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對香港保險業的衝擊有多強?

新冠肺炎疫情下,依賴內地客的香港保險業大受打擊,上半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按年大跌76.3%。有上市保險集團資深總監向媒體表示,同事以往如果每月接到3、4張保單,表現算可接受,但在第三波疫情大爆發的8月,可能只有一張,甚至一張單都沒有。也有資深從業員表示,近數年有很多在內地長大、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加入了保險業,這批「國家隊」除非年初簽到一些單,否則這半年「真是會零生意」。

保監局公布數據顯示,由於跨境人流持續受到限制,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從今年第一季的54.01億元大縮84.5%至第二季的8.39億元,上半年整體下跌76.3 %至62億元,佔個人業務總額9.6%,此佔比亦相較2019年上半年的26.4%,大跌16.8個百分點

翻查保監局過往3年數據,2017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為508億元,佔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比例高達32.6%。隨後兩年數字平穩下跌,去年全年內地客新造保單保費為434億元,佔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5.2%。然而今年上半年僅錄得62億元,若下半年亦錄相若保費,則全年內地客新造保單保費仍未及去年的一半。

nnHi0AlCwuA88Dqq5kkNLN9AbpirM1roLyPe3S8j3t0
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於今年上半年僅錄得62億元。

8月最慘淡舊單供款「撐住」

單看數字,已感受到業界陣陣寒意。於某大上市保險集團擔任資深總監的John(化名),入行已廿多年,他向《香港01》表示,今年初疫情大爆發以來,內地客不來港買保單,對一批倚重做內地客生意的本地代理影響最大,「渠哋新生意普遍跌了七至八成,幸因以往客人保單持續供款,仍有傭金收入。因為沒有內地客新單,就希望轉做本地客」。至於主攻本地人生意的代理,表現也受波及,「始終疫下市民擔憂恐懼,不敢出街,疫情至今保單劇減,新生意跌了四至五成」。

John續稱,8月本港爆發第三波疫情,限聚令維持2人,且一度禁餐廳晚市堂食,直接影響保險銷售,是業界「最慘、最艱難的時期」, 「8月大家都不約而同講是最難做,食肆收傍晚6點,同事由(疫情前)平時會在客人傍晚放工後相約傾保險,變成客人個個返曬屋企。」他指疫情前,如果每月接到3、4張保單,表現算可接受,但8月很可能只是一張,甚至是零,「新生意傭金可能平時一個月有2萬元,都很普遍,但8月疫境下,幾千元都很普遍」。

到了9月,隨著晚市堂食禁令逐步放寬,業內生意稍有改善,雖然新單仍然疲弱,但幸好以往的客戶仍繼續供款,代理人仍會繼續有傭金收,不致零收入,「過往努力的(舊單)累積(傭金)都可以幫到他們渡過艱時間。」

「國家隊」上半年恐零業績

另一名從事保險業逾10年的資深從業員Ronald(化名)亦向《香港01》表示,法規上內地人要親自到香港,才能買香港的保險,自香港落實封關、隔離措施以來,基本上無內地人專程為買保險而來港,故目前「內地單」業務基本上停止。

Ronald又透露,疫情之前,有同事每個月做到8至10張保單,表現已算很好,若超過10張,可被視為「top sales」,「(top sales)點都要靠一些大陸單,因為平均而言,以每張單每個家庭保費開支,內地人交的保費會是港人的兩三倍」。香港市場保費平均一張單的年繳保費是1萬至2萬元,內地人市場保費平均一張單的年繳保費是3萬至5萬元。若一個月做到10張,即會有介乎10至40萬元年繳保費成績。

往年計,Ronald工作的保險公司,第100名從業員的首年保費成績,都超過1000萬元,「今年的話,可能頭十名唔知有冇(每人做到)1000萬元」。

業界料通關後內地客累積購買力勢釋放

內地客「無影」,本地保險股業績「打折」。本地保險業龍頭友邦,今年上半年個人人壽新造直接業務總保費收入為92.4億元,比去年同期169.28億元少45.4%,單是第二季僅42.51億元,按季跌14.8%,按年跌51%。

友邦保險(1299)早前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半年業績,香港分部錄得新業務價值按年跌68%,新業務價值利潤率51%,按年大跌17個百分點。公司解釋自香港實施強制隔離檢疫措施以來,來自中國內地訪港旅客的銷售接近完全停頓,加上本地客戶大眾普遍不願進行面對面會議,導致本地客戶業務的年化新保費錄得大幅雙位數下降。

問及疫情後內地人保單市場的盛世會再現?John則樂觀道,內地人始終想來港投保,已累積了購買力,「我相信如果現在疫情好轉甚至通關,(銷情)會爆到七彩!」他認為,內地人仍鍾情購買香港的保險,一來這幾年累積下來的習慣;二來香港有美元保單,作為分散風險的選擇對他們而言是吸引,故保險業在疫後能成為最快復甦的主要行業。

John又指,國內人口太大,來港買保險者現仍然是少數,而香港地理位置跟內地接近,其保險產品有特殊的地位及優勢。他亦相信本地人保單市場仍有增長空間,「政府一直削減福利開支,又推出自願醫保,市民自求多福下,保險行業生意商機會加大」。

