式。

但是疫情的衝擊又不得不讓傳統的線下保險公司做出反思和改變,保險科技的趨勢是無法被逆轉。所以線上化戰略和相應的轉型就變得尤為的重要。在這樣的趨勢下,它們需要一方面會積極試水新模式、打造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會加強對傳統模式的數字化和線上化,包括代理人基本法、承保理賠、內部管理流程、組織和人員協作方式等。

其次就是要做好本土化,內地市場作為任何一家險企都想要分一口的大蛋糕,如何在眾多外企中脫穎而出,是香港險企所需要思考的。以友邦為例,自2014年以來,中國內地業務常年是友邦保險的「利潤引擎」。2014年-2019年,友邦中國內地業務稅後營運溢利增幅分別為38%、28%、29%、39%、32%,28%增幅,一直位於友邦集團各市場之首。

ca281d5a3e77cbb599292157c1f9adb5
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成為友邦保險新業務價值的主要貢獻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銀保監會對保險業的開放提出了一大批的新舉措。如將原規定2021年取消外資壽險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放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等,外資保險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進一步得到拓寬。所以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險企進入國內,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共批准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來華設立80多家各類機構。

目前國內保險業依舊呈現代理人素質層次不齊、民眾保險需求大的特點,外資險企的進場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保險行業體系,而香港保險公司受制於本地市場較小、地緣政治影響,想要獲得更大份額的市場,做好本土化和保險科技的發展勢在必行。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2
上一篇 2020-10-20
下一篇 2020-10-27

更多相關內容

  • 為什麼總是抹黑香港保險?

    在今天信息傳播的已經非常快,各種真假信息,都能通過各種社交工具來發布,在一些擁有幾萬幾十萬聽眾的微信公眾號上,更是如此。前幾天,一篇《香港保險:一個普通消費者驚悚糟心的保費續期經歷》在國內保險圈裡瘋傳,我第一眼看就覺得很搞笑。為什麼這樣的文…

    2017-01-17
    38.4K
  • 最新短期儲蓄保險產品收益對比(截止至2020年11月)

    美國大選結束,雖說拜登可望入主白宮,但永不言敗的特朗普堅稱大量郵寄選票不合法,並展開司法訴訟,美國藍紅撕裂,亂局難平。隨著北半球步入冬季,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Covid-19)來勢洶洶,歐美疫情再度嚴峻,經濟放緩持續,聯儲局恆常地實施無限…

    2020-11-24
    24.9K
  • 經濟低迷的情況下 可以選擇香港保險嗎?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選擇香港的保險仍然可以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香港的保險市場以其嚴格的監管、高質量的保險產品和廣泛的國際聯繫而聞名,這使其成為一種相對安全的投資和風險管理工具。 我們都知道,經濟的發展是有周期性的。根據經濟的…

    2023-08-22
    23.5K
  • 談談大環境下的香港美金儲蓄分紅險

    香港美金儲蓄分紅類產品,被行內人簡稱為「美金儲蓄」。 美金儲蓄不同於一般的理財,它更多地是作為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的方案,作為家庭資產的安全袋。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當我組成了家庭,有了老婆和孩子的時候,這時我有了1萬塊,我可能只會丟3000塊進…

    2018-03-16
    24.5K
  • 談談香港保險公司綜合實力體現的三個財務指標

    說到香港保險公司的實力,相信很多代理人/經紀人都會把香港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拿出來說,保險顧問銷售保單時,不時都會誇獎自身公司財政實力強勁,包括公司規模大、資本雄厚、信貸評級高等,但這些參考指標是否無懈可擊?今天我們就說說香港保險公司綜合實力…

    2022-02-17
    41.1K
  • 香港保險比較:香港中資保險公司儲蓄分紅險產品對比

    香港保險公司由中資、港資、外資保險公司組成,各家產品也是不盡相同,香港回歸以來,在港中資保險公司崛起,短短几十年時間,迅速成長為與百年國際保險巨頭比肩的龍頭。

    2023-09-18
    27.9K
  • 香港年金保險:哪種年金保險適合您?

    不管是內地還是香港,年金保險一直都受到大家的關注,當然香港保險市場上年金的種類還是非常多的,有延期年金、終身年金、定期年金、即期年金等,面對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年金,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哪種年金才適合我們呢? 一般而言,年金產品可作以下分類﹕ …

    2019-02-25
    49.7K
  • 香港重疾險保費真的比內地重疾險保費便宜?

    在很多介紹香港重疾險的說明文中,經常提及: 「香港人均壽命較高,因而保費特別便宜,便宜30%。」 真是如此么? 比價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且,怎麼比,跟誰比,結論都不相同。 首先,重疾險有不同的種類: 按照保障年期,可以區分為:終身型和定…

    2020-04-07
    31.1K
  • 談談香港保險美元儲蓄的投資理念策略

    大家在關注香港保險的同時,不知道對香港保險產美元儲蓄的投資理念有沒有關注過,一般就是產品小冊子里展示的,與此相關的一項內容,即「投資理念、政策及策略」,其闡述了保險公司資管團隊投資運作的具體策略和標準。簡單來講就是,保險公司拿到保費後,怎麼…

    2020-01-06
    34.1K
  • 最直觀剖析香港保險

    打開百度,搜索香港保險,全是一些講了無數次的老新聞,千篇一律,完全就是抄抄抄,包括很多大的媒體也是,那麼到底內地人真的了解香港保險嗎?今天我就給大家看看你平時看到的不一樣的有關香港保險的資料。 1、家庭理財金字塔 保險屬於投資的一種,不同於…

    2017-02-21
    44.8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