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香港外國公司數量十年來首次下跌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2020年境外母公司的駐香港公司統計調查報告,總數降至9025間,按年減少15間或0.1%,為2010年連升10年以來首度下跌。若分地區計算,更可見外資撤走換入中資進駐的趨勢,來自中國內地的駐港公司總數升至1986間,按年增加187間或10.3%,為在港最多駐港機構來源地;日本排第二,有1398間,按年減少15間或1%;而美國大減61間或4.5%,至1283間;英國則降至665間,縮48間或6.7%。若撇除中資公司大舉進駐,外資在港機構一年內跌幅達202間或2.7%,至7039間。

2020112913084941
駐香港外國公司數量十年來首次下跌

地區總部大減中資填補外資

調查涉及境外母公司在港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當中業務規模最大的地區總部,按年減少37間或2.4%,至1504間,為2017年連升4年以來首次下降,地區辦事處由2490間削至2479間,跌幅為11間或0.4%,規模較細的當地辦事處則增加33間或0.66%,至5042間。綜合而言,涉及的員工總數降至48.3萬人,按年減少1萬人或2%。

按行業分類,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的外資駐港公司數目仍是最多,達4212間,按年增加31間或0.7%;金融及銀行業排第二,按年減少52間或2.9%至1735間;專業、商用及教育服務業排第三,數目按年增加19間或1.3%,至1392間;同為金融業支柱的保險業外資駐港公司數目亦跌24間或14.5%,至141間。

調查訪問了公司未來3年在港的發展計劃,維持不變比例的公司佔比為56%,較2019年高4個百分點;但有意擴充香港業務的公司僅得15%,相比去年急降8個百分點;亦有4%表明有意部分或全部撤出香港,按年增1個百分點。

有10%公司表示,希望香港政府關注一些特別事項:當中37%提出要關心政治問題,去年比重為30%;20%期望政府的支援,去年這項佔比為13%;18%則提及員工及租金成本。

國安法後做調查   政府:僅微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稱,近期雖有不少人擔憂在港的外國企業數目會否大幅減少,但最新數據反映只有輕微下跌,海外在港的初創企業更不減反增。他認為,投資推廣署一直有做工作吸引海外企業來港設立總部,以提升海內外的市場互動。

是次調查於今年6月初以問卷形式寄予所有被抽選的公司,另有電子版本供企業填報及以電郵方式提交,截至9月中,成功訪問了9025間公司,而未有回應的約400間。今年5月,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建立《港區國安法》的草案,有關法例於6月30日獲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

學者:經濟差金融業縮皮

有分析相信,海外母企駐港公司數目微跌,主要反映經濟不景,部分可能涉及去年的社會事件,與政治氣候變化關係不大。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庄太量指出,全球經濟動力受損,不少外資或要班資回朝而決定放棄駐港公司,去年的反修例衝突動蕩,可能削弱了部分外資的信心,最終決定搬離或結束香港據點。不少外資均表態希望加大投資和發展內地市場,他個人不認同地緣政治問題會導致大量企業撤離香港。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和銀行業的外資駐港公司數目減少,庄太量估計,同樣因為外國機構要縮減開支,把資源集中在其所在地,故不時有出售或撤出在港業務的消息,惟他強調,香港的金融牌照甚具價值,未來行業的外資數目料不會大減。

翻查數據,2018年金融和銀行業的外資駐港公司按年增185間或11.4%,至1806間,之後連續兩年下跌,降至最新1735間。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20-11-26
下一篇 2020-11-30

更多相關內容

  • 10月9日:每日財經重點數據新聞推介

    重點關注 中國大陸迎來國慶長假後首個交易日,央行節前公布的定向降准消息勢將推動A股市場開門紅,關注銀行股的補漲行情。特朗普暗示唯有武力才能解決朝鮮威脅。美聯儲高層候選人的遴選條件據稱是願意放鬆監管。美國非農就業人數7年來首降,而失業率降至1…

    2017-10-09
    25.0K
  • 財經早餐每日財經新聞早知道(8/29/2019)

    美國財長姆努欽稱非常認真地考慮發行超長期國債,目前不打算干預美元市場。英國女王應首相約翰遜的要求批准議會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期間休會,此舉或觸發憲政危機,迫使反對派發起不信任投票。義大利總統授權孔特組建新政府,兩黨鬥爭暫告段落。民調顯示更…

    2019-08-29
    23.4K
  • 2025年香港保險大預測:哪些產品將引領市場潮流?

    2025年,香港保險市場正在經歷重要的變革。新的市場趨勢、政策調整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都將深刻影響未來的保險產品選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預測哪些保險產品將成為2025年香港保險市場的領軍者,幫助你在新的一年中做出明智的投保決策。 1. …

    2025-02-13
    29.1K
  • 財經日曆每日財經新聞早知道(1/3/2019)

    美國政府停擺僵局依然未解,周四新一屆國會將上任,首先要處理的就是如何結束聯邦政府部分關停。蘋果下調第一財季營收展望,理由是中國市場需求意外放緩,蘋果股價盤後重挫。OPEC上月原油產量創下近兩年來最大下降,油價應聲大漲。中國央行放寬定向降准貸…

    2019-01-03
    25.0K
  • 財經數據日曆重點新聞早知道(03/07/2018)

    重點關注 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引發國內外一片抗議,共和党參議員和財長努欽試圖為貿易戰威脅降溫,經濟顧問科恩將離職。特朗普政府據悉正在考慮對中國輸美產品和在美投資實行廣泛的限制。朝鮮核武僵局有鬆動跡象,韓國特使稱金正恩對與美國進行無核化談判持開放…

    2018-03-07
    33.3K
  • 財經日曆每日財經新聞早知道(11/01/2018)

    重點關注 英國脫歐大臣表示11月21日前有望達成脫歐協議,英鎊聞訊上漲。據報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稱對華新關稅並非板上釘釘。特朗普稱出生公民權將會以某種方式結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正在發生變化,需要及時採取對策。中國民企債…

    2018-11-01
    23.6K
  • 財經早餐每日財經新聞(5/31/2019)

    美聯儲副主席表示如果經濟前景面臨下行風險,可能意味著需要更多寬鬆政策。美國4月商品貿易逆差創下今年以來最高,一季度GDP增速小幅下修。Ray Dalio和麥朴思等投資界大佬預計中美貿易戰速決希望渺茫,新冷戰或將「貫穿整個職業生涯」。中國央行…

    2019-05-31
    23.6K
  • 每日財經新聞頭條(2024/12/12)

    每日重大數據或新聞 美國11月CPI創七個月來最大環比漲幅,但租金漲勢終於放緩 美國勞工部周三發布的報告顯示,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上漲0.3%,為七個月來最大,但預計美聯儲仍將在下周連續第三次降息,以支持一直在降溫的勞動力市場…

    2024-12-12
    23.0K
  • 財經早餐每日財經新聞早知道(12/13/2019)

    據悉特朗普已批准美國與中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避免12月15日對華加征新關稅。英國出口民調顯示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有望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歐洲央行保持貨幣政策不變,行長拉加德暗示短期內不太可能進一步降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穩增長,…

    2019-12-13
    23.5K
  • 財經日曆每日財經新聞早知道(10/11/2018)

    重點關注 有關中美貿易戰衝擊的新擔憂拖累美國股市創下2月以來最大跌幅,標普500指數重挫至三個月來最低。美股暴跌後,特朗普指責美聯儲「瘋了」,重申貨幣政策過緊。據悉美國將加大對海外投資審查力度,涉及半導體、電信等27個行業。高盛不排除美國會…

    2018-10-11
    32.9K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