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內地90後開始重視香港保險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其「低門檻、高收益」的特點吸引著很多90後理財小白進入這個市場。

然而,頻頻發生的互金平台跑路、違約等亂象,也讓年輕投資者認識到其中的風險,回歸優質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強制儲蓄和投資。

記者了解到,近來,赴港買保險和定投基金,逐漸成為90後理財新思路。

香港保險走俏

「身邊不少同齡人都熱衷去香港買保險,我們對比了國內的同類產品,覺得香港保險在保額、退保條款、返還收益上有相對優勢,所以也給自己和妻子各買了一份。」家在深圳、剛工作兩年的陳軒(化名)告訴記者。

他說,最初產生購買香港保險的起因是妻子的同事在單位體檢中查出重病,治療花銷巨大。由於該同事之前並未購買任何商業保險,因此自己需要承擔很大一筆費用。

「我們決定買重疾保險後,對比了國內和香港的同類型產品,發現國內重疾保險基本是消費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內未發生保險範圍內的重疾情況,則投保額歸屬保險公司。

少部分有返還型,即投保者在投保期限內未發生保險範圍內的重疾情況,保險公司會在指定的時間返還本息的產品,需要在保單到期之後才能返還保費,收益很小,且中途不能退保。」

相比之下,他所了解的香港同類型保險基本為返還型、可中途退保、理賠情況更寬泛、未發生理賠情況下投資收益高等優勢。

「我們在深圳,香港投保便利,每年交一筆保費就當定投了,並且我們購買的保險是以美元結算,現在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這樣做可以對沖匯率風險」他說。
陳軒的例子並非個例,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赴香港購買保險,不僅是為自己購買一份安心保障,也作為一種投資方式。

以陳軒購買的產品為例,他每年為自己繳納保費2250美元,繳納20年,共4.5萬美元,對應的初始投保金額是10萬美元,前十年附送35%保額,即13.5萬美元,保費固定,保額(賠付的錢)隨年紀增長而增加,如65歲時保額增長至24.8萬美元,75歲時增長至40.2萬美元,如果平平安安,可取錢作為退休費用,如65歲可取出16.4萬美元,75歲可取出29.5萬美元,而總保費只投入4.5萬美元。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收入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僅為7.5%,而2015年該比重上升至24.2%,助推香港保險全年保費收入達到1313億港元,同比上升15.1%。

2016年以來,這一數字繼續增長,一季度內地居民赴港購買個人壽險新單保費達到132億港元,相當於2013年全年水平,與2015年全年的316億港元相比,佔到41%。

業內人士分析,過去更多是中產人士購買保險,現在年輕人的保障意識和強制儲蓄意識越來越強,香港保險的優勢不僅在於種類多、保費相對便宜,另外由於保險機構可投資的標的範圍更廣、渠道更多,因此提供的保費收益更高同時,為投保人提供一種門檻更低的對沖匯率風險的辦法。

新基民偏愛定投

新基民小李,在聽完台灣「定投教母」蕭碧燕在嘉實基金組織的幾場全國巡講後,便堅信定投基金能夠幫他將擇時的風險降到最低。

「剛進入基金市場,沒什麼投資經驗,在挑選基金方面可以通過一些基金材料、歷史業績、銀行客戶經理推薦進行選擇,但擇時是大難題,老基民都沒法做好。聽完嘉實的講座,覺得定投對基民尤其是新基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他說。

對於90後熱衷的香港保險,近年來內地人紛紛赴港購買,這些人也和陳軒一樣,看到了香港保險所具有的投資理財優勢,在這裡總結一下,無非就是這幾點:

1、香港保險的較內地便宜,但是保額高

2、投資回報率高、保費低的同時分紅也高

3、美元險種,對沖人民幣單一投資風險

90後漸漸成為社會的新興力量,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嶄露頭角,收入也漸漸上升。這個時候也是90後培養理財習慣和理財能力的關鍵時期。

要想順利實現中長期理財目標,未雨綢繆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風險規避,重病、殘疾、身故都是人生可能遇到的風險。

針對這些風險,保險就能給你重要的保障,它能保障你在風險來臨時不至於手足無措。年輕人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馳騁前行,自然需要早點做打算。

保險,其實是一種保障機制,用來規劃我們的人生;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保險自然也是理財投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保險對於理財主要體現於:家庭保障、子女收益、應急現金、財產保全,這無論對於剛踏入社會的90後,還是已經在收穫家庭、事業的70後、80後的生活都有著很重要的保障。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6-09-11
下一篇 2016-09-15

更多相關內容

  • 香港保險在內蒙古的定點醫院名單

    香港保險(保誠和友邦)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定點醫院名單,下轄首府呼和浩特、包頭、赤峰等。 香港友邦 省市 醫院名單 醫院地址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 內蒙古通遼市霍林河大街東段 1742 號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林業總醫院 內蒙古…

    2018-01-25
    2.6K
  • 投保小常識:什麼是醫療險的「保證續保條款」?

