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人在香港买保险的利与弊,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会从保障范围,保费和理赔方面来讲一下优势。之后,再从个体差异和法律的层面在讲一下所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规避的方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香港保险的保障范围是否比内地多?

就拿目前香港市场上比较受青睐的一款重疾险来举例,包括54种危疾和39种早期的危机,另外针对儿童7种严重儿童疾病保障,从总数量上来说,其实和内地的产品没有差太多。只是在轻疾保障方面,香港覆盖数量还是有相当的优势,相信绝大多数人遇到重疾理赔的几率不大,遇到轻疾理赔的几率还是挺高的。

我这里只是强调一下,两地对于疾病,尤其是发病率较高的癌症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香港的保障范围更广一些,具体地就不在这里对比啦!

关于所谓的“文字游戏”,即使从概率上来讲,基本的25-30种大病占了90%以上,但是还是有10%的可能性罹患其他不常见的严重疾病。我想既然已经有配置保险的意识,那就一定明白够买重疾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生病,所以才提前做好准备,转移风险。同样的,既然无法预测时间,那也无法预测自己属于90%,还是剩下的10%。如果最初是出于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心态来配置保险,那为何不把保障做到最充分呢。

关于保费和分红

对比两地保费的朋友一开始看到两份计划书的时候,会发现,设定同等的保额出的计划书,在年缴保费这一项里香港并没有便宜到马上要买飞机票的程度。但是如果看到几年之后的保额数字,你大概就会明白,香港的保单会为客户增加分红条款,意思就是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反过来说,就是保费更便宜了。

在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和医疗通胀的情况下,几十年坚持不变的保额会随着保单年限的增长,逐渐减小原有的保障功能。也就是现在的五十万保额,在几十年之后是否还能当五十万来用,这个就很难说。从一份保单天然应具有的保障功能来看,虽然香港重疾的4%的年化利率并不高,但是逐年增加的保额还是可以保证它发挥应有的保障效益。

另外一个方面,香港所有产品均以美元保单为主。它的意义在于,配置一份保险的同时,有了一份美元资产,这样风险对冲,日后不管人民币是继续跌或者涨,都不必太担心资产缩水,保单可以正常发挥它的保障作用。说这么多,我们买一份非储蓄的保单的意义还是在于保障性,所以找个能抗通胀的货币,就能购更大程度上的保证我们手里的保单的价值。

那现在你可能又会问既然是去香港买保险,那就一定要面对汇率的风险呀~

没有错,汇率的风险来自于你交钱和拿钱这两个时间点,这两个时间点的之间持续的时间却是相当长,因为我们一份保单都是长达数十年,根据外币保单的汇率精算表,当保单内的美元现金价值复利增长时,长线来看,时间效果已经弥补了汇率的波动。

关于分红

对于一份分红保单来说,不提实现率都是耍流氓。

今年初,香港保监会要求各大保险公司,公布过去五年所有分红类保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这样一来,各家公司在纸上写的“预期现金价值”,到底实现了多少,也就一目了然。

结论是各家公司都不差,尤其是有一家公司的实现率基本上达到了100%。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排名前三的公司官网上面自己挨个看啦。

如果对于目前披露的过去几年的分红实现率,你还是觉得不能够放心,因为毕竟未来的十几年里你还是无法预测到底能实现到个什么程度。

那你不如先了解一下,保险公司到底把你的钱拿去怎么花的。

保险公司会把各种保险计划的部分保费投入到保险公司的整个资金池中,根据不同产品所对应的股票,债券和地产的投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具体来说,是根据产品预期回报率的高低,而调整投资在股票这种风险较高的资产,与债券和地产靠稳定收入的资产之间的比例。

而保险公司为了保证投保人红利收益的稳定性,会把当年盈利超过预期的部分作为储备,用作盈利差的那一年的补贴。这种缓冲机制也保证了美金储蓄的收益在长线来看,回报是较为可观的一种投资方式。

说到分红实现率就顺便提一下分红额度,香港一些储蓄产品的回报率,用一句话总结:五年缴费期的,十年回本,之后每十年翻一番。参照这个利率和分红实现率,香港的储蓄型保险还是挺良心的。

其实我觉得这位先生可能还没有想清楚,买一份美金储蓄保险的意义所在。

虽然名字是储蓄,也就是存钱,但是在保险公司存一笔钱的目的,相比你放银行存着花或是买理财产品获取收益,会更加明确一些。具体来说,这笔钱是用来解决你未来人生中的开销不小的刚需,比如买房,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或者自己的退休。

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对于以上列举的计划有不同的需求,但是不管需要解决上述的一个或是几个,你都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未来的十到你几十年之间,你需要一笔数额一定的钱。这笔钱不会中途被取出拿去干其他事儿,也不能够被拿去做高收益但是却高风险的投资,但是在未来要用的时候,能够给你带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这就需要一种稳健同时又能够增值的投资方式。

说到资金的流动性,香港的美金储蓄有一个很好的设置,就是你从一定年份开始就可以每年取出一笔钱,留下的可以继续滚存收息。

最后说一下理赔。

以重大疾病为例,把国内三家医院的报告发给代理人(这一步需要和代理人认真核对所需资料),保险公司马上出支票,寄到你手上。

所以说,香港核保严格也不是故意难为大家好么,就是因为核保的时候严格,所以理赔的时候才会宽松。

严进宽出,总好过于宽进严出。

如果在香港有保险公司故意不赔的事情发生,那一定会上新闻,受到舆论和公众的谴责。

如果不是保险公司故意不赔,但是依旧没有拿到赔偿,那八成就是代理人的事情啦,不专业或者是不负责的代理人,在投保的时候没有帮助理清条款,或者是在理赔发生的时候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都会造理赔无法顺利进行。

