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尖沙咀东部的香港历史博物馆常设展览「香港故事」,今起关闭翻新两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表示,新常设展览将会删除自然历史部分,增加香港回归后所发生的事,有传博物馆将会缩减殖民地历史。
删除自然历史 增加回归后大事
昨日为展览最后一日,博物馆外涌现排队入馆的市民,有家长忧虑,新展览内容会把历史改写,故希望闭馆前带孩子认识历史。有历史科教师则希望,当局可保留港英时期港督施政内容。博物馆原定昨晚7时闭馆,场内大部分参观人士一度拒绝离开,并高叫反修例及港独口号,唱抗争歌曲。康文署称,「香港故事」常设展馆昨天有超过9800人次入场。
「香港故事」自2001年开幕,占地7000平方米,共分8个展区,内容介绍香港自然历史、殖民时期至1997年香港回归大事。历年共录得超过1160万入场人次。馆方2015至2016年度获政府拨款4.66亿元更新展览,曾就展览内容公众咨询,又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
康文署回覆本报查询时说,参考咨询结果后,新常设展览考虑删除自然历史部分。博物馆会把常设展览划分为两大区,除保留现有讲述香港自史前时期至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展览,亦会新增专题展区,探讨香港历史不同面貌。据了解,馆方计划把现有香港历史沿革展览安置在第一层,第二层设为专题展区。
展览关闭前的周末,有不少市民特地到博物馆,吸引大量传媒采访。博物馆外现人龙,馆内水泄不通。其中馆内的历任港督照片,成为市民「打卡」热点,不少人亦跟「港英米字旗」合照。
参观者江泽民照前举五一手势
朱先生带同子女到场参观,他希望让小孩知道,香港从前是英国殖民地,「好想入去睇睇以前系点样写,如果以后改咗(子女)都知道系改咗」。本周内已到访博物馆3次的冯先生表示,希望为展出的历史资料作出记录,「《基本法》的起草资料、六四嗰啲资料,自己都有拍低、记录低,甚至乎港督相片我都有拍低记录,好惊不久将来拍唔到。」
教协理事、中学历史科老师张往接受访问时说,假如新展览「去殖民化」,情况令人忧虑。他认为部分珍贵香港历史不应删减,例如港督麦理浩的十年建屋计划,便对社会发展大有帮助。张往承认展览的展出方式需与时并进,现时展览品有不少布置沦为背景,占用地方之余,对公众了解历史未必有太大帮助,希望引入新科技,让市民与展品互动,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博物馆闭馆后,场内大部分人未肯离开,有人在香港回归展览厅、一幅挂有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手举「香港明天会更好」字画的相片前做出「五一手势」以示不满。馆方须透过广播吁市民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