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加坡寿险协会的建议,若要在意外发生时获得足够的基本生活保障,投保额应至少为年薪的10倍。若担心保费构成财务压力,可以从保费低、保额高的定期保险开始。
顾名思义,定期保险就是在一定的投保期限内,为受保人提供保障。与包含储蓄和投资元素的终身保险相比,定期保险虽然没有红利,但保费可以便宜七八成。
购买保险对许多人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投保的额度可能并不足以在意外发生时为家人提供充足保障。
保诚保险(Prudential)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50名受访新加坡人中,67%把保险视为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要一环。
多达6成受访者也认为,现有的储蓄和保险足够应付不时之需。但事实上,85%的人没有充分投保,只有15%受访者的投保额达到年薪的至少五倍。
财务顾问公司瑞安联(RAY Alliance)常务董事吴良蒲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终身保险的保费通常占投保额的20%至25%,而定期保险保费仅占3%到4%。
“许多投资者选择终身保险,是为了获得投资红利。但如果他们对投资有一定了解,完全可以购买定期保险,用省下来的保费投资长期债券等产品,获取更高回报。”
保诚保险新加坡保障部门主管吉尔斯(Alistair Giles)说,定期保险的目标受众,通常是年龄介于25岁至49岁的工作人士,当意外发生时,保险可为家人提供保障。
新加坡寿险协会指出,消费者可根据多个因素来评估自身投保额是否充足,包括现有债务和借贷情况、子女教育开支、家中有多少人要供养,以及在意外发生时想要留给家人多少保障等。
新加坡保诚推出有弹性定期保险计划
“一些保单的保费较为便宜,但保障期相对较短,例如只受保到60岁或65岁。如果投保人是在35岁前生儿育女,保到65岁时,子女已经成年,能够自食其力了,这时停保问题不大。但如果投保人较迟生育,就要受保到70岁甚至75岁,这时就需要选择年限较长的保单。”
随着国人寿命延长和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更多保险公司推出有弹性的定期保险计划。保诚保险日前就推出定期优势保险计划(PRUTerm Vantage),除了最基本的死亡保障,计划也允许投保人添加危重疾病和残疾等附加利益(rider),在患病或身残时获得一些经济援助。投保年限从10年起跳,最长可保到100岁。
这项计划的最低投保额为50万新元,除了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外籍人士也可投保,并选择用新元或美元缴纳保费。在新元计划下,投保人还能将死亡保障提高至原定投保额的两倍。
分析师:在人生不同阶段检讨保险计划
不少年轻人在工作不久后就买定期保险,以期一劳永逸。但受访财务分析师提醒,随着人生步入不同阶段,生活重心和财务保障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应该在必要时对保险计划进行评估和检讨,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吴良蒲说,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保险的需求主要以自身保障为主;当他们结婚、买房和生孩子后,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也肩负更大的家庭责任,这时就要考虑是否要提高投保额,或是购买其他种类的保险,保障不同方面的需求。人到中年后,就要开始为退休生活做准备。
“一个人在20岁和50岁时,对保险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消费者无需在年轻时就购买所有保险,但要适时调整保险计划,确保自己和家人充分受保。”
评论列表(1条)
很适合内地居民哦,多谢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