所以找一个负责人的代理人,能省掉不少麻烦是真的。

现在说一下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一点,就是很明显的就是远啊,因为必须要到香港跑一趟,造成投保成本的增加。

建议:对于非香港周边地带的客户,就要把自己的行程费用加入成本计算,如果在年缴保费低于一万人民币的情况下,来香港投保就不是很划算。

第二点,由于核保审查严格,所以在医院有过重大疾病史,或者曾经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别人的客户可能面临被部分拒保,或者拒保的风险。

建议:针对这种情况,请先做好功课或者咨询代理人,以免白跑一趟。

第三点,万一真有理赔纠纷产生的时候(虽然几率很小,大家可以登录索偿局网站查看往年记录),需要亲自来香港处理纠纷。

建议:选好代理人很重要,因为好的代理人会在保单签订前,中,后认真负责的监管每一个环节,从而几乎可以避免理赔纠纷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保险公司并不是为了故意拒赔而存在的,尤其是香港的保险公司作为行业的标杆,更不会为了几十或者几千万的赔偿额砸自己的招牌啊。在有可保可不保的情况发生的时候,代理人有权替客户向公司进行申诉。其实这是一个很考验代理人的环节,好的代理人的就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收集相关资料,甚至与主治医生联系,最后能够帮助客户顺利理赔。

第四点,保单的跟进和后续服务。这是大部分客户最为关心的环节,因为到港签完但之后就回内地了,后续的保单跟进,分红,理赔都是由我们代理人来完成的。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有意来港的客户,请直接找到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因为在保险公司一张单自始至终有一个代理人服务,而第三方的保单可能面临没有人跟进,无人提供后续服务的情况发生。

第五点,保单失效。这个主要是代理人涉及到返佣,可能会被规管机构吊销牌照,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建议大家在一开始就要先测试一下代理人的专业程度和职业素养。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4-13
下一篇 2017-04-23

更多相关内容

  • (外)祖父母可以为(外)孙子女买香港保险吗?

    现如今中国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孩子在一个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不仅仅是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等保障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更是十分关爱,在日常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祖父母、外祖父母要为孙子女买香港保险,当然老人们的美好心愿我们…

    2018-03-03
    17.5K
  • 香港保险:近3成内地人打算去香港购买香港保险

    近期,对“内地网友是否考虑购买香港保险”发起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网友表示已购买,29.0%的受访网友表示“香港保险优势多,打算购买”,26.1%的受访网友不打算购买,40.9%的受访网友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有意愿购买的占比…

    2016-08-08
    2.1K
  • 一个上海人告诉你买保险为什么要买香港保险

    我今年33岁,男性,居住上海,深感劳苦大众赚钱不易,想买保险往往买下一些保费高、保障范围少险种,为此,把自已保险心路形成以及去香港投保的经历告之大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保险意识的觉醒从24岁参加工作到28岁,我基本上是个“脱底棺…

    2016-05-30
    11.6K
  • 2016上半年内地人狂扫301亿元香港保险 同比翻倍!

    香港保监处于8月31日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香港保险业在今年上半年毛保费总额2075亿元,同比上升12.2%。其中大陆访客新造保单保费为30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39亿港元,急升近1.2倍,占今年上半年香港个人业务…

    2016-09-04
    11.4K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去买香港保险?

    据《香港保险网》获悉,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显示,2015年内地访客签出的新保单,保费规模达316亿港元,占香港保险业个人业务新保单保费规模的近四分之一,即每四张新保单就有一张为内地访客购买。而在2010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额是44亿港…

    2016-06-14
    9.8K
  • 为什么很多内地人在香港买保险?

    今年跑香港买理财和人寿险的人都特别多,而且是美元保单,为什么呢? 对于个人投资者,应该尽量减少人民的储存量,调整个人理财方案。 对于高净值者,更不应该把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资产配置上,尽量多元化,不可忽视全球资产配置,特别是欧美市场。 我…

    2020-12-23
    3.3K
  • 内地人到香港买保险

    2014年香港保险内地访客新造保单是244亿美元,而2015年这个数字飙升到316亿美元,增长了30%。那内地人到香港买保险 1、什么是中国大陆客户香港保单? 答:中国内地客户,在香港本地投保,但在全世界均享有保障的保单。 2、中国国内客户…

    2016-06-11
    3.0K
  • 为什么排队买香港保险?

    继赴港买奶粉、抢黄金之后,如今“赴港投保”成为内地人追求的新时尚。面对政策的围追堵截,购买热情不减反涨。港产保单究竟美在哪里?我们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单呢? 现象 内地居民保单占比5年翻6倍 保障需求or转移资产? “实在是太火爆了,在保…

    2016-04-30
    4.1K
  • 为什么内地人喜欢去香港买保险?

    随着自由行城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为什么内地人喜欢去香港买保险?据香港特区政府保险业监理处网站公布的数据,在2006年前三季度,内地访港旅客在香港购买新保单保费共计21.75亿港元,占这期间个人业务新保单保费(382.65亿…

    2016-06-11
    2.5K
  • 为什么内地中产阶级都去买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有几好?为何中产阶级都爱去香港买保险?是保额更高?还是收益更高?理赔怎么办? 中产阶级买保险的需求 首先是“堵漏洞”,即不让自己现有的财富因意外而流失,比如重病、意外身故等。这一点,是所有买保险的人共有的保障性需求,中产阶级亦不例外…

    2016-09-01
    2.6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列表(1条)

  • 易经
    易经 2017-04-15

    说了很多次,其实几个利弊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