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公司泄露投保人隐私吗?

我们经过仔细的咨询和了解香港保险产品之后,跟香港保险公司代理人咨询赴港投保资料后赴港投保,在面签(香港保险审核过程之一)的时候,我透露了很多个人资料,不会被泄露吧?”,一客户问我们。我说:“不会”。

7400731510048802

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在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会掌握很多客户资料。这些资料属于隐私,受法律保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比分析内地和保险行业在客户隐私保护方面的状况。

内地

在法律层次:

《保险法》第116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泄露在业务活动中知悉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范畴不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保险公司在投保单、投保提示书等文件中没有关于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规定。

实际落实情况:

虽然有隐私法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落实情况上面却并不理想:

国家对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保险行业数据库保护体系存在漏洞,被不法人士利用等情况时有发生。

媒体报道实例:

案例一  80万页客户资料遭泄露

2013年2月27日,据央广报道,一家注册地为成都的网站,通过网络出售国内多家保险公司的附加医疗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已投保客户竟然可以在网站上查询到其他客户的投保信息,估计泄露的网页高达80万页。

案例二   保险人员出卖隐私获利

2013年3月14日,北京警方通报称,在一起案件中,多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先后出售20余万条客户信息,被诈骗团伙利用,采取拨打电话谎称派发红利的方式诈骗300余万元。

香港

在法律层次上面:

1996年12月香港地区颁布实施了《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成立了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该机构为独立的法定机构,专门负责监察条例的实施。

条例规定:各保险公司无论在签定保险合同之时,还是其他任何可能涉及到个人资料的事项,都会以书面的“收集个人资料声明”的方式告知投保人、受保人该资料将会用于什么目的、该资料可能移转予什么类别的人等,并承诺未经本人同意,不会向除声明外的任何其他第三方透露个人资料。

当事人还可以选择是否接受相关促销信息,如拒绝接受,保险公司将不得使用或转移个人资料做促销用途。

实际落实情况:

香港保险行业对于隐私保护的力度是非常大的,惩罚体系也很完整。从实际执行效果上面看,

香港保险行业关于隐私保护的确要比内地严格很多,也安全很多。

媒体报道实例:

案例一   收到推广资料遭投诉

一投保人曾经指示该公司撤换代理A,但事后依然收到代理A以该公司名义发出的推广资料。保险公司解释其做法是为了跟进客户保单事宜。

经过调查私隐专员认为:前保险代理无限制地查阅客户保单资料,违反了条例的规定。

案例二   银行向保险行业透露资料遭处罚

投诉人在香港某银行开立储蓄及存款帐户后,在同月收到一家保险公司的促销电话,故向公署投诉该银行。银行方表示在开户的过程中已提供了并由投诉人签署确认的关于含有收集个人资料目的声明的通知,即已征得投诉人同意。

私隐专员经调查后认为:银行方没有采取所有切实可行的步骤,确保在收集资料之时或之前明确通知投诉人该资料可能转移予什么类别的人。因而违反了条例的规定。

综上所述

从法律层次上面,香港保险行业针对客户的隐私保护更加细化,并且明文规定那些可以,那些不可以。内地保险行业关于隐私保护就不叫笼统,也比较粗放。

从现实执行方面,香港保险行业保护客户隐私有专门的投诉受理机构。对客户对隐私保护力度较大。

内地保险行业在隐私保护上面仍然不容乐观。比如,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保险人员骚扰推广讯息。比如,去银行存款的时候,突然变成买保险的了。

香港保险公司泄露投保人隐私吗?

我们寄语: 香港保险行业关于隐私保护已经较为完备,内地保险行业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中,小编觉得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应该出具更加细化的保险隐私保护规则。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内地保险行业不被民众信任的局面。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1-26
下一篇 2018-01-29

更多相关内容

  • 经济要走L型 还是买香港保险稳妥

    小编相信,高端大气上档次、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你,近日来一定已经关注到一个神秘的字母——“L”,它频频在财经新闻和朋友圈出现,火得没有一丝丝防备。 事情是酱紫的,《人民日报》刊发“权威人士”专访,称“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

    香港保险科普 2016-05-13
    30.0K
  • 有关储蓄型保险的五大误区

    相信很多人对储蓄型保险都有过了解,也就是在内地称为理财险,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经常我们会遇到的五大误区。 1.保费缴不出来怎么办? 主要是抱怨长期储蓄险的供款期长、灵活性低,如果中间无钱供,就会有损失。 或可选择保单贷款,客户短期资金周转困难,…

    2019-05-07
    26.8K
  • 香港分红险收益怎么样?

    香港分红险是一种保险产品,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获得投资收益。分红险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保险保障,还可以通过投资于保险公司的资金账户来获得分红收益。这种类型的保险在香港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结合了保险和投资的双重优势。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香港分…

    2023-06-20
    25.7K
  • 香港重疾险:选择单次理赔还是多次理赔的重疾险产品呢?

    近年来,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都出现了多次理赔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范围更广,但是保费也相对较高,像香港友邦的多次理赔产品-多重智倍保来说,就比普通的加裕倍安保加强版,在同等条件下,保费平均贵30%,但是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

    2017-12-28
    32.1K
  • 购买香港保险的真实经历,从迷惘、反复到坚持!

    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如果你是一个坚定要买香港保险的人,相信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 从准备到购买香港保险足足历时1年,期间冲动过、迷惘过、反复过、轻率过,之后又开始谨慎、明确、认真并坚持下来。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觉一个现象,身边买保险的人几乎…

    2016-05-14
    24.8K
  • 中国版CRS正式落地 香港买保险暂不受影响

    5月19日,财政部等六部门发布《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7月1日起,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将对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投资机构的股权权益或债权权益以及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合同或年金合同开展尽职调查。这意味着“中国版CRS”正式落地,民…

    2017-05-26
    32.0K
  • 有关重疾险的10个误区

    在从事保险行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客户对“重疾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此文总结了我过往遇到的诸多“误解”,并为大家一一解惑。 ▎误解1:我年轻身体很好,用不上保险,买了岂不是浪费? 正解:保险是为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疾病做准备的风险预…

    2017-08-12
    24.7K
  • 香港保险:儿童教育金保险有哪些?

    香港保险公司推出的儿童教育金保险是很多内地年轻父母追求的购买产品,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可以作为未来孩子留学,结婚,创业的一笔费用。那么到底怎么看这种保险呢?又怎么买呢? 一、儿童储蓄需求分析 儿童储蓄需求与大人养老的需求有些差别。不同于养老…

    2017-03-06
    27.3K
  • 换个角度看香港保险的分红

    众所周知,香港保险分红较高,相比内地保险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很多朋友对保险低收益司空见惯,香港保险高预期分红就显得有些“另类”,让人不放心。不少内地保险从业者也对香港保险非保证红利进行诘难。我此前已经对这类问题做了详细的正面回答,今天我们…

    2016-04-22
    25.7K
  • 香港保险还能火多久?

    赴港买保险的人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7倍,未来还会继续火吗?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这一现象做了调查,香港保险单有啥优势?目前销售情况如何?中国大陆投保者购买风险有哪些?政策监管边界在哪里? 香港保险有啥优势 一、产品诱惑力大 相比于在大陆投保,…

    2016-09-25
    23.8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