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下一步将出台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

5月16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险监理处专员梁志仁,签署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督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迈出了香港保险在中国内地合规化经营的第一步。

《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总结一下《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中国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将实现监管制度等效互认,即双方互相认可对方的保险业监管制度(中国内地为“偿二代C-ROSS”,香港为即将实施的“风险为本资本框架RBC”);

 

香港保险将接受中国保监会使用“偿二代”对香港各大保险公司开展偿付能力评估,各位届时将看到中国“偿二代”体系下香港各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给中国消费者更全面的参考指导;

 

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出台对香港保险业的各项优待政策。

《框架协议》的意义

《框架协议》的签署,无疑是香港保险在内地合规化经营的第一步。

香港保险业已经多次向相关方争取在内地开展业务。2017年3月,香港金融发展局发布报告《转危为机:香港作为保险中心及在再保险、海事保险和专属自保保险的发展》,报告总结了香港作为区域性保险中心面对的困难,并针对现时情况提出建议,包括与中国保监会签订偿二代“特区”身份协议、提供税务优惠、保险监管措施、业务推广、人才培养等。报告中指出,香港金融发展局有意与中国保监会达成协议,将香港作为偿二代框架下的“特区”身份,不归类为“离岸”的范畴。对于内地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的政策优惠,香港金融发展局希望可延伸至有“特区”身份的香港保险公司,内地与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开展合作监督。2017年两会期间,香港全国政协委员、友邦保险(香港)区域执行总监容永祺先生发表两会提案,建议降低CEPA的保险公司准入内地经营门坎,容许香港具有规模的保险公司享有“国民待遇”地位,容许在内地独资经营寿险业务,放宽用中国银联卡在香港支付续期保费。

面对如今的世界经济环境,作为发达经济体的香港主动放低身段,向中国监管部门“示好”,表示香港保险业接受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的监管,实在是明智之举,不仅有利于香港保险业务在内地的合规化经营,也有利于现有香港保险投保人续期保费的缴纳。

正如我一直所讲,香港保险也是保险,也为中国居民提供优质的风险保障,只要避免成为人民币走资的通道,中国没有限制香港保险发展的必要更何况,香港乃中国的“特区”,为中国金融面向全世界的“门户”,打压香港的保险与金融发展,对中国与香港而言只能是两败俱伤。中国保险业与香港保险业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下一同进步、一同成长,对双方皆有益处。

我非常期待香港保险未来在内地的合规经营,并将两地先进的经营理念进行融合升级,为中国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风险保障。

附:中国保监会原文

标题:中国保监会与香港保险监理处在京签署偿付能力监管等效评估框架协议

5月16日,中国保监会陈文辉副主席在北京会见香港保险监理处梁志仁专员,并签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督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称《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启动偿付能力监管等效评估工作,以实现监管制度等效互认,增进两地保险监管互信《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中国保监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维护金融安全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金融领域合作,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陈文辉副主席表示,随着内地和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地的贸易和金融保险服务业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C-ROSS,简称偿二代)建成并实施以来,获得广泛赞誉,成为了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监管模式;香港也正在积极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制度改革,两地的保险监管正相向而行。《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将有利于增进两地保险监管互信,提升监管效能和市场效率,促进两地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相互开放和融合;其次,有助于双方在国际监管规则制定过程中增进共识、加强协调,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为两地保险业争取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最后,将对中国保监会下一步在“一带一路”区域推广偿二代等效评估制度起到很好的试点和示范作用。

梁志仁专员表示,两地实现偿付能力等效互认,将增进两地保险业共同发展和业务往来,为两地保险业带来新机遇香港方面将根据《框架协议》,积极配合中国保监会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

根据《框架协议》安排,双方签署协议即视为香港方面向保监会提出等效评估正式申请,接受保监会对其进行偿二代等效评估;同时进入《框架协议》过渡期,双方承诺给予对方过渡性优待,即承认对方的偿付能力监管效能与己方等同或相近。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尽快启动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并出台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20
下一篇 2017-05-24

