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2017年香港保險的喜怒哀樂!

2017年對於香港保險市場來說,從巔峰慢慢開始衰退,隨著內地客戶赴港投保熱度的降溫,年初香港保監會要求香港各大保險公司公布儲蓄分紅產品近5年的分紅數據,隨後各大香港保險公司下調儲蓄分紅險的預期收益,或者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任何熱門產品,都會降溫,都會沉澱,堅持下來會厚積薄發,相信香港保險市場也是,專業的金融服務精神,歷史悠久的金融市場,健全的金融法律法規,下一次香港保監會公布的數據,較之前應該會比較靚麗。

從中國內地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來看,早已突破3萬億的紅線,2017年連升11個月,外匯儲備規模自1月降至29982億美元後穩步回升,年末較年初上升1294億美元,升幅為4.3%。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推動跨境資金流動更加穩定平衡。國際收支形勢穩健為外匯儲備規模連續穩步回升提供了保障。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跨境資金轉移,香港保險在去年成為很多內地人資金出海的一種方式,香港某保險公司的一款儲蓄分紅險,甚至成為內地金融監管部門打擊的對象,很多幾百上千萬美元保費的躉交,一看就是不正常的資金流動,正常買保險理財的人是不會選擇這樣激進的繳費方式的。

Screen Shot 2018 01 15 at 9.53

之後出台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更加嚴控資金的外流,5萬美金成為一個年度個人外匯的最高限額,同時禁止國內公民購買境外的儲蓄分紅產品,其實這點並沒有必要,合法的收入所得,是不受限制的。在六月份,央視發布保監會嚴打非法銷售香港保險的通知,讓事情達到頂峰,一些違規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還有公司受到處罰,但是目前情況來看,互聯網上銷售香港保險的現象依然很嚴重,國內的搜索引擎,例如:百度、360、搜狗、神馬等依舊有人在上面做香港保險的廣告,不知道保監會到底是在打擊香港保險,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本人是看不懂。

典型案例1:2016年12月,保險監管部門排查發現,「深圳市××財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的微信公眾號「××財富」宣稱,可結合信託、私人銀行、香港保險、國際債券等,以國際的視野為客戶配置資產,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該微信公眾號主要宣傳介紹香港保險產品,邀請客戶「一起去香港買保單」,同時推介「購買保單有優惠、累積積分兌換增值」活動等。經查,該經營主體數次非法招攬內地消費者赴香港購買保單。相關材料顯示,2015年2月份「××財富高級理財師」曾帶領16名客戶赴港完成了16份保單。微信公眾號還以「3月首發HK簽單活動 收穫滿滿」「8月第二批赴港簽約客戶完美收官」等為題,配發多幅活動照片,宣傳「保單簽約團」赴港相關活動。目前微信公眾號「××財富」已被依法關閉。

典型案例2:2017年1月,保險監管部門排查發現,深圳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其經營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保×財富」「港險××」「港保××」,推薦銷售香港保險公司產品。網站自稱「香港保險私人訂製專家」,為大陸消費者提供香港保險購買、代理、訂製及售後等服務,並聲稱「截止2017年2月,累計服務內地去香港投保客戶人數上萬人」;微信公眾號則宣稱「專註提供香港保險服務5年,已服務近8000多名客戶」。經查,深圳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不具備境內從事保險中介業務資質,卻在公司網頁、微信公眾號,以及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信用信息平台中聲稱業務經營範圍包括保險經紀和代理業務,並且通過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公開宣傳推薦香港保險產品。目前上述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已被依法關閉。上述案例,轉載於中國保監會網站!!

筆者從多個香港保險公司代理人或者經紀人公司了解到,目前內地居民赴港投保主要選擇的是重疾險和一些小額的儲蓄保單,從香港保監會之前公布的數據來看,也是印證了這一觀點,新增投保數量在增長,但是投保金額卻沒有明顯的上升,說明重疾險數量並沒有減少,因為重疾險的保費比較小,大額的儲蓄險相對減少,因為保費比較高,從這一現象可以得出,目前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相比以前更加理性,可以說這些人買香港保險就是為了買保障的,而不是那些躉交的儲蓄險客戶。

相信2018年,香港保險市場比2017應該會好一些,各家保險公司產品的競爭,最終受惠的是普通消費者。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1-13
下一篇 2018-01-16

更多相關內容

  • 美元加息對保費融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美聯儲在9月底的加息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於此同時,隨著美元和港元使用成本的水漲船高,影響香港幾乎所有貸款的「最優惠利率」(簡稱「P」)也即將上調,引得背負港元負債的朋友們一陣恐慌。在香港,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除了按揭買樓,還有另外一種貸款…

    2018-10-06 Chris Lee的專欄
    19.3K
  • 香港保險:因個人原因導致保費斷繳,保單如何處理?