Ronald則表示,內地人最多持有的資產屬房產,有部分人會選擇將部分資產轉為美元保單,以備自己將來退休或小朋友將到外國讀書,亦預防內地未來資金管控愈益愈明顯,而選擇香港作為中轉站。「核心問題在於內地有外匯管制,錢在內地匯出國外相對有困難,只要內地一日不解除外匯管制,香港作為內地資金金融窗口,還是會吸引內地人將資產轉移到香港。」

iBrwyU5KmY9dV 9Al3UQXi2AqQUUBZbz5vyoX b8qF8
保險業界人士認為,只要內地不解除外匯管制,內地人還是會來香港買保險。

大摩上調友邦目標價至87元

雖然本地保險業仍值寒冬,但有大行仍睇好友邦。多間大行早前就友邦中期業績發表報告,當中摩根士丹利(大摩)上調友邦目標價,由原來的78港元,升至87元,評級為「增持」。大摩指,友邦公布新領導層下的策略規劃,將利用科技、數碼及分析方法推動經紀及擴展客戶覆蓋,這暗示友邦會接觸到更大的市場,尤其是中國,故調升目標價12 %。

大摩又指,由於香港的內地人保險業務的大額暴露,香港業務何時能回復增長仍存變數,假設香港與內地之間邊境在今年第4季完全重開,料第4季友邦的香港新業務會有正增長,帶動今年下半年香港的新業務價值錄得較輕的6%跌幅。

高盛對友邦評級為「確信買入」,12個月目標價維持83元,然而高盛舉出友邦的下行風險因素,包括:經紀營業額增加而導致經紀平均生產力減少;內地經濟放慢下友邦或未能獲得監管同意到其他省份擴展業務;長債收益持續低水平拖累營運溢利增長。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20-09-06
下一篇 2020-10-12

更多相關內容

  • 從搜索關鍵字看香港保險業

    我們知道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個關鍵詞,以獲取想要知道的內容,香港保險也是一樣,我們從某個搜索引擎的搜索畫像來看整個香港保險業。 從香港保險公司來看:保誠、友邦、安盛三家保險公司佔據首位。 從香港保險產品來看:重疾險、分紅型保險、養老保險、…

    2020-11-02
    9.1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監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1472億元,按年下跌7%。 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首季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水平回復至96億元,上升26.86倍,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20.…

    2023-06-01
    17.2K
  • 從2020年香港保險業績報告看友邦、保誠業務發展狀況

    由於疫情導致「封關」持續,香港保險業首當其衝。根據香港保監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同比大跌84.3%至68.24億港元,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低,佔個人業務總額的比重則跌至5.1%。 期內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

    2021-03-20
    3.1K
  • 全球排名前20位的保險公司 竟然有13家在香港運營

    最近港交所舉辦了「走近上市公司系列峰會」,第一場就是聚焦保險業,參會嘉賓有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AXA安盛亞非區行政總裁韋國敦、保誠亞非區執行總裁黎康忠、中國人壽李英慧、 Blue行政總裁孔德秋、平安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羅中恆、眾安國際總裁兼…

    2022-04-24
    21.4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1年香港保險業第一季度報告

    香港保監局於昨天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險業報告,自2020年2月初香港封關以來,包括香港保險業在內的金融、旅遊業受到重大影響,新冠疫情影響下,中港跨境人流仍受到限制,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業務繼續受壓。今年首季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

    2021-06-01
    2.6K
  • 2021年香港保險投訴512例 按年下跌12%

    香港保險投訴局轄下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公布去年索償投訴統計數字及個案檢討,受疫情下減少出行影響,該會去年共接獲512宗投訴個案,按年下跌約12%。在已審結的297宗與索償相關的投訴個案中,76位投訴人獲得保險公司賠償,涉及賠償額達753萬元。…

    2022-04-26
    2.5K
  • 香港保監會發布2020全年香港保險業績

    香港保監局今天公布數據了,2020年全年香港保險新單總保費為1330億港元,其中內地訪客投保了68億港元的香港保單。 2020全年數據新鮮出爐 今天(3月12日),香港保監局公布2020年全年香港保險統計數據了! 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1…

    2021-03-12
    15.7K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險

    1、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便宜? 幾乎每位香港保險銷售人員都會掛在嘴上的一句。一方面,有一定道理。如保險行業的企業所得稅香港為16%且沒有其他稅費,內地為25%及其他稅費。同時,香港因生活條件較好,平均人口壽命較高,也導致保費相對便宜。 香港人…

    2016-04-29
    3.7K
  • 看看香港保險十年間都發生了什麼?

    昨天——餘悸未消,記憶猶新 香港保險自從十年前進入內地訪客的視野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迅猛增長、順風順水的發展階段。曾幾何時,香港的保險顧問也被人調侃為「躺著賺錢」,但近年來發生的幾例「大事件」不僅一次又一次把香港保險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8-06-27 Tony Wong的專欄
    5.8K
  • 2017年香港保險業概況

    其實提到香港保險,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了解,到底跟內地保險有什麼不同呢?不都是保險嗎?要知道內地保險業只有短短的不到20年時間,而香港地區的保險業都有上百年,香港的四大保險公司,保誠、安盛、友邦、宏利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各個方面的監管肯定比內地…

    2017-06-23
    3.6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