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费融资(保单贷款)原理和案例分享

深入客观介绍香港大额保单中的保费融资原理,以及保费融资投保案例,计算保费融资的收益利率等。

有关香港保费融资的文章,网上千篇一律,却没有说到本质上,很多都是以前的老文章,今天我们就这个融资的最新案例,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香港“保费融资”?

投保人、保险公司、银行三方围绕“保险合同”展开的合作主要有两种:“保单贷款”“保费融资”

保单贷款(Policy Loan)

投保人把保险合同质押给银行,银行将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如85%)作为贷款提供给投保人。

保费融资(Premium Financing)

投保人向银行贷款购买保险合同,投保成功后保单将作为放贷的抵押物由银行保管,直至贷款还清(类似于贷款买房)。

简单来说,“保单贷款”是先买保单后贷款,“保费融资”是先贷款后买保单。从操作层面来说,“保单贷款”在同一时间只需要两方的配合(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购买保单,再将保单拿去银行作抵押),而“保费融资”则在同一时间需要三方的配合(投保人向银行贷款,银行向保险公司缴付保费,保险公司签发保单)。

因此,“保费融资”比“保单贷款”要更加复杂一些,通常对投保人的各方面要求也更高,比如在银行的私银账户里有几百万美金投资理财。

什么叫“加杠杆”

搞金融的朋友都知道什么叫“加杠杆”,但科普君假设此处有不是金融专业出身的文科生,所以简单介绍一下“加杠杆”的原理。

“加杠杆”的本质就是通过借钱投资来扩大收益率。举个例子来讲,2015年底,小明看到万科A连续涨停之后,想买万科的股票,但无奈口袋里只有一万块钱。小明觉得一万块投资经历一个涨停板只能赚一千块,太少,于是决定向银行贷款五万块,贷款年化利息5%。小明盘算,如果“加五倍杠杆”,那么经历一个涨停板就能多赚五千块,然后将股票抛出,把银行的贷款还上,日利息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净赚五千块。此等美事,岂有不做之理?

不过,“加杠杆”在扩大收益的同时,有能会将风险也放大。继续上面的例子,小明贷款五万块买入万科股票后,万科A停牌了……小明买的股票套在手里卖不出去,不止要交高昂的贷款利息,还要面临万科A复牌后几个跌停的巨大损失。“加五倍杠杆”的投资如果失败,给小明带来的不是五倍的收益,而是五倍的亏损。

所以,在“加杠杆”前,要先了解“加杠杆”的原理与风险。

“保费融资”流程讲解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保单都可以做“保费融资”和“保单贷款”,一般,只有“高现价”的保单,且保险公司与相关银行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才可以进行“保费融资”。

“保费融资”的大致操作流程如下(实际操作中的金额会有少许出入):

开设相关银行的银行账户,在账户中存放初始资金(至少50万港币)以获得融资资格;

自付10万美金保费,在银行融资50万美金,合计60万美金,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产品;

每月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目前贷款利息为年化2.0%-2.5%左右;

投保保费在扣除各项保单费用后,按首三年锁定年化4.5%的收益持续生息;

三年后退保偿还银行50万美金的贷款,取回初始的投资本金与这张60万美金保单期间所产生的所有收益。

1、香港有一个强基金制度,类似我们的五险一金,强制就业人口缴纳一定费用,以此基金作为退休之用。

我对这个不是特别了解,有时间去具体学习一下。

不过,问了些香港朋友,他们觉得单单靠强基金并无法保证退休以后的生活(其实我们也一样),

所以,一般的中产,在40岁左右,手上现金流比较丰富的时候,

就会开始存一笔钱,留着以后养老用。

存银行利息太低,对抗不了通胀。

做常规的理财,会有风险,不够稳定。

所以,很多人会买保险公司的储蓄险。

储蓄险在香港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产品,也是一种很常规的养老产品,

实际的操作就是分期,或者一次性存一笔钱在保险公司,让它钱生钱,一定年限之后支取。

重点:储蓄险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但风险低于一般理财。

当然,

除了养老,很多人会在小朋友出生的时候给他/她存一笔钱,等成年后支取,作为未来的教育or留学基金。

二者的作用都类似,稳定长期受益。

内地的储蓄险,长期算下来,实际收益率在4%左右。

我之前算过,香港的储蓄险产品(5年缴费),

数字上,差不多是8年回本,20年2倍,30年4.5倍,40年9倍,50年17倍。

看上去还不错。

不过,折算成XIRR实际收益率,

10年的复利在2%左右,20年的复利在5%左右,30年5.5%左右,40年5.9%左右,50年6%左右。

这个收益率,大陆的朋友一般都不怎么看得上的。

正如前文所言,储蓄险胜在稳定,类似退休金和教育金这类不容闪失的资金,

靠着复利滚雪球,把金额越滚越大。

如果觉得靠存余额宝也能到这个收益,那存余额宝也OK。

2、不过,

今天想说一款收益率相对比较高的产品,通过杠杆,把收益做到更高。

同样还是之前提到的那家可以做到高比例贷款的香港保险公司的产品。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以100万人民币举例子(人民币保单和美元保单,利率稍有差别,但总体差别不大),

