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3 in /www/wwwroot/www.hkinsu.com/wp-content/plugins/wpchinese-switcher-main/wpchinese-switcher.php on line 777
內地34家人身險企前2月規模保費負增長 - 香港保險資訊網

內地34家人身險企前2月規模保費負增長

中國網財經4月5日訊(記者 郭偉瑩)近日,銀保監會公布2018年前2月統計數據。據統計,今年前2月,86家人身險公司共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0417.1億元,同比下降12.5%。另外,在可對比的75家人身險公司中,有34家前2月規模保費負增長,佔比接近50%。其中,華匯人壽前2月保費收入僅為513.6萬元,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為96.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由於監管導向發生很大變化,大多數壽險公司處於轉型期,保費增速有限或下滑是可預期的。但他同時提示,高度依賴銀保渠道的中小型公司關注現金流壓力以及提升個險渠道產品的保障程度。

34家公司保費負增長 華匯人壽同比下降96.5%

總體來看,今年前2月,人身險公司的規模保費延續了1月份的下滑趨勢,仍然呈現出負增長態勢。其中,34家人身險公司規模保費負增長,在可對比的76家人身險公司中佔比接近半數。

其中,13家人身險公司規模保費下降比例超過50%。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人壽和中法人壽2家壽險公司的業務幾近「停擺」。今年前2月,中融人壽和中法人壽的原保費收入僅分別為5.3萬元和1.3萬元。

11111

今年前2月規模保費同比降幅居前10位的人身險公司 製表:中國網財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由於監管導向發生很大的變化,大多數壽險公司都處於轉型期,保費增速有限或是下滑是可以預期的。

具體來說,保險公司前兩月保費收入主要來自銀保和個險兩大渠道,大公司主要依賴個險,大多數中小公司對銀保的依賴程度較高。從銀保來看,按照監管部門要求,轉型期交產品所面臨很大的挑戰,且市場利率上行造成銀行理財產品吸引力增加,競爭加劇,導致銀保下滑比較多。一些高度依賴銀保渠道的中小公司現金流壓力比較大。個險渠道大都主推年金保險,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收益率也相對有限,產品的競爭力有待提高,再加上人力增長有限、且人均產能尚有待提高,造成個險的業績也平平。

他還表示,值得關注的是如何提升個險渠道產品的保障程度,實現長期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提高代理人人均產能與銷售效率、規範銷售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銀保渠道如何實現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深度融合,促進銀保模式的升級以及向期交、保障性業務轉型,增加新單業務價值。

另外,從保費收入結構來看,中融人壽前2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一欄為-286.6萬元。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聯繫中融人壽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對方未做出解釋。對此,數位保險業資深人士表示,該項數值一般為正,負值可能是由於退保金額較高所做出的賬務處理。

除中融人壽外,外資壽險公司瑞泰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同樣為負值,表現為-42.4萬元。同時,瑞泰人壽前2月規模保費下降明顯,同比負增長90.3%。

然而,瑞泰人壽並不是前2月規模保費下滑比例最大的人身險公司,該「桂冠」則由華匯人壽摘得。數據顯示,華匯人壽規模保費僅由原保費構成,而今年前2月其原保費收入為513.6萬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5億元,大幅下滑96.5%。

此外,規模保費下滑幅度居前5位的人身險公司還有幸福人壽、和諧健康和珠江人壽。數據顯示,今年前2月,幸福人壽規模保費收入為25.6億元,同比下降82.0%;和諧健康規模保費收入為69.2億元,同比下降78.7%;珠江人壽規模保費收入為18.6億元,同比下降77.7%。

「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同比增長61.2%

據統計,今年前2月,86家人身險公司的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共收入2664.4億元,同比增長61.2%。而今年1月,該項保費收入則同比增長94.9%。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壽險公司經歷調整,去年一整年的時間「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均表現為同比負增長。

對此,朱俊生表示,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大幅增加,可能和監管部門關注行業、監管正處在轉型時期帶來的衍生風險有關。此前由於監管部門政策導向發生非常大的變化,一些公司隱形的現金流風險被顯性化。一方面,中短存續期產品面臨退保和滿期給付雙重壓力,另一方面,業務收入急速收縮,這使得之前依賴新單現金流入補足給付缺口的模式難以持續,造成一些公司面臨較為嚴重的現金流風險壓力。這種轉急彎給公司留下的調整時間和空間非常有限,衍生了新的風險。

因此,他認為,避免急剎車,給公司留下轉大彎的空間,是更為務實的做法。當然,在此過程中,公司要注意資產負債的匹配,避免高負債成本有可能造成利差損以及倒逼資產端作激進投資。

據統計,國華人壽、君康人壽、東吳人壽、安邦人壽、中銀三星人壽等公司的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均呈現成倍增長。

「有增也有減」。據統計,有43家公司的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仍然呈現同比負增長。舉例來說,中華人壽今年前2月該項保費收入已降為0;珠江人壽該項保費收入同比下降99.5%;渤海人壽該項保費收入則同比下降99.3%。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8-03-29
下一篇 2018-04-07

更多相關內容

  • 哪些群體會買香港保險?