    今年情況特殊,很多客戶都不能來香港繳納保險每年保費,我們也接到很多客戶詢問,如何去香港交保費,自己也沒有香港銀行賬戶,請教交保費的辦法,先前各大香港保險公司已經對保單到期進行了延遲,有的保險公司延遲三個月,有的則有六個月之久,在這方面還是相…

    2020-12-11
    18.8K
  • 香港四款高額人壽保險在身故理賠的對比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重視資產增值,以及身後之後財產的分配,一些高額人壽保險也在市面上出現,那麼到底香港哪家人壽保險在理賠條款和理賠金額上比較高,今天就仔細對比一下。 今天我們挑選AIA友邦、Manulife宏利、Prudential保誠、Sun…

    2021-11-12
    12.5K
  • 被人民精算師惡意抹黑的保誠「特級雋升儲蓄計劃 」該如何解讀?

    最近幾天,有朋友拿人精最近寫的一篇文章「特級雋升解讀:一旦買入,立即3、5個跌停,長期套牢!」給我看,問我有何感想。 我大致看了一下(包括評論),通篇的怨氣,用詞比較粗俗,純粹是為了「黑」一個產品,對產品的理解也比較膚淺。 今天的文章,我就…

    2017-09-18
    4.2K
  • 在內地第三方購買香港保險的危害及如何避免受騙

    「內地第三方代理,也就是無牌代理香港保險,隱藏著巨大風險。本文深入剖析在內地通過無牌第三方購買香港保險的危害,包括法律保障缺失、資金安全隱患、信息誤導及售後無門等。香港保險需由持牌代理在港銷售,否則保單可能無效,投保人面臨理賠被拒困境。無牌代理常以低價誘惑消費者,卻可能捲款潛逃或提供偽造保單,導致血本無歸。真實案例顯示,多人因信任無牌第三方而損失慘重。為避免受騙,建議選擇香港持牌保險公司或親自赴港投保,確保資金安全與合法性。想了解更多『無牌代理香港保險』的陷阱及防範措施?本文提供詳細指南,助您擦亮眼睛,遠離騙局!」

    2025-02-21
    2.2K
  • 一次性繳費15萬美金的香港美元儲蓄計劃

    香港美元儲蓄計劃,深受內地客戶歡迎,35歲客戶僅需一次性支付150,039美元,即可以在其46歲當年開始領取美元養老金,且可終身固定領取至101歲。且下文為您詳細分析如下兩種領取美元養老金的方式: 終身固定領取每年14,606美元養老金 自…

    Chris Lee的專欄 2018-07-02
    16.2K
  • 最直觀剖析香港保險

    打開百度,搜索香港保險,全是一些講了無數次的老新聞,千篇一律,完全就是抄抄抄,包括很多大的媒體也是,那麼到底內地人真的了解香港保險嗎?今天我就給大家看看你平時看到的不一樣的有關香港保險的資料。 1、家庭理財金字塔 保險屬於投資的一種,不同於…

    2017-02-21
    21.2K
  • 保險怎麼買最划算?

    在現代社會,保險已成為家庭和個人財務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人身保險、健康保險、還是財產保險,適當的保險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得到更好的保障。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保險產品,很多消費者都感到困惑:保險怎麼買最划算? 本…

    2024-11-28
    2.8K
  • 數碼化理賠是保險未來理賠的趨勢

    理賠是保險服務的重要一環,是體現保險價值的關鍵時刻。不過,怎樣才算是理想的理賠過程呢?保險一向以人為本,保險公司須從客戶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提升服務體驗,令整個索償流程變得更簡單方便,從而讓客戶集中處理健康問題,減少其他顧慮。 近年理賠服務傾…

    2021-04-29
    1.8K
  • 友邦「加裕智倍保」VS 保誠「守護健康危疾全護保】投保案例對比

    計劃書比較 友邦「加裕智倍保」以30歲女性為例,非吸煙,保額15萬美金,18年交,總保費71901美金。 保誠「守護健康危疾全護保」以30歲女性為例,非吸煙,保額15萬美金,20年交,總保費72540美金。 一張圖對比 保障對比分析 一、疾…

    2018-03-03
    4.1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

評論列表(1條)

  • daweiwang
    daweiwang 2018-01-19

    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說,香港保險確實比內地保險優秀,能滿足我們家庭的要求,這點就夠了,還有就是香港保險的條款比較簡單,沒有內地那麼複雜,相對比較好理解,這點也是我們看中香港保險的原因,保險公司代理人很專業,很多都是碩士學歷的,而且專業對口,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不像內地那種,大媽都開始賣保險了,培訓幾天上崗, 就掛一個理財經理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