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内地楼市政策收紧,各大热点城市都出台了限购政策,这让一些炒房客又盯上了香港。

不过银联和外汇局立刻有所行动,继去年多次重申不能刷银联卡在境外购买投资型保险后,今年银联再次强调内地居民不能在香港刷银联卡买房。

近期,香港媒体报导称,中国银联已指令香港所有银行机构,对地产代理行业停止一切内地银联卡付款。
而香港发的银联卡不受此指令影响。针对这一报导,银联国际随后回应称,严禁内地发行的银联卡用于跨境购买房产,这一规则并非新近出台,一直没有变化。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除银联刷卡之外,内地资金绕过监管来港途径很多。
目前看至少还有这些手段:内保外贷、虚假贸易、地下钱庄。所谓内保外贷就是内地担保,境外贷款。
先在内地将资金存入在境外有分行的中资银行,然后在境外分行借钱。虚假贸易则是个老套路,地下钱庄更不用说了。
部分商户还可以通过“套码”,即未使用对应行业类别的限制类商户类别码(MCC),规避限制。
根据外汇局的规定,境内银行卡在境外使用的商户类别码(MCC码)共分为三类:完全禁止、金额限制和完全放开。
比如,赌博交易(MCC码为7995)就属于完全禁止,而保险销售、承销和保险费(MCC码为6300)则属于金额限制类,而住宿(MCC码为3501到3799)、百货公司(MCC码为5311)等则是完全放开类。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监管出手规范,但通过违规套用低费率行业或没有单笔限额行业的商户类别码(MCC)的套码行为,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保险、房地产等行业,一直存在。
目前外界纷纷猜测这一举措可能对香港新楼盘市场造成影响。

但是银行和房地产代理人称,目前并没有太大影响。
有中小型银行主管证实,已收到有关(停用银联卡买楼)提示,预计对收单业务有影响,但对按揭业务影响不大。
有前线地产代理指出,由于昨日只是收到银行方面的口头通知,尚未有正式文件往来,故暂时仍未见行家全面叫停相关交易。
内地炒房者跑来香港买楼者一直众多。
有数据显示,2016年内地买家购买香港一手物业所占的比率约13.8%,较2015年约9.7%的水平进一步增加,创2012年买家印花税推出后的四年新高。
据一位房地产经纪人说,今年有一内地客购入西半山一处豪宅单位,价值1.4亿港元,当时就是刷卡付的5%订金,交了700万港元。

该名代理还称,近期不少地产代理连内地客支付物业厘印费及买家印花税(最新是楼价30%),也帮内地客碌银联卡,可能因而引起内地银联关注,因而正式煞停内地客刷卡买楼。
事实上,内地银联今年初对内地客以银联卡购买加拿大楼也作出限制。
银联国际有关负责人称:“近期,我们对合作机构开展了银联卡的跨境大额可疑交易调查,重申加强商户管理的要求。
根据银联的收单管理规则,严禁内地发行的银联卡用于跨境购买房产,这一规则没有变化。
若在大额可疑交易调查中发现违规受理银联卡的情况,我们将按照规则进行处理。”
其实在强调不能用银联卡买房之前,银联也早已开始限制购买香港保险。

去年10月银联曾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重申相关监管要求及业务规则,保证境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
上述文件规定: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
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
限制银联卡购买保险的政策还是很有用的,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一些有转移资产、洗钱嫌疑的行为。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官网数字,去年前三个季度,内地客新做保单保费为489亿港元。
若单计第三季度,内地客埋单共188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大增1.6倍。当年10月底,刷卡买保险的渠道被堵截。
11月,内地权威数据便显示出银联卡境外保险交易立马狂泻,由10月的80亿元人民币掉到0.3亿元人民币。
而此次重申强调银联卡不得在香港刷卡购房的政策后,想必也是要严控了,接下来香港楼市情况如何,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