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9年11月29日)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1395億港元,與2018年同期$1207億港幣比較,上升了15.6%!

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第三季度受到修例風波的波及,有關新造保單保費為$360億港元,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5.8%。與2018年同期$341億港元比較,上升了5.6%!韌性十足!

1、內地訪客新單業務

新單總保費

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前三季度穩步上升,韌性很強,有關新造保單保費高達$360億港元,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5.8%。相比於2018年同期新單保費341億港元,2019年前三季度內地訪客總保費依然增長5.6%如果再細化到每個月保費趨勢,從2016年底停止刷銀聯卡之後,每個月保費呈穩定上升趨勢。2019年第三季度雖然受到影響,但依然韌性十足!640

新單保單數量

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數逐年穩步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繼續保持平穩,有關新造保單數量高達28.4萬件,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數量的25.5%。雖然從新單總保費從2016年的投保小高潮後回歸理性,但是保單數量依然穩步增長。細化到每個月的新單保單數,也能看出整體趨勢依然穩步增長。640 1

新單保單類別

按新單保單數統計,內地訪客購買重疾險的數量最多,2019年前三季度佔比為57.7%,低於2018年同期(62.9%),重疾險比例有所回落,但對內地訪客持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其次為終身壽險,佔比33.2%,較2018年同期(28.5%)有明顯上升。640 3

按新單保費統計,內地訪客購買終身壽險的保費最多,2019年前三季度佔比為54.5%,較2018年上半年略有上升(54.1%);其次為萬用壽險,佔比15.6%,較2018年同期(15.2%)略有上升。重疾險排名第三,佔比10.8%,較2018年同期(13.6%)下降。

640 4

保單類別發展趨勢

內地訪客購買終身壽險保費情況,佔比維持在50%-65%左右,呈穩步增長趨勢。640 5

內地訪客購買重疾險保費情況,佔比維持在10%-15%左右,保持穩定。

640 6

2、香港壽險公司最新排名

總保費收入=年化保費+整付保費

標準保費收入=年化保費+整付保費*10%

新單業務:新售保單的保費收入

2019年前三季度新單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為$1395億(較2018年同期$1207億,上升15.6%)。按照總保費收入(整付保費+年化保費),新單業務排名前15名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5%,較2018年同期(95.9%)下降。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中國人壽海外、滙豐人壽和保誠,四家公司市場佔比之和為55%,較2018年同期(57.7%)上升。友邦維持首位,中國人壽、中銀人壽、太壽香港、市場份額上升,友邦、保誠市場份額齊跌

富邦人壽業績亮眼,業績同比增長153%。中國人壽海外、中銀人壽、太壽香港、東亞人壽、富邦人壽、萬通保險較2018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少則52.7%,多則高達153.3%。萬通保險今年動作頻頻,YFLife新品牌發布會,馬雲當場簽下大額保單,接連發布新產品,業績增長52.7%。

640 7

按照標準保費收入(年化保費+整付保費*10%),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別為中國人壽海外、滙豐人壽、友邦和中銀人壽。

640 8

有效業務:新單保單和續期保單的保費總和

2019年上半年個人壽險有效業務收入總額為$3634億(較2018年同期$3478億,上升4.5%)。按照總保費收入(整付保費+年化保費),個人有效業務保費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4.2%,較去年同期上升16.6%。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保誠、中國人壽海外和滙豐人壽,四家公司的市場份額佔比為六成(60%)。

640 9

按照標準保費收入(年化保費+整付保費*10%),個人有效業務保費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險公司市場佔比為94.9%,較去年同期上浮20.7%,收入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別為保誠、友邦、中國人壽海外和滙豐人壽,佔比62%。市場逐漸形成了往大公司集中的趨勢。
640 10

3、保單業務結構分析

繳費期結構

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各壽險公司的繳費期結構有明顯區別。

  • 友邦、宏利、滙豐人壽、恒生保險和保誠,整付保費收入佔比非常高。
  • 中國人壽海外、滙豐、中銀人壽、太壽香港、恒生保險則以小於五年期繳費的儲蓄型產品為主。
  • 友邦、保誠、宏利以中長期繳費產品為主,主要是重疾險,保費佔比高於其他公司。

640 11

業務渠道結構

香港保險的主要銷售渠道是代理人、經紀公司和銀行。

  • 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誠、宏利、安盛等公司的業務量明顯較高。
  • 銀行渠道中,以中國人壽海外、滙豐人壽、恒生保險、中銀人壽為主,恒生保險和東亞人壽全部是銀行渠道,而且這些公司多以港元保單為主。
  • 經紀渠道中,友邦、宏利、中銀人壽、太壽香港的佔比較高,而保誠佔比較低,但也貢獻一定比例的保費。

640 12

件均保費

整付保單件均保費最高的是恒生保險,高達444.4萬港元。期交保單件均保費最高是太壽香港,高達227.3萬港元。

640 13

4、粵港澳大灣區保險

2019年2月18日,國家級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其中17處提到保險,不管是香港保險,還是內地保險,都是重大利好!預計未來10年,灣區跨境交易保費將上升至數千億的規模!目前港澳保險內地服務中心正在推動設立,可為內地居民已購買的香港保險提供續保理賠服務!

