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香港儲蓄險收益支付高端醫療終身保費

我們知道香港高端醫療保險的報銷範圍非常廣,全球通用,一般報銷額度可達3000-5000萬港幣,由於是消費型保險,每年都需要交保費,而且隨著投保人年齡增長,每年保費還會略有上漲,那麼有沒有一種投保組合可以支付這筆每年的保費呢?答案是有,利用香港儲蓄險每年產生的收益來支付高端醫療保險的終身保費,下面我們就把該原理分享給大家。

timg

市場上的香港高端醫療保險計劃一般不會為個別項目(如病房費用、手術費和長期治療如癌症治療等)設賠償上限,只會設每年賠償上限和終身上限,有些保險公司甚至不設終身上限。由於賠償額可以非常高,所以這類型保險會劃分保障地區,例如全球、全球但不包括美國或北美、亞洲等,並設有不同金額的墊底費(自付額)。

針對不同客戶原有基本保障為他們挑選合適的保障,對於香港本地以及內地的投保人,一般亞洲版本的高端醫療會更適合他們,至於是否選擇有墊底費的版本,就要看投保人經濟能力了。

再富有的錢,都不捨得花在治病上,也不捨得在買保險上。

一般高端醫療保險有三個墊底費版本可以選擇,0墊底費,2000美金墊底費,3125美金墊底費。墊底費越高,保費越便宜。

每年2000美金墊底費版本的最合適香港和內地投保人。內地投保人有社保,墊底費部分完全可以由社保補充,香港工薪階層普遍有團體醫療保險福利,因此,能少花一半保費獲得同樣保障,我一般都建議客戶謹慎選擇。

如何更精明和有效地處理保費的問題?

購買醫療保險最好做好終身保障的準備,因為年紀愈大,愈有需要用到醫療保險,所以亦必須要考慮將來保費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時的繳付問題,尤其是退休後沒有收入的時候。

根據保險公司的保費表,假設保險公司不上調保費,一般由29歲到99歲的保費總和約200萬元。保費總和可能有點嚇人,但仔細一想,由29歲到99歲的所有醫療開支應該遠超過200萬元,如果能夠將這些開支轉給保險公司,那200萬元保費又好像不那麼貴。

然而,如果現在能夠以更少的保費(例如約三分之一的價錢)就能處理全期醫療保險的保費會更理想。

客戶趁有經濟能力時,每年額外儲一筆錢,目標儲蓄期為10年,並透過高儲蓄成分的保險計划去提升回報,目標是儲起一筆錢以繳交終身的醫療保費。

第11年開始從儲蓄戶口開始提款繳交醫療保險的保費直至百年歸老,繳交完所有醫療保險保費後,儲蓄戶口還剩客觀財富。

當然根據過往的經驗,保險公司不可能不調整醫療保險的保費,而且這類高端醫療保險,保費增幅會比一般醫療保險計劃高,如果醫療保險的保費每年增加3%和5%,分別屬於合理和比較誇張的情況,則全期醫療保險的保費會分別增加至約758萬元和2000萬元。

無論每年增幅為3%或5%,市面仍有儲蓄計劃足夠支付全期醫療保險的保費,客戶便可以有更清晰的預算和安排,為自己落實得到終身優質醫療的安排。

香港很多保險公司也積極推行索償管理,希望可以有效控制賠償額,從而減低加保費的機會,當中包括醫療網路、門診手術、健康程式,以及個人療程管理等。

在內地,高額醫療開支上升並不是單純來自於醫療通脹,而是其他不可言喻的開支。若果說醫療通脹是醫療技術上升帶來的成本上升,內地居民似乎並未能在醫療開支上漲的同時享受真正醫療技術發達,醫療環境醫護人員服務改善以及獲得公平正確的醫療指引建議。

保險公司在銷售醫療保險的同時,都會建議客人多做一份儲蓄,兩者可以分開做,也可以在同一張保單中安排,例如以一份短年期的儲蓄保險作為基本計劃,再附加一份高端醫療保險。只要儲蓄計劃供滿了,例如5-10年,便連附加的那份醫療保險也不用自己付錢,可以由基本計劃中,儲蓄保險每年派發的紅利或保證現金來支付。

目前推薦給大家的是利用友邦香港的愛無憂長享計劃3+至尊亞洲醫療保障計劃,具體參見:https://www.hkinsu.com/zhuanlan/tong/6376.html

沒有人會討厭錢,但人們肯定討厭把錢交給醫生和醫院,面對不可逆轉的情況,最明智的情況就是做好兩手準備,做好更長遠的準備。

利用儲蓄險的收益支付高端醫療保險的做法,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採納,最終還是希望大家還是能夠健康健康平平安安的,當然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什麼不去實施呢?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18-10-26
下一篇 2018-11-01

更多相關內容

  • 有關香港儲蓄險幾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隨著GN16的實施,香港儲蓄險的收益率也下降一點,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預期回報率那麼低,才不過6厘,好像當初顧問告訴他,收益率沒有這麼低的,那到底是為什麼呢?這裡有幾個關鍵的地方,需要大家關注。 回報計算易混淆 當顧問銷售儲蓄型壽險時,往往…

    2017-08-14
    13.3K
  • 香港儲蓄險:為什麼美金賺4%比人民幣賺10%划算?

