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香港跨國保險公司考慮離開香港

受移民問題、防疫旅遊限制及隔離措施等影響,本港保險業人才流失情況加劇。香港保險業聯會的調查顯示,逾80%受訪保險公司表示去年僱員流失有所增加,近四分一大型的受訪機構更預期今年問題會惡化,目前以香港作為區域或環球團隊基地的大型或跨國受訪保險公司,有30%更考慮把有關團隊遷離香港。

20151024100323143
圖片來源自網路

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文德華指出,香港作為金融服務中心具有多方面優勢,其中人力資本甚為重要,擔心人才持續流走,或會令香港難以維持其金融服務中心的地位。他建議政府提供前瞻性指引,基於什麼條件才會全面「開關」、縮短入境嚴格酒店隔離的時間、取消飛行禁令等。

香港保險業聯會上月向會員公司進行調查,有33家保險公司回應,這些公司2020年承保的毛保費佔市場80%,其中15家全職僱員人數介乎101至1000人,5家公司的僱員人數更超過1000人。

80%指業務已受影響

調查反映,逾80%的受訪保險公司坦言,去年因移民因素,員工的流失率比前兩年有所增加,其中較大型保險公司影響尤為嚴重,涉及的工種主要是精算、財務、科技及營運方面。僱員人數超過100人的較大型保險商,25%認為今年情況會進一步惡化。

同時,有超過80%受訪機構表明,移民及人才外流對業務已帶來影響,其中逾半表示有中度及高度的影響。

以香港作為區域或環球團隊基地的大型或跨國保險公司有13家,超過30%(4家)表示正考慮把有關團隊遷離香港,影響相關策略的主要原因是旅遊及隔離措施,以及關注國際和外派人才深度。

文德華稱,香港過去多年來建立了具效率的國際風險管理人才,惟今次調查顯示,香港正面對移民外流、難以從海外招聘的錯配問題,一旦情況持續,對人才資本會帶來很大挑戰,不希望見到跨國保險公司把人才遷離,因長遠會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香港保險業聯會倡詳列「開關」指引

他建議政府應參考澳紐及新加坡等國家,為全面「通關」提供清晰的指引,因為缺乏明確的前瞻性指引,難以預期國際資本及國際人才會投資香港,亦無從估計國際航班何時恢復,而且在目前社區感染情況下,此等措施發揮緩解作用不大,反而令香港與國際社會隔離。

醫管局上月底公布染疫人士隔離7日後,若快速檢測呈陰性,可毋須隔離。文德華認為,應該清楚向市民解釋有關措施,同時容許海外回港的香港居民可家居隔離7日,而非強制要在酒店隔離14日,有關情況對跨國保險公司亦甚為重要,因為可以繼續在港處理亞洲區業務,否則預期他們保持以香港為基地,提供區域性的職務是不切實際的。

保監局回應,鑒於Omicron引發感染個案急增,升級防疫措施以減輕其所帶來的影響,讓經濟活動及日後生活儘快回復正常。

該局留意到這些臨時舉措有其必要性,惟保險機構或需就其駐於亞洲的人手作過渡性調整,以維持有效區域運作。保監局會繼續與所有業界持份者密切溝通,把他們的意見及關注適當地向政府當局反映。

另外,保監局去年共接獲1304宗投訴,按年減少9.07%,其中以「操守」類別的投訴最多,佔28%,按年增加1個百分點,其次為「業務或營運」類別,佔21%,按年增加2個百分點。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22-03-01
下一篇 2022-03-03

更多相關內容

  • 從2020年香港保險業績報告看友邦、保誠業務發展狀況

    由於疫情導致「封關」持續,香港保險業首當其衝。根據香港保監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單保費同比大跌84.3%至68.24億港元,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低,佔個人業務總額的比重則跌至5.1%。 期內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

    2021-03-20
    25.1K
  • 香港保監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監局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毛保費總額1472億元,按年下跌7%。 跨境人流恢復正常釋放了壓抑多時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首季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水平回復至96億元,上升26.86倍,相等於個人業務總額20.…

    2023-06-01
    39.2K
  • 2023年度香港保險業業績報告

    2023年度香港保險業業績,其中內地訪客赴港投保保費約590億港元,超過2019年,購買保險類型為,儲蓄型保險佔60%,保障型保險佔40%,內地客投保金額中約25%使用保費融資。

    2024-02-20
    54.1K
  • 香港保監局公布2019年香港保險業統計報告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根據保險公司呈交的經審計報表及精算資料,今天公布2019年香港保險業務統計數字。以行業計,年內毛保費總額達到$5,669億,按年上升10.2%。(下文括弧內百分比為與2018年數字比較之變化) 長期業務 2019年…

    2020-10-11
    27.2K
  • 2024年上半年內地赴港投保保費297億

    2024年上半年,內地赴港投保高達297億港元!較2023年(319億港元)同比下降6.9%!佔全港總保費的25.7%,佔比超四分之一。

    2024-09-07
    33.6K
  • 2017年影響香港保險行業的因素(一)

    2016年即將過去,2017年要來臨,在2016年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達到頂峰,國內各種熱炒,相關部門不斷出來降溫,還是高燒不退,終於在10月底開始發大招了。 那麼2017年影響香港保險行業的因數有哪些呢?目前政策變的太快,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

    2017-01-16
    24.7K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險

    1、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便宜? 幾乎每位香港保險銷售人員都會掛在嘴上的一句。一方面,有一定道理。如保險行業的企業所得稅香港為16%且沒有其他稅費,內地為25%及其他稅費。同時,香港因生活條件較好,平均人口壽命較高,也導致保費相對便宜。 香港人…

    2016-04-29
    31.4K
  • 香港保監局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2021年首三季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到4559億元,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1.1%。 2021年首三季有效長期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4071億元(下跌1.3%),主要包括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

    2021-12-02
    25.3K
  • 全球排名前20位的保險公司 竟然有13家在香港運營

    最近港交所舉辦了「走近上市公司系列峰會」,第一場就是聚焦保險業,參會嘉賓有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AXA安盛亞非區行政總裁韋國敦、保誠亞非區執行總裁黎康忠、中國人壽李英慧、 Blue行政總裁孔德秋、平安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羅中恆、眾安國際總裁兼…

    2022-04-24
    46.0K
  • 從香港保險2016年年報看今年市場行情

    前幾天,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發布《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發布2016年香港保險市場表現》,從報告中可以看到,去年真是2016年:香港壽險業的「巔峰時代」,但是到年底,國內央行連續放大招,出台各種限制措施,來禁止資金外流,造成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跟人民…

    2017-03-30
    24.2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