更多相关内容

  • 2021年3月31日香港银行港元拆息(hibor)

    港元拆息全线向下。与楼按相关的一个月HIBOR由升转跌,跌0.17点至0.12887%。 港元现报7.7746元升值3点,曾贬值最多11点,报7.776元,亦曾升值最多7点,报7.7742元。 短线拆息 隔夜HIBOR跌0.34点至0.03…

    2021-03-31
    2.1K
  • 财经日历每日财经新闻早知道(1/17/2019)

    英国首相特里莎·梅以微弱优势赢得信任投票,据悉欧盟可能愿意将脱欧期限延迟到今年下半年。美联储褐皮书显示,多数地区保持“缓和至温和”增长,但近几周有放缓迹象。华尔街六大银行2018年利润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总理李克强要求善用宏观政策工…

    2019-01-17
    2.6K
  • 美国大都会人寿疑出售香港地区业务 价值超过47亿港元

    继2015年内地资本九鼎投资收购香港富通保险,2017年马云的蚂蚁金服斥资131亿港元收购万通保险在香港地区的业务以来,最近又传出大都会人寿疑出售香港地区业务,估计价值超过47亿港币,一股收购险企的浪潮正在酝酿。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美联泰大都…

    2018-01-26
    13.4K
  • 财经早餐每日财经新闻早知道(2020年8月14日)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好于预期,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低于100万人。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称,中美贸易负责人将会通电话。美国将中国孔子学院美国中心列为“外国使团”,料加剧两国紧张关系。以色列和阿联酋同意建立正常化外交关系。据悉华为和中兴通讯将被…

    2020-08-14
    2.1K
  • 每日财经新闻头条(2025/03/04)

    重大数据或新闻 特朗普称加墨25%关税周二生效;计划中的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将于周二生效,这激起了人们对北美贸易战的担忧。他还表示,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的国家的对等关税将于4…

    2025-03-04
    1.6K
  • 2018新版港币今日投入市场

    新钞票面世!香港金融管理局及三间发钞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今日公布,将推出2018香港新钞票系列,当中加入6大新防伪特征,其中1,000元新钞最快下季推出市场,到时有新版港币用了。 2018新钞票 首次统一设计…

    2018-12-12
    45.7K
  • 香港港元定期存款利率 4家香港银行年利率比较

    最近有不少香港银行都推出1个月的港元定期存款优惠,提供超过1厘的年利率。我们为大家比较哪一间银行的1个月港元定存最高息,为你计算1个月存款期内所得利息。 港元1个月定期存款利率及优惠比较 [table id=29 /] 招商永隆全新客户1个…

    2020-10-17
    24.4K
  • 财经早餐每日财经新闻早知道(2020/09/28)

    TikTok禁令生效在即,联邦法官即将就是否临时叫停该禁令做出裁决。美国对中芯国际实施出口限制。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称民主党将很快就刺激谈判提出新方案,大选前仍有达成协议机会。中国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连续四个月增长。彭博调查显示上证综指年末有望站…

    2020-09-28
    2.3K
  • 平安保险和阳光保险收购泰禾人寿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国平安及阳光保险等公司,有意收购泰禾投资集团旗下的泰禾人寿,交易作价或逾10亿美元。 知情人士指出,谈判现正进行中,有关公司或不会进行交易。 报道指出,平保一位代表指出不予评论,泰禾投资及阳光保险并无即时作回应。

    2020-11-13
    2.7K
  • 香港保监局上半年接533宗投诉减26%

    保险业监管局出版最新一期《监管通讯》,公布2022年上半年共接获533宗投诉,较去年同期减少26.27%。就投诉类别而言,有关“操守”类别收到的投诉为最多。 投诉类别包括操守、资料陈述、理赔、业务或营运、服务,其中有关“操守”类别收到的投诉…

    2022-08-05
    9.1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