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監局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2022年上半年數據出爐:

全港新單保費為816億港元,同比增長1.53%。內地訪客的新單保單為5.39億港元,同比增長149%

1、全港新單總保費

2022年上半年,全港新單保費為815.66億港元,較2021年同期803.35億港元,同比增長1.53%。

其中,一季度為423億港元,二季度為392億港元,二季度環比一季度下降7.3%。

2022090406084274
數據根據香港保監局數據整理

2、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

2022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新單保費是5.39億港元。受疫情封關影響,佔比僅為全港的0.66%。

2022090406103332
數據根據香港保監局發布數據整理

3、內地居民買得最多的險種

按新單保單數統計,內地訪客購買的重疾險和終身壽險的數量最多,佔比均為32%,其次為醫療險,佔比26%。

2022090406113940
數據根據香港保監局發布數據整理

4、香港壽險公司排名

1)按總保費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費)

個人新單業務排名前15個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7.8%。排名前5的保險公司為滙豐人壽、宏利、友邦、恒生保險和中銀人壽。

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中銀人壽、保誠、富通保險、富邦人壽和萬通維持正增長。

2022090406130737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2)按標準保費收入(整付*10%+年度化保費)

排名前4的公司分別為中銀人壽、滙豐人壽、中國人壽和友邦。

2022090406134776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5、香港保險公司繳費結構

2022年上半年,全港新單的繳費結構,按保費計,整付保單最多(69%),<5年的保費次之(21%);按保單數計,25+年的保單最多(43%),10<25年的保單次之(17%)。

按保費計,宏利、友邦、富衛、保誠和安盛的整付保費佔比較高。中銀人壽、太壽香港則以小於5年期繳費的儲蓄型產品為主。

2022090406152277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6、香港保險公司渠道結構

經紀業務:富衛、富通、太壽香港、富邦人壽較多;
代理業務:宏利、友邦、安盛較多;
銀行渠道: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中銀人壽、中國人壽(海外)較多。

2022090406160986
數據來源自香港保監局

總結

1、雖然香港受疫情影響封關,但香港保險本地業務穩健,今年上半年81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逆勢增1.53%;

2、上半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增長149%,比去年同期增1.5倍,佔全港個人業務總額的0.66%。內地訪客購買的保單,95%都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危疾、終身壽險和醫療保險佔比分別為32%、32%和26%;

3、保誠上半年表現亮眼,按總保費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費),同比增長118%;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以銀行渠道為主,上半年業績(個人新單總保費)同比增速均分別為119.5%、158.4%;

4、香港保單的繳費期結構,10<25年的保單數最多(佔比43%),整付單的保費最多(佔比69%)。按保費計,富衛、友邦、宏利、保誠和安盛的整付保費佔比都很高;

5、香港保單的貨幣以美元為主(佔比接近8成),人民幣佔比進一步提升。上半年人民幣佔比為4.3%,一季度是2.9%;多元貨幣儲蓄險成為香港最熱門的產品,一張保單涵蓋人民幣、美元、英鎊等多種世界主流貨幣,滿足財富人群尋求多元化資產配置、穩健增值、高效傳承的需要。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4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9-25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19年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公布2019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1,488億,較去年同期上升12.3%。 (下文括弧內百分比為與去年同期數字比較之變化) 長期業務 2019年首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1,3…

    2019-06-08
    23.8K
  • 香港保監局6月26日正式開始運營 取代香港保險業監理處

    從開始進行公眾諮詢至今,成立香港獨立保險業監管局的路程已經走過了七年。6月26日(下周一),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下稱香港保監局)將正式開始運作,取代目前的香港保險業監理處(下稱香港保監處)規管保險公司。同時,保監處將於同日解散。在此之前,該局…

    2017-06-23
    23.3K
  • 香港保監局推廣香港為「一帶一路」項目的風險管理中心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於「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 舉辦專題分組論壇,探討「一帶一路」對強化香港作為風險管理中心的角色帶來的龐大機遇。 專題分組論壇以「香港作為一帶一路項目風險管理的中心」為題,參與的講者包括保險、再保險、保險經紀及專屬自保保險…

    2018-07-18
    24.9K
  • 香港保監局上半年接533宗投訴減26%

    保險業監管局出版最新一期《監管通訊》,公布2022年上半年共接獲533宗投訴,較去年同期減少26.27%。就投訴類別而言,有關「操守」類別收到的投訴為最多。 投訴類別包括操守、資料陳述、理賠、業務或營運、服務,其中有關「操守」類別收到的投訴…

    2022-08-05
    29.8K
  • 香港保監局與金管局首度就保費融資業務進行聯合檢查

    香港保監局與金管局於今天(30 日)發布聯合通函,列出兩間監管機構對長期業務保險公司和持牌保險中介人(包括銀行)就保費融資業務進行聯合查察的主要結果,這是兩間監管機構首度進行這類行動。 經歷一段長時間低息環境後,投保人越來越被保費融資作為財…

    2021-09-30
    29.8K
  • 新成立的香港保監局將與內地保監會合作

    就在內地保監會公布內地保監會公布持續關注境內非法銷售、代理香港保險行為的新聞前幾天,新成立的香港獨立保監局(IIA)計劃與大陸保監會開展跨境監管合作,以保障佔比超過香港新售人壽保單五分之二的數千名內地投保人的合法權益。 香港保監局主席鄭慕智…

    2017-06-19
    24.3K
  • 香港保監局延長臨時便利措施至6月底

    保險業監管局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今天向獲授權的人壽保險公司發出通函,將容許以非親身銷售方式分銷特定保障型保險產品的臨時便利措施延長至6月30日,涵蓋產品範疇和執行細節維持不變。 保監局指出,臨時便利措施涵蓋的產品包括合資格延期年金保…

    2021-02-24
    27.3K
  • 上季度內地家庭赴港投保額漲三成 去年新保單僅跌6.4%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2018內地人去香港買保險總保費476億!讓我們看到內地家庭去香港投保並沒有減緩,反而有增長的趨勢,從上個季度來看,內地家庭赴港投保額漲三成(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具體如下: 去年內地訪客在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接近47…

    2019-03-17
    25.1K
  • 香港保監局擬立規則防止保險相連證券售予一般散戶投資者

    香港保監局就草擬的《保險業(特定目的業務)規則》展開為期6星期的公眾諮詢,以配合預計於2021年實施、為便利香港保險相連證券在香港發行而設的新規管制度。該局指,擬議的《特定目的業務規則》旨在為保險相連證券的銷售制訂限制,包括合資格投資者的范…

    2020-09-06
    27.9K
  • 2018上半年內地赴港投保保費高達223億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8年8月31日)公布2018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為$2,537億港元,與2017年同期比較,上升了7.2%。 內地訪客新單業務 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8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平穩,有關新造…

    2018-09-01 Chris Lee的專欄
    36.5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