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香港跨國保險公司考慮離開香港

受移民問題、防疫旅遊限制及隔離措施等影響,本港保險業人才流失情況加劇。香港保險業聯會的調查顯示,逾80%受訪保險公司表示去年僱員流失有所增加,近四分一大型的受訪機構更預期今年問題會惡化,目前以香港作為區域或環球團隊基地的大型或跨國受訪保險公司,有30%更考慮把有關團隊遷離香港。

20151024100323143
圖片來源自網路

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文德華指出,香港作為金融服務中心具有多方面優勢,其中人力資本甚為重要,擔心人才持續流走,或會令香港難以維持其金融服務中心的地位。他建議政府提供前瞻性指引,基於什麼條件才會全面「開關」、縮短入境嚴格酒店隔離的時間、取消飛行禁令等。

香港保險業聯會上月向會員公司進行調查,有33家保險公司回應,這些公司2020年承保的毛保費佔市場80%,其中15家全職僱員人數介乎101至1000人,5家公司的僱員人數更超過1000人。

80%指業務已受影響

調查反映,逾80%的受訪保險公司坦言,去年因移民因素,員工的流失率比前兩年有所增加,其中較大型保險公司影響尤為嚴重,涉及的工種主要是精算、財務、科技及營運方面。僱員人數超過100人的較大型保險商,25%認為今年情況會進一步惡化。

同時,有超過80%受訪機構表明,移民及人才外流對業務已帶來影響,其中逾半表示有中度及高度的影響。

以香港作為區域或環球團隊基地的大型或跨國保險公司有13家,超過30%(4家)表示正考慮把有關團隊遷離香港,影響相關策略的主要原因是旅遊及隔離措施,以及關注國際和外派人才深度。

文德華稱,香港過去多年來建立了具效率的國際風險管理人才,惟今次調查顯示,香港正面對移民外流、難以從海外招聘的錯配問題,一旦情況持續,對人才資本會帶來很大挑戰,不希望見到跨國保險公司把人才遷離,因長遠會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香港保險業聯會倡詳列「開關」指引

他建議政府應參考澳紐及新加坡等國家,為全面「通關」提供清晰的指引,因為缺乏明確的前瞻性指引,難以預期國際資本及國際人才會投資香港,亦無從估計國際航班何時恢復,而且在目前社區感染情況下,此等措施發揮緩解作用不大,反而令香港與國際社會隔離。

醫管局上月底公布染疫人士隔離7日後,若快速檢測呈陰性,可毋須隔離。文德華認為,應該清楚向市民解釋有關措施,同時容許海外回港的香港居民可家居隔離7日,而非強制要在酒店隔離14日,有關情況對跨國保險公司亦甚為重要,因為可以繼續在港處理亞洲區業務,否則預期他們保持以香港為基地,提供區域性的職務是不切實際的。

保監局回應,鑒於Omicron引發感染個案急增,升級防疫措施以減輕其所帶來的影響,讓經濟活動及日後生活儘快回復正常。

該局留意到這些臨時舉措有其必要性,惟保險機構或需就其駐於亞洲的人手作過渡性調整,以維持有效區域運作。保監局會繼續與所有業界持份者密切溝通,把他們的意見及關注適當地向政府當局反映。

另外,保監局去年共接獲1304宗投訴,按年減少9.07%,其中以「操守」類別的投訴最多,佔28%,按年增加1個百分點,其次為「業務或營運」類別,佔21%,按年增加2個百分點。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22-03-01
下一篇 2022-03-03

更多相關內容

  • 對香港保險業目前狀況分析解讀

    這個月的前些日子,香港保監局(Insurance Authority)公布了2017年全年香港保險業的統計數字。香港保險業2017年的毛保費總額為4896億港幣,與2016年同期比較上升9.1%。 與以往的欣欣向榮不一樣的是,香港保險業依然…

    2018-04-13
    12.6K
  • 看香港法律是怎麼約束香港保險業的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列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也是保險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香港保險業的繁榮得益於其擁有完善的保險法律制度和並得以嚴格地執行。良好的法律環境保障香港成為全球最成熟的保險市場之一。 1、關於立法 香港保險業立法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17-02-20
    3.2K
  • 2021年香港保險投訴512例 按年下跌12%

    香港保險投訴局轄下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公布去年索償投訴統計數字及個案檢討,受疫情下減少出行影響,該會去年共接獲512宗投訴個案,按年下跌約12%。在已審結的297宗與索償相關的投訴個案中,76位投訴人獲得保險公司賠償,涉及賠償額達753萬元。…

    2022-04-26
    2.5K
  •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保險業數據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2019年11月29日)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個人壽險新單總保費總額為$1395億港元,與2018年同期($1207億港幣)比較,上升了15.6%! 其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在2019年第三…

    2019-12-02
    16.6K
  • 銀保監會主席:支持香港保險業機構到內地發展

    臨近「兩會」,不少部委陸續有重要發聲。3月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等介紹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現場,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提問給郭樹清主席,請問在「十四…

    2021-03-04
    2.2K
  • 看看香港保險十年間都發生了什麼?

    昨天——餘悸未消,記憶猶新 香港保險自從十年前進入內地訪客的視野以來,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迅猛增長、順風順水的發展階段。曾幾何時,香港的保險顧問也被人調侃為「躺著賺錢」,但近年來發生的幾例「大事件」不僅一次又一次把香港保險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8-06-27 Tony Wong的專欄
    5.8K
  • 香港保監會發布2021全年香港保險業績

    香港保險2021年全年數據出爐了,全港數據和內地訪客數據冰火兩重天,雖然內地訪客新單保費下跌90%至6.88億港元,但全港新單保費韌性增長25%至1,664億港元! 全港保費1664億港元  內地訪客保費7億港元 內地訪客新單總保費 202…

    2022-03-16
    55.2K
  • 2023年度香港保險業業績報告

    2023年度香港保險業業績,其中內地訪客赴港投保保費約590億港元,超過2019年,購買保險類型為,儲蓄型保險佔60%,保障型保險佔40%,內地客投保金額中約25%使用保費融資。

    2024-02-20
    30.2K
  • 香港保險業聯會希望對話化解社會矛盾

    之前有香港銀行業發布:滙豐、渣打及東亞銀行登廣告反暴力 促社會恢復和平,今天香港保險業聯會發聲明,指出對近日社會衝擊甚為關注,認為事件對本港經濟及香港作為國際保險樞紐造成影響。 香港保險業聯會指出本港前線及後勤從業員為12萬人,絕對尊重市民…

    2019-09-03
    11.8K
  • 2017年香港保險業概況

    其實提到香港保險,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了解,到底跟內地保險有什麼不同呢?不都是保險嗎?要知道內地保險業只有短短的不到20年時間,而香港地區的保險業都有上百年,香港的四大保險公司,保誠、安盛、友邦、宏利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各個方面的監管肯定比內地…

    2017-06-23
    3.6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