    先有高通脹,才被迫抬高利息,金融機構絕不會主動做慈善。作為投資人本身,或者作為理財顧問,你是否碰到過類似情況 某國企老總常年做國內信託類理財產品,談到海外美金配置,期望的收益率是10%以上,並且要絕對安全。某企業主常年放水,對於美金的收益期…

    2017-12-11
    4.2K
  • 為何近期諮詢大額購買香港保單的客戶突然增加?

    最近一段時間,原本僅是潛水狀態關注我們的摯愛客戶,開始陸續諮詢我們關於如何大額購匯或電匯美元到香港,而後向我們購買香港保險和美元理財產品?有些客戶甚至因為恐懼存在內地銀行的美元會被強制結匯,而將幾十萬美元現轉賬到香港賬戶,帶來的就是近期諮詢…

    2018-10-30
    16.4K
  • 香港保險公司有短期儲蓄計劃嗎?

    我們經常所說的雋升儲蓄計劃、充裕未來計劃、安進儲蓄計劃等等,都是長期的儲蓄計劃,那麼到底有沒有比較短期的儲蓄計劃呢? 近期很多客人在平台上問有關短期儲蓄計劃,其實以前保險界很少做短期儲蓄計劃,主力都是做保障產品,但是現在流行crossove…

    2017-02-17
    16.9K
  • 小孩香港儲蓄險怎麼購買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未來。香港儲蓄險是一種理想的金融產品,既提供了保險保障,又能為孩子的未來儲蓄和投資。本文將介紹小孩香港儲蓄險的購買流程和相關注意事項,幫助家長們更好地為孩子的未來規劃。 第一步是選擇適合的保險公…

    2023-07-14
    16.5K
  • 香港儲蓄分紅險才是穩定長期投資首選

    2018年4月,大變局出現,資管新規的發布,是重塑理財行業的轉折點。剛性兌付被打破,不準承諾保本,我們進入了一個無人兜底、風險自負的時代。 資管新規,涉及百萬億資產,從無序野蠻,膽大的撐死、膽小的餓死的叢林狀態,慢慢回歸嚴控下的有序生長,泡…

    2019-06-23
    16.8K
  • 香港儲蓄險:友邦充裕未來VS保誠雋升VS安盛安進

    說到香港美元儲蓄險,哪家比較好?從哪些角度來分析各家的美元儲蓄險,可以先看看香港保險公司排名,接下來我們會分析友邦充裕未來、保誠雋升以及安盛安進的區別。 大家去香港投保,買的最多的產品,就是重疾和儲蓄保單,幾乎人手兩份。 金額而論,肯定是儲…

    2018-12-23
    29.0K
  • 分享63歲人士購買香港養老保險案例

    最近有遇到一位63歲人士,想投保香港養老保險,也就是香港美元儲蓄分紅險,而我們通常建議退休人士應盡量一次性支出來繳清保費,投保香港保險公司的美元儲蓄保險,而後於投保6年後開始提取美元養老金。下面為您詳細分析一則63歲人士的香港保險計劃。 1…

    2019-02-14
    19.3K
  • 香港保險:十大最高保證回報儲蓄型壽險產品

    香港各大保險公司在2017年都下調了儲蓄型壽險產品的收益回報預期,於是有客戶問,儲蓄型人壽險產品相比起其他投資產品還有優勢嗎? 其實,對比其他非保險產品,儲蓄型保險最主要的優勢是其保證現金價值。保證回報是指,當保單達到指定年期後,保險公司有…

    2017-02-26
    16.8K
  • 一次性繳費50萬美金的香港養老保險計劃

    之前我們分享過一個:年繳一萬美金的香港養老保險儲蓄計劃,最近接到一個客戶希望我們能幫他制定一份養老保險計劃,要求儘快完成繳費,我們幫客戶選擇的是香港某保險公司美元儲蓄計劃,一次性繳費50萬美金,具體如下: 1.如何繳費 若這位摯愛客戶一次性…

    2018-10-07
    29.2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