    對於醫療險來說,大部分都是實報實銷的產品。因此,是否可以「保證續保」非常重要。 對於中國香港地區的醫療險產品而言,由於監管的要求,保單條款中一般都明確地有「保證續保條款」。那麼,很多朋友都會有如下問題: 1、應當如何理解這些「保證續保條款」…

    2019-05-10
    9.8K
  • 珠海香港保險經紀:在內地哪裡可以購買香港保險?

    近段時間來,接到不少投保者的諮詢,問題涉及到香港保險的方方面面。 香港保險越來越受到內地客戶的歡迎,有保險需求的老百姓,如今都傾向於赴港投保。那麼,就會涉及到各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內地客人經常諮詢到在內地哪裡可以購買到香港保險? 對於這一個問…

    2016-07-28
    2.6K
  • 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優缺點比較

    該文章對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包括全球化服務、保障範圍、保費、監管等方面的內容。文章指出,香港保險具有國際化的服務和保障範圍廣泛等優點,但存在匯率風險和合同條款限制等缺點。而內地保險在購買、理賠等方面更加便捷,但保障範圍相對較窄且保費較高。

    2023-11-06
    64.2K
  • 如何開香港銀行賬戶交保險費呢?

    一般來說,在香港開通香港銀行賬戶在內地使用非常不方便,因此目前有幾個內地銀行可以開通陸港通用賬戶,既可以在內地使用,也可以當作香港銀行賬戶使用非常方便。 1.建行的陸港通: 2.工行的工銀亞洲賬戶: 3.招行的香港一卡通: 開戶流程都差不多…

    2016-04-11
    3.7K
  • 到底什麼是地下保單?地下保單有什麼風險?

    日前,保監會在其官網「消費者保護欄目」發布《買保險要多個心眼看清這四個問題》,警示保險消費者在購買香港保險等保單時,認清「地下保單」,以免自身利益受損。保監會表示,非正規渠道購買的保單,也叫「地下保單」。比如,近年來因為保費便宜,保障更多而…

    2016-07-10
    13.6K
  • 如何如實申報健康狀況買香港保險?

    相信很多客戶在購買香港保險的時候都會遇到健康狀況申報的問題,那麼在健康狀況申報時,要不要如實交代呢?如果隱瞞了是不是會影響未來理賠呢?理賠出了問題是不是白費就打水漂啦? 說到健康狀況申報問題啊,對於保險顧問來說,可是個大問題!這不僅關係到客…

    2016-06-09
    2.9K
  • 湖北怎麼購買香港保險?

    香港保險資訊網是專業發布最新香港保險資訊的網站,由香港保險公司持牌代理人建立,我們對香港保誠、香港友邦、香港安盛、香港宏利等香港四大保險公司產品進行比較和測評,為消費者推薦適合自己及家人需要的香港保險產品,包含香港重大疾病險、香港美金儲蓄分…

    2016-05-24
    8.2K
  • 為什麼要買香港重疾險?重疾險到底有多重要?

    人這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幾率高達72.18%,癌症從聞所未聞發展到見怪不怪。同時,隨著醫學的高速發展,80%以上的重疾都能治癒,前提是兩個因素,一個是經濟狀況是否承受治療費用,另外一個是心態是否平和。如果沒有錢治病,相信心態再平和的人也會焦慮…

    2016-04-10
    13.7K
  • 談當前情況下的香港保險

    自從香港保險市場已逐一叫停了銀聯的刷卡繳付保費業務,內地消費者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也隨之提高,尤其對年繳保費20萬港幣以下的客戶影響最大。香港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加大成本肯定會造成一部分客戶降溫,尤其是盲目聽說香港保險便宜、好,就盲目購買的…

    2017-05-09
    2.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