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社保,還需要購買商業保險嗎?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許多人還弄不明白社保是什麼,商業保險是什麼,二者有哪些不同之處。簡單點說就是:你花1萬元報銷6000元,這是社保;你存1萬元,能給你30萬,這是商保。如果還算不過來賬,那就認真仔細的看完這篇文章。

社保到底怎麼報?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有了社保醫療還需要商業保險嗎?我相信只要看過病或者住過院的朋友都能看懂,我們現在住院,報銷時都有起付線,醫院越好,起付線越高,並且社保醫療報銷也是有上限,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封頂線,超出封頂線的部分需要自己承擔。

在社保規定目錄里的醫藥費可報銷90%,自付10%,超出社保的醫藥費和設備使用費,社保不予報銷,需要我們自費,現在您會看到在我們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中,起付線以下、封頂線以上、自付部分和自費葯都需要自己掏腰包。

結論:如果遇到重大疾病住院,社保能報銷的最多只能佔到全部醫藥費60%,甚至更低。

社保哪些不能報銷?

如果你的家人躺在病床上時,醫生問「進口葯價格貴效果好無副作用社保不報銷,國產葯便宜能報銷但是有副作用」您怎麼選擇?

認為有社保就夠了的人要知道這些:重大疾病的發生,會產生兩塊費用:直接醫療費用和間接費用(包括護理費,營養費,康復費,收入損失費用等),你的社保只能報銷部分直接醫療費用,社保醫療中很多檢查費是不報的(如核磁共振、伽瑪刀等),另外有些諸於專家診療、高新尖診療技術,社保也是不報的。

如果遇上重大疾病才發現真正有效的藥物都是自費葯…而間接的醫療費用才是無底洞,這部分的費用社保基本上報銷不了,如果有商業保險,保險公司直接賠幾十萬,還用擔心自費葯?還用擔心請護工花錢?還用擔心收入損失?

案例一:

成都市民張女士是位高校教授,今年一月,張女士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被送到醫院查出是顱內佔位性病變,當即住院治療。

出院的時候,張女士通過住院費用清單了解到,她住院101天,總費用為127013.57元,社保公共報銷了77231.06元,其中自費比例達到了39.19%。

案例二:

柳先生是某地方國有企業的部門經理,單位福利好,經濟來源穩定,是一個標準的小康家庭。

然而4年前,柳先生在一次體檢中查出了腎臟疾病,柳先生第一次手術前後就花掉了40多萬元醫療費,其中社保僅報銷了10餘萬元,手術本身的費用其實並不多,花了7萬元,可以報銷4萬,每天150元的住院費也可以報銷100元。

但是,後續巨額的治療費和進口藥物費,則是一分錢都不能報銷!自己承擔了近30萬元,這幾乎掏空了他們家的全部積蓄。

有了社保,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很多人都覺得我有社保,就不需要商保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社保的確可以給我們報銷一部份醫療費,可社保不會給我們報銷生活費、孩子的教育費、老人的贍養費……

醫學上有5年生存率的說法,意思是:一個人在重疾治療結束後,若能平安度過5年,就表示過了危險期,複發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這5年要持續療養,保持心情樂觀,多休養,多補充營養,不能操心,所以是不能立馬去上班的。

但是5年不能上班,意味著5年沒收入,那這5年所需的康復費、家庭生費活、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贍養費,從哪裡來呢?

若是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就要像以前一樣上班,那能不能安全度過這5年就是個未知數了。

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無法預知兩個偶然事件:

640 1 18

 

如果個人真的發生大病或殘疾有三筆費用是必須面對的:1、醫療費 2、康復費 3、收入損失費

醫療費我們有社保、醫保解決,但康復費和收入損失費呢?假如您年收入30萬,萬一不得已生病或發生意外,需要在家休養5年,您算過您這5年的收入損失是多少嗎?還有這5年的營養費、生活費、康復費、教育費、父母的贍養費誰幫你出呢?

商業保險是以小搏大,必須要買

一個人一生中的健康狀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走下波路,生病是不可以替代的。一旦罹患重疾,收入嚴重下降,不但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做人的尊嚴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收入越高,健康保險的保額也要越高。這也就是社保和商業保險最大的區別。

商業保險可以以小搏大,以一當十當百,在緊急時刻創造幾十倍幾百倍的金融資產。舉個例子:假如你在保險公司存了1萬買的是30萬保額的保險,我們誰也不希望你用到這筆錢,希望它長期存著,將來老了自己的收入下降了,可以取出來當做養老金,維持你原有的生活品質。

但有時就是這樣,很多事情我們無法預料,意外和疾病都是老天說了算,一旦這些我們無法預料的事降臨了,保險公司立馬給你30萬讓你可以迅速解決經濟上的困境,哪怕是你剛存了一年就發生這種事,保險公司也會無條件的給你這30萬。你覺得值還是不值呢?

