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令跨境人流持續受到限制,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連跌5季,今年第三季新造保單保費僅錄得2.66億元,為2005年第二季公布有關數據以來最低的季度,按季勁減68.3%,按年更大瀉97.24%,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市場人士指出,疫情仍然嚴峻,料今年第四季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仍維持低水平,甚至可能較第三季更差,業界不應過於側重單一業務,應加強本地業務以平衡發展。

保監局昨公布的數據顯示,以壽險為主的長期業務(不包退休計劃業務),今年首三季新造保單保費為987億元,按年倒退29.4%。單計第三季約332億元,雖然按年仍跌16.8%,惟按季則回升逾9%。
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首三季勁縮81.9%至65.07億元,佔個人業務總額6.6%。期內保單數目大跌90.2%至27881份。單計第三季,新造保費2.66億元,占季內個人業務總額0.8%。

香港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指出,由於疫情持續肆虐,今年第三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進一步下跌是預期之內,第四季疫情更為嚴峻,料內地訪客業務仍會維持低水平,新造保單保費或較第三季更低。除非疫情受控,中港恢復通關,否則有關業務將持續受壓。
他提到,有關情況反映市場不能過於側重單一業務,要平衡發展,加強本地業務。雖然第三季整體新造保單保費按年仍下滑,但按季已有所反彈。而首三季不計內地訪客業務仍錄得逾900億元的新造保單保費,反映本地市場尚未飽和,仍有增長空間,譬如醫療保險市場依然暢旺。他呼籲業界應配合市場需要發展,長遠而言大灣區業務潛力龐大,業界可以進一步拓展大灣區市場。
另外,保監局統計亦顯示,今年首三季保險業毛保費總額4611億元,按年增長5.5%。期內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4127億元,按年上升5.1%。一般保險業務首三季毛保費為485億元,按年多9.3%,凈保費328億元,增長8.4%。期內整體承保利潤由8.56億元躍升至14.35億元,仍是由直接業務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