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零税率“抢客” 香港谋划提升寿险中心地位

“近年来,个别一两家大型外资保险公司将地区总部撤离香港,这提醒我们虽然香港现在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会有更多的国际保险公司考虑搬离。香港如果没有清晰的策略,将丧失国际寿险中心的地位。”香港金融发展局(下称“金发局”)人寿保险工作小组主席及友邦首席策略及企业发展总监马崇达(MarkSaunders)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

timg 5

2016年9月,全球再保险公司巨头慕尼黑再保(MunichRe)宣布对亚太业务进行策略性的架构重组,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三个亚洲办事处进行扩张,并大幅缩减香港办公室的规模,当地约50名员工则被派遣至北京或新加坡办公室。此前,慕尼黑再保在1962年已开始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2月17日,金发局发布了《提升香港作为领先人寿保险中心的地位》的报告,剖析了香港吸引跨国寿险公司落户的竞争优势,并提出了7项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推行切合目标的经济资本要求;鼓励发行长期资产,与寿险业务长期负债相匹配;设立寿险通以扩大内地的保险销售业务,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扩大现有的国际税务协定网络,提供适当的税务优惠措施以鼓励保险集团在香港设地区总部等。

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共有保险公司161家,其中94家经营产险业务,48家经营寿险业务,其余19家混业经营。这意味着香港有67家具有寿险业务经营资格的公司,公开数据显示,前三家寿险公司占据了新单保费的半壁江山,市场集中度较高。

新加坡VS香港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选择地区总部的地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不同城市的生活水准、教育、居住环境,当然资本要求及税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金发局人寿保险工作小组成员LarsNielsen坦言。

马崇达透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了吸引更多的保险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对于离岸自保业务实施零税率。相比之下,香港特区政府仅为自保及再保公司,提供一半的利得税减免,目前的税率为8.25%。

事实上,新加坡在1997年之后已取代香港成为亚洲再保险中心。当地的专属自保保险公司数目,以及再保险和海事保险的营业额,在过去20年显著增长,使新加坡发展为区域保险枢纽。

在马崇达看来,香港仍然具备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如毗邻内地庞大的市场,一国两制的优势等,“我们并不需要完全复制新加坡的税务优惠措施,比如我们可以为海外保险专业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减免,帮助这些保险公司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马崇达指出,随着内地保险公司不断“走出去”寻求国际化发展,香港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吸引更多的内地保险公司以香港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的平台。

2016年7月底,在港上市的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亦于新加坡设立分公司,并成为中再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在亚太地区发展再保险业务的重要平台。

为了吸引内地企业来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今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修改了《税务条例》,将专属自保保险公司业务的税务减半优惠扩大至包括在岸及离岸风险的业务,争取更多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

计划在大湾区推“寿险通”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三地保险保费收入据统计约116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总额的四分之一。因此,香港保险业界已经意识到,搭上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春风,将为香港保险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香港保监局正在与内地政府沟通,计划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这是一个好的起点。未来希望能推出‘寿险通’,为大湾区的居民提供医疗、人寿等寿险产品,长远有利于两地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马崇达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访港游客已成为推动香港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引擎。

根据香港保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341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8.3%。在这些新造保单当中,约96%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例如危疾、医疗、终身人寿、定期人寿及年金等。相比之下,2008年全年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仅为32亿港元。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下称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保险通”涉及两地监管协调较为复杂,因此牵涉一系列问题,包括是否允许香港或者内地保险代理去销售香港保单?如何监管这些保险代理?如果出现纠纷,在何地法院进行裁决?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与内地商讨,希望批准香港的保险公司在大湾区设立寿险售后服务中心,提供理赔及其他售后服务。

推进风险为本的资本监管

此前,历时多年,2017年6月香港保监局正式“上线”,取代原香港保监处,对保险公司实施规管。

相比过去的香港保监处,香港保监局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新保险监管机构。原先属于政府部门的保险业监理处负责监管保险公司,而三个自律规管机构负责监管保险中介人。随着保监局的成立,将改变香港保险业的监管格局,实施法定保险中介人发牌制度,从三个自律规管机构接手中介人的直接规管工作,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事实上,此前保监处负责执行现行保险监管制度及保险公司条例,一直饱受外界批评。据了解,保险商的申请人类型太少,相关做法已不合时宜,《保险公司条例》只涵盖希望申请授权的公司,相反在某些国家,有些大保险公司并非以“公司”形式存在。