所以讓100變成103叫銀行,讓100變成130叫投資,讓100變成10萬叫保險!不幸意外或得病,得到理賠,以一當百,病了有錢治、意外了有錢賠、老了有錢養、走了有錢留!

形象點說,社保就是內衣內褲,商業保險就是外面的外套。要簡單樸素點,社保就可以了;想穿的好點暖點,那就多點商業保險。正所謂:社保加商保,生活更美好!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12-26
下一篇 2017-12-28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保單轉換權益你知嗎?

    天天說香港保單權益,那麼你知道保單的權益是可以轉換的嗎?聊定期保險,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定期保險」這種不儲蓄、不返本的消費型保險存在的意義與優勢。 相比於「終身保險」,「定期保險」的最大特點就是「便宜」。目前市面上的「定期保險」主要有「定期…

    2017-03-22
    2.3K
  • 海外家族信託的作用是什麼?

    有沒有發現,有錢人越來越多,富二代遍地都是。一個靠譜的數據顯示,至2017年底,僅亞太地區私人財富總額將達42.3萬億美元,已經超過西歐。我們國家2016年人均GDP約8100美元。數據說明現象,國內高凈值人群規模以及個人財富積累確實如脫韁…

    2017-11-22
    9.3K
  • 客觀對比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

    近年,大陸保險發展迅速,推出了很多優質的保險產品,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保險產品的性價比越來越高,也更加的人性化。 今天的主題是講講大陸和香港保險。 我覺得購買保險屬地原則和需求是很關鍵的,現在年輕人都是高知分子,任何的吹吹捧捧都可以看出來…

    2020-10-26
    2.9K
  • 又一個赴港投保案例:香港保誠保險購買經歷

    人民幣一再下跌的結果就是香港保險超級火,頻頻接收到來自香港方面傳來的大單消息,但實際上香港保險對於大陸朋友來說仍然比較陌生,一大幫理財師朋友以及粉絲後台詢問關於購買香港保險的具體流程,所以今天小編特地找來一位具有香港保誠保險購買經歷的朋友來…

    2017-02-22
    2.8K
  • 友邦保險公司世界排名

    主要介紹友邦保險公司在全球保險公司中的排名情況,友邦保險公司世界排名第7。

    2024-03-15
    22.5K
  • 香港保險:什麼情況必須體檢?

    香港重大疾病保險可以保障100多種疾病,儲蓄分紅險回報比投資房產更高,意外險暴亂也能保,保障額度高、保障範圍更廣、保費更低!我們可以讓您更了解香港保險。 「保險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這句話雖是調侃,但也道出了一定的道理。年紀大的,身體不…

    2016-04-25
    10.3K
  • 去香港投保重疾險需如實告知的健康核保項目清單

    如果您準備到香港投保重疾險,那麼請先檢查一下健康核保所要求的「如實告知」清單。 香港重疾險健康核保清單 您是否吸煙?是否大量飲酒? 您的親生父母、兄弟姐妹是否患有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精神病、肝炎(或是肝炎帶菌者)、或任何遺傳…

    2019-12-06
    14.8K
  • 購買香港保險,需要考慮匯率因素?

    原本,大多數香港保險的准客戶,他們的真實核心需求,跟匯率就沒太關係。 不可否認,2014-2016這三年間,美元匯率的強勢,造就了香港保險的熱潮。即使是純粹換匯所做的香港保單,也能看到虛擬的獲益。可是現在,匯率基本已經鎖死,預期美金強烈升值…

    2017-08-17
    2.5K
  • 周末去香港簽保單的經歷

    最近去香港買保險的人挺多的,而且還上了新聞,據說香港保險分紅高,理賠廣,有眾多優點,我倒是也有點想去了解的念頭。對比了一下大陸和香港的保險,確實香港保險在價格、賠付等諸多方面有不少優勢,況且最近人民幣貶值,也考慮配置點美金,於是選擇了香港的…

    2016-08-25
    10.5K
  • 香港保險成人民幣外流渠道

    香港業內人士稱,外匯監管機構很難阻止內地客戶多次刷銀聯卡以突破購買境外金融產品的額度限制。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29日報道,全球第二大保險商的最新年報顯示,外匯監管機構很難阻止個人財富借道香港保險業流出。28日友邦保險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

    2016-08-01
    8.3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