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法制讓保險更加值得信賴

只有債權人受到良好保護的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才能蓬勃向上,從而讓整個社會受益;同樣的原理,只有消費者受到良好保護的國家或地區,才能讓消費者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下面為讀者介紹一下美國和香港如何透過各種措施保護消費者,尤其是金融消費者?

美國小額索賠法庭和香港小額錢債審裁處

由於美國和香港都是法治社會,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裡聘請律師非常昂貴,例如,美國著名的「辛普森殺妻案」的律師費高達3,000多萬美元;香港”前政務司長涉貪案”律師費總額則達12億港元,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裡,很多普通人根本聘請不起律師。

美國和香港為了給普通人的「小事」提供維權通道,特別設立了小額索賠法庭和小額錢債審裁處。美國的小額索賠法庭通常只接受爭議金額5,000美元以下案件,而香港小額錢債審裁處也只接受爭議金額50,000港元以下的案件。在這樣的因「小事」而專設的小型法庭控辯雙方均無需聘請律師,亦無需召集陪審團,以節省訴訟費用和簡化訴訟程序。

美國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

美國和香港對於銷售給普通個人投資者的金融產品監管非常嚴格,美國是一個金融立國的國家,因此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可謂獨步世界,其從衡平法的「息訴狀」中發展出集體訴訟制度。集體訴訟制度讓眾多中國在美上市公司聞風喪膽,而一旦遭遇集體訴訟,賠償金額可能會高得驚人。而美國的保險、銀行、金融、信用報告和通訊等服務行業更是遭遇集體訴訟的高危行業,因此美國的大企業對於普通消費者保持著相當的自律。

奧巴馬曾經與中國台灣知名企業家郭台銘協商,請求其在美國開設企業生產iphone,郭台銘則明確拒絕了奧巴馬的請求,郭台銘拒絕的理由是:美國是一個法律思維的社會,在美國開廠需要面對的法律事務層出不窮。

而我們看到非常多的中國內地企業家由於出口產品責任險問題,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若沒有購買相關產品責任險,在美國引發訴訟或集體訴訟,賠償金額將令普通企業無法承受。

美國就靠嚴刑峻法讓企業,尤其是大企業保持高度自律,以此來促進美國的消費型經濟的持續繁榮。

香港如何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香港雖然暫時沒有集體訴訟制度,但是香港也是法治社會,亦正在考慮引入集體訴訟制度來保護消費者。香港是以金融業為主的經濟體,因此金融消費者尤其需要受到保護。

香港除了金管局等監管機構外,還在金融業中建立行業自律組織。以我們所在的香港保險行業為例,香港保險監理處在2012年開始接到大量關於投資連帶保險計劃(俗稱:101計劃)投訴,隨即建立了客戶回訪制度,要求在保單冷靜期內,必須對投資連帶保險計劃的投保人進行電話回訪,確認客戶對該保單內容已經做了充分了解,如果客戶做了否定的回答,則該份保單將不會生效。

另外,香港保險行業監管機構和相關行業自律組織還會聘用一家或多家市場研究公司偽裝成客戶進行檢查(俗稱「放蛇」),用以防止香港保險行業的違規行為。

我們希望香港金融業在發展的同時,消費者權益理應受到更好的保護,只有這樣,香港的金融業才會持續地蓬勃發展。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4-09
下一篇 2016-04-10

更多相關內容

  • 看看香港保險十年間都發生了什麼?

    昨天——餘悸未消,記憶猶新 香港保險自從十年前進入內地訪客的視野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迅猛增長、順風順水的發展階段。曾幾何時,香港的保險顧問也被人調侃為「躺著賺錢」,但近年來發生的幾例「大事件」不僅一次又一次把香港保險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8-06-27 Tony Wong的專欄
    28.1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監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1472億元,按年下跌7%。 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首季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水平回復至96億元,上升26.86倍,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20.…

    2023-06-01
    38.2K
  • 新加坡零稅率「搶客」 香港謀劃提升壽險中心地位

    「近年來,個別一兩家大型外資保險公司將地區總部撤離香港,這提醒我們雖然香港現在仍處於領先地位,但如果不採取措施,可能會有更多的國際保險公司考慮搬離。香港如果沒有清晰的策略,將喪失國際壽險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發展局(下稱「金髮局」)人壽保險…

    2018-12-18
    35.7K
  • 香港保險行業即將開始加強客戶背景審查(2016年)

    香港金融業的全行業都將在新的一年(2016年)開始加強對客戶背景的審查,尤其是財務背景審查。香港所有保險公司亦即將開始更新財務及健康核保標準,以因應最新的監管要求,據我們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改變可能是為了遵守美國和香港簽訂的關於FATCA協議…

    2016-04-21
    23.8K
  •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9年11月29日)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1395億港元,與2018年同期($1207億港幣)比較,上升了15.6%! 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第三…

    2019-12-02
    38.7K
  • 香港保險業聯會希望對話化解社會矛盾

    之前有香港銀行業發布:滙豐、渣打及東亞銀行登廣告反暴力 促社會恢復和平,今天香港保險業聯會發聲明,指出對近日社會衝擊甚為關注,認為事件對本港經濟及香港作為國際保險樞紐造成影響。 香港保險業聯會指出本港前線及後勤從業員為12萬人,絕對尊重市民…

    2019-09-03
    32.4K
  • 瑞士再保險公布 2023年香港保險排名全球第一

    2024年9月8日,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官網公布: 瑞士再保險發布的2023年世界保險業Sigma報告,再次肯定香港作為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3年香港保險的國際地位: 具體如下: 瑞士再保險發布的2023年世界保險業Sigma報告,再…

    2024-09-10
    25.8K
  • 保監會發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9年8月30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997億港元,與2018年同期($841億港幣)比較,上升了18.5%! 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穩步上升,有關新…

    2019-08-30
    26.6K
  • 全球排名前20位的保險公司 竟然有13家在香港運營

    最近港交所舉辦了「走近上市公司系列峰會」,第一場就是聚焦保險業,參會嘉賓有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AXA安盛亞非區行政總裁韋國敦、保誠亞非區執行總裁黎康忠、中國人壽李英慧、 Blue行政總裁孔德秋、平安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羅中恆、眾安國際總裁兼…

    2022-04-24
    44.0K
  • 抗疫基金:保險業界促政府幫助保險從業者 資助9千元為期半年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行各業受到嚴重打擊,政府早前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涉及超過1300億元開支,資助各行各業。其中,政府按自僱人士過去強積金供款紀錄,發放一筆過支援金額7500元。 保險前線聯盟發言人劉先生(14日)表示,前線業界自去年社…

    2020-04-16
    24.4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