同时,尽管保险监管机构承诺在几个月内完成申请的处理,但往往因为人手缺乏,需要更长的时间批准申请。这些都阻碍了海外保险公司来港发展,促使他们选择其他城市。

“香港对于保险公司的资本监管仍然较为保守,这也阻碍了一些公司来香港设立地区总部,目前香港保监局正在推进向风险为本的资本监管转变,此举可以更好地将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与其负债相匹配。在目前这个阶段,香港的资本监管是比较保守的,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加快步伐。”马崇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香港保险业现有的资本充足框架基本上是以规则为基础,基于保险公司资产价值是否较其负债价值超出所规定的偿付准备金而进行评估。简单而言,保险公司以往的偿付率高低,纯粹取决于保费的金额,并未实际反映保费投资的附带风险。因此,香港保监局在今年年初对此进行公众咨询,并计划于2020-2021年提交立法会审议。

本文来自21世纪财经,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香港保险资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8-12-18
下一篇 2018-12-19

更多相关内容

  • 2023年度香港保险业业绩报告

    2023年度香港保险业业绩,其中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约590亿港元,超过2019年,购买保险类型为,储蓄型保险占60%,保障型保险占40%,内地客投保金额中约25%使用保费融资。

    2024-02-20
    30.2K
  • 香港保监会发布2020全年香港保险业绩

    香港保监局今天公布数据了,2020年全年香港保险新单总保费为1330亿港元,其中内地访客投保了68亿港元的香港保单。 2020全年数据新鲜出炉 今天(3月12日),香港保监局公布2020年全年香港保险统计数据了! 个人寿险新单总保费总额为1…

    2021-03-12
    15.7K
  • 内地客贡献达466亿!香港保险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公布

    香港保监局公布2024年前三季临时业务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到4,808亿(港元)。 全港新单总保费1,696亿港元 再创历史新高 对比去年8月底公布的上半年临时统计数字来看,前三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保费466亿港元,环比增长21%!…

    2025-02-06
    3.5K
  • 2024年上半年内地赴港投保保费297亿

    2024年上半年,内地赴港投保高达297亿港元!较2023年(319亿港元)同比下降6.9%!占全港总保费的25.7%,占比超四分之一。

    2024-09-07
    8.4K
  • 从搜索关键字看香港保险业

    我们知道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某个关键词,以获取想要知道的内容,香港保险也是一样,我们从某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画像来看整个香港保险业。 从香港保险公司来看:保诚、友邦、安盛三家保险公司占据首位。 从香港保险产品来看:重疾险、分红型保险、养老保险、…

    2020-11-02
    9.1K
  • 香港保监局发布2022年香港保险业绩报告

    香港保监局公布2022年香港保险业的临时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5560亿元,按年下跌7.7%。 2022年,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为21亿元,按年升2倍,因个别保单及2021年基数较低而显著回升,占个人业务总额1.5%。此客户群组购买…

    2023-03-10
    20.0K
  • 疑问:香港寿险有哪些不保事项,香港寿险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解答:除了一年以内自杀,无任何事项不保。香港人寿险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免责条款“或”不保事项“! 香港保险优势:保障高(比如人寿单没有不保事项)、保费低、保证回报较高、免缴遗产税、医疗保障全面、危疾保障项目多、行业监管严谨、投保严格,理赔规范…

    2016-04-12
    2.4K
  • 银保监会主席:支持香港保险业机构到内地发展

    临近“两会”,不少部委陆续有重要发声。3月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等介绍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提问给郭树清主席,请问在“十四…

    2021-03-04
    2.2K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保险

    1、香港保险比内地保险便宜? 几乎每位香港保险销售人员都会挂在嘴上的一句。一方面,有一定道理。如保险行业的企业所得税香港为16%且没有其他税费,内地为25%及其他税费。同时,香港因生活条件较好,平均人口寿命较高,也导致保费相对便宜。 香港人…

    2016-04-29
    3.7K
  • 瑞士再保险公布 2023年香港保险排名全球第一

    2024年9月8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官网公布: 瑞士再保险发布的2023年世界保险业Sigma报告,再次肯定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3年香港保险的国际地位: 具体如下: 瑞士再保险发布的2023年世界保险业Sigma报告,再…

    2024-09-10
    3.9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