  • 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有序推動大灣區內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跨境交易,不斷豐富投資產品類別和投資渠道,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
  • 支付符合條件的港澳銀行、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
  • 支持深圳建設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

5、香港是境外投資首選

香港是目前最成熟的離岸人民幣市場,黃奇帆說,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引進外資的45%、55%左右,都是香港這邊投過來的。香港也是內地海外投資的重要跳板,58%是通過香港進行的,香港作為綜合門戶,超級聯絡人的功能會長期存在。招商銀行聯手貝恩發布的2019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投資地區偏好,境外資產目的地選擇,香港仍然高居首位,新加坡的關注度也在提升。

640 14

自「修例風波」以來,香港亂局過去數月,社會不穩和法治遭受踐踏,東方明珠蒙塵,經濟民生重傷,香港保險很難獨善其身,但在困境中顯示了充分的韌性!香港仍是內地重要的融資渠道和海外投資跳板,阿里巴巴重新回到港交所上市,一聲聲高喊「回到香港」,為香港雪中送炭!

事物從來都有兩面性,人類的恐懼和貪婪在歷史中不斷重演。每個人在「危機」來臨的時候看到的也不盡相同,有人看到了「危」,有人看到了「機」,1967年的香港騷亂,在普通人眼裡是危險,卻是李嘉誠的封神一役。市場和人生都是均值回歸,像價值投資一樣投資香港!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9-11-01
下一篇 2019-12-12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的法制讓保險更加值得信賴

    只有債權人受到良好保護的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才能蓬勃向上,從而讓整個社會受益;同樣的原理,只有消費者受到良好保護的國家或地區,才能讓消費者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下面為讀者介紹一下美國和香港如何透過各種措施保護消費者,尤其是金融消費者?…

    2016-04-10
    25.5K
  • 看香港法律是怎麼約束香港保險業的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列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保險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香港保險業的繁榮得益於其擁有完善的保險法律制度和並得以嚴格地執行。良好的法律環境保障香港成為全球最成熟的保險市場之一。 1、關於立法 香港保險業立法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Chris Lee的專欄 2017-02-20
    27.6K
  • 從搜索關鍵字看香港保險業

    我們知道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個關鍵詞,以獲取想要知道的內容,香港保險也是一樣,我們從某個搜索引擎的搜索畫像來看整個香港保險業。 從香港保險公司來看:保誠、友邦、安盛三家保險公司佔據首位。 從香港保險產品來看:重疾險、分紅型保險、養老保險、…

    2020-11-02
    35.0K
  • 香港保監會發布2021全年香港保險業績

    香港保險2021年全年數據出爐了,全港數據和內地訪客數據冰火兩重天,雖然內地訪客新單保費下跌90%至6.88億港元,但全港新單保費韌性增長25%至1,664億港元! 全港保費1664億港元  內地訪客保費7億港元 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 202…

    2022-03-16
    89.2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監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1472億元,按年下跌7%。 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首季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水平回復至96億元,上升26.86倍,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20.…

    2023-06-01
    40.6K
  •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由2019年9月23日起直接規管保險中介人

    修訂近四年後,保險中介人新監管制度終於有了時間表。 近期,香港保監局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9月23日起,香港保監局將取代此前的三個自律規管機構,全面負責管理香港的保險中介人,包括審批牌照、進行查察和調查,以及施行適當的紀律制裁。這一意味著…

    2019-05-16
    42.0K
  • 香港保監局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21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559億元,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1.1%。 2021年首三季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4071億元(下跌1.3%),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

    2021-12-02
    27.3K
  • 新冠病毒對香港保險業的衝擊有多強?

    新冠肺炎疫情下,依賴內地客的香港保險業大受打擊,上半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按年大跌76.3%。有上市保險集團資深總監向媒體表示,同事以往如果每月接到3、4張保單,表現算可接受,但在第三波疫情大爆發的8月,可能只有一張,甚至一張單都沒有。也有…

    2020-10-10
    34.9K
  • 保監會發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9年8月30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997億港元,與2018年同期($841億港幣)比較,上升了18.5%! 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穩步上升,有關新…

    2019-08-30
    30.7K
  • 2021年香港保險投訴512例 按年下跌12%

    香港保險投訴局轄下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公布去年索償投訴統計數字及個案檢討,受疫情下減少出行影響,該會去年共接獲512宗投訴個案,按年下跌約12%。在已審結的297宗與索償相關的投訴個案中,76位投訴人獲得保險公司賠償,涉及賠償額達753萬元。…

    2022-04-26
    2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