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香港保險分紅較高,相比內地保險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是,很多朋友對保險低收益司空見慣,香港保險高預期分紅就顯得有些「另類」,讓人不放心。不少內地保險從業者也對香港保險非保證紅利進行詰難。我此前已經對這類問題做了詳細的正面回答,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最壞的角度。
香港保險公司每年會定期向社會公布保單紅利,我們從最近幾年的紅利公布情況中挑選出最為糟糕的一年,從最差的角度去分析香港保險的收益。
最近幾年,環球經濟持續低迷,而香港保險公司的投資範圍涵蓋全球,分紅會和世界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作為世界經濟發動機的中國2015年GDP增長率僅為6.9%,可以說2015年是最近幾年中全球經濟狀況最糟糕的一年。
2016年公布的紅利(代表2015年)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糟糕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2015年香港保險的分紅怎麼樣。
以最受市場歡迎的保X「雋升」為例,2010年投保5年期保X「雋升」,保額5萬美元為例,按照2015年的紅利率計算,通過下圖可以看出,今年比計劃書顯示的總現金價值低了3.86%,第10個保單年度的差距最大,約為12%。那麼,如果每年的現價價值總額都比預期低12%,這也許就是最差的結果了。
總現金價值比計劃書低12%的情況有多糟糕?
您可以把手邊的雋升保單總現金價值打個88折,會發現依然比很多內地的產品收益好很多。為了更直觀的進行比較,我們選擇內地「雙十二」推出,需要投保人搶購才能夠買到的高收益產品平X「尊御人生」進行性對比。
一般來說,相同繳費總額,繳費期越短,收益會越高。以0歲寶寶投保為例,投保總保費相同的兩款產品,「尊御人生」繳費期3年,每年10萬元,總保費30萬元;「雋升」繳費期5年,每年9280美元(約6萬元),總保費46400美元(約30萬元)。對比兩者保單年度為5、10、20、30時的兩者增值(現金價值總值/總保費)如下:
退一步講,即使經濟條件差到雋升實際收益為計劃書收益的50%,那麼它的增值也是比較高的。
我如何才能達到低12%的這種極端情況呢?每年的經濟狀況都如2015年這麼差就可以啦~~~那如何才能達到低50%這種情況呢?這個我實在是想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