    不知道怎麼購買香港保險? 不知道購買香港保險有什麼用?不了解香港保險?沒問題!港財通在本文中為您介紹如何購買香港保險,讓你了解香港保險!   一、單身的人 第一個要買的是意外傷害保險,身體雖好但意外事故難防,雖然醫療不用愁,但如果是大事故,…

    2016-05-30
    28.7K
  • 香港保險:內地保險4月起保費漲價?

    近幾天,有關一則《內地保險4月起保費全面漲價》的新聞在朋友圈廣為傳播,暫時無法判定其真假,有內地某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說,暫時沒有接到漲價的通知,作為一個香港保險的行業評論人來說,這則新聞的可靠度不是很高,如果真的漲價的話,那麼內地保險跟香港保…

    2017-03-07
    27.1K
  • 哪種保險有分紅?全面解析分紅保險的優勢和選擇指南

    保險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財務工具之一,不僅可以提供風險保障,還能幫助實現財富積累。而分紅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保險類型,因其「保障+收益」的特點,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關注。那麼,究竟哪種保險有分紅?分紅保險有哪些種類、優勢以及適合的人群?本文…

    2024-11-19
    34.8K
  • 為什麼我們需要購買危疾保障(重疾險)?

    新冠肺炎的肆虐,令大家深刻體會到健康並非必然。應對健康的「未知」,最好的方法是採用「已知」的危疾保障方案,以減低疾病對我們的影響。縱然生病,亦不會因龐大的醫療費用而因病致貧。 你對危疾保障(重疾險)有以下的疑慮嗎? 問:公司已為我提供了醫療…

    2020-09-21
    32.3K
  • 中國內地人(大陸人)買香港保險 是否受法律保護?

    解答:香港的保險是對全世界開放的,全世界的保險公司都可以申請到香港來經營,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到香港來買保險,只要過程是符合香港法律,這就是自由市場經濟。 香港是全世界知名的自由經濟體,有英國遺留下來的完善的普通法法治體系,且執行有效,所以,…

    2016-04-16
    37.9K
  • 最詳細解讀香港保險中「不可爭議條款」

    主要介紹什麼是不可爭議條款,以及通過不可爭議條款判斷的案例,以及相關不可爭議條款帶來的問題解答等。

    2016-04-22
    79.6K
  • 香港保監局發表保險中介罰款指引諮詢總結 建議考慮個案性質及嚴重性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將於9月,接手香港保險代理及香港保險經紀的規管工作,監管框架陸續出爐。保監局發表向持牌保險中介人施加罰款指引的諮詢總結,建議於決定是否施加罰款及其金額時,考慮一系列因素,包括行為的性質、嚴重性及影響等。 保監局就《保險業條例…

    2019-06-29
    41.4K
  • 疑問:我的第一份險要優先考慮保障型還是儲蓄型?

    解答:買保險的首要目的就是保障自己,保障家庭,因此保障型的險種是第一選擇。在保障型的險種中,應優先選擇終身保障疾病、人壽的險種。 一是由於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劣,患病的概率越來越大,越來越年輕化; 二是治療重疾的費用越來越貴; 三是絕大部分人都…

    2016-04-13
    38.6K
  • 你知道保險行業平均索賠年齡是多少嗎?

    1、重大疾病平均索賠年齡 保險行業重大疾病平均索賠年齡是42歲,正是收入和事業頂峰期,也是「上有老下有下」的高壓期。 2、重大疾病發生率 根據《2013年腫瘤登記年報》,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在0到39歲組處於較低水平,40歲以後開始快速升高。上…

    2016-06-07
    28.3K
  • 香港保險科普:香港保險保單轉換

    最近幫客戶做香港保險分析時,時常聽見客戶說:原本保險代理人說,有新的商品,保障比原本的多,就建議[轉換]比較好的內容,客戶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就解約舊單,重新買新的保單,變成無止盡的一直繳保費的循環,或是把停售商品解約後,當發現真相後很後悔,卻…

    2018-04-07
    36.4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