一次性缴100万人民币,立即可以贷款60%出来,立刻可以释放60万现金,

也就是说,这时实际成本为40万。

贷款利率为2%(单利),折算下来,每年还的利息为1.2万人民币(实际是按月还利息1000元)。

保单按照储蓄险的实际收益滚存:

10年后退保,可以获得1324000元,扣除贷款本金60万,实际约获得72.4万(实际支出:本金为40万+10年利息12万=52万),10年,约1.4倍。

20年后退保,可以获得2682197元,扣除贷款本金60万,实际约获得209万(实际支出:本金为40万+20年利息24万=64万),20年,约3.3倍。

30年后退保,可以获得5092242元,扣除贷款本金60万,实际约获得449万(实际支出:本金为40万+30年利息36万=76万),30年,约5.9倍。

40年后退保,可以获得9504418元,扣除贷款本金60万,实际约获得890万(实际支出:本金为40万+40年利息48万=88万),40年,约10.1倍。

50年后退保,可以获得17508943元,扣除贷款本金60万,实际约获得1690万(实际支出:本金为40万+50年利息60万=100万),50年,约16.9倍。

按XIRR实际收益率计算,如下图⤵️

保费融资

(真实的实际收益率,比上图稍高一些,图中我的计算方式是年头付息,不是按月付息)

在第20年和30年的时候,这个产品的收益率就已经可以达到7%。

也就意味着,平均下来,20年、30年后提取,相当于收益在以7%的复利,稳定地增长。

理财收益看,7%,中规中矩吧,但能在20年、30年、40年、50年,保持这个收益,太难了。

3、有几点需要提示:

A、退保是能拿到多少收益,取决于保险的现金价值,

如果对短期的流动性要求很高,绝对不要考虑这类保险。

因为这类保险前期的现金价值不高,退保的话,会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基本8年才能回本,所以,至少做到锁定10年的准备,最好是20年之后提取。

B、以上这么操作,只适合一次性趸交,因为交的越多才有更高的现金价值,贷款是从保单的现金价值里贷的,现金价值高,才能做贷款。

当然,分期交,也没问题,等后期交完了,现金价值高了,再做贷款也OK。

但实际操作中,如果要做贷款的话,大部分人不会这么操作,

原因在于,100万贷款60万,实际成本才40万,如果,按5年分期来缴,每年20万,第二年就得缴40万了,没必要这么做。

C、还款方式,不设还款期限,按月付息,为单利2%,退保时扣除本金。按以上100万人民币的例子计算,每月还款1000元。

D、这类保险有没有风险?

有,风险在两个地方:

a、实际收益。

香港带储蓄功能的保险,收益都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保证收益,一个是非保证收益,

保证收益指的是,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给到的收益,

非保证收益则不是100%确定的,这部分是保险公司通过相关投资收益测算得来的。

但这个部分,也不是瞎写的,毕竟,做得太差,是要砸牌子的。

大部分的保单里,也会有悲观情况和乐观情况相对应的收益演示。

保险公司也会公布产品过往几年的实现率,

今天说的这家公司,所有产品红利的平均实现率为97%。

b、贷款利息。

又要来啰嗦一遍这个贷款利息的计算方式了,

2%是这么计算出来的,

公式为P-X,P为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X为银行设定的固定值,

目前香港的银行市场,P值有两种,大P为 5.25%,小P为 5%,提供小P 的银行为少数几家,大部分提供大P,这家银行提供小P,即5%。

目前为这家保险公司做贷款的银行,X值为3%,

所以(小P)5% - (X)3% = 2%。

在香港,P值,近10年没变,

保费融资

(上五次P值的变化情况,由6.75%降到5%后,近10年未调整)

X值,每5年调整一次,可能会有零点几的波动,但总体变化不大。

但谁也不敢100%保证,这二者未来走向如何,所以存在一定的加息风险,当然,也可能降息。

E、香港市面上能做到如此低息贷款的储蓄险,只此一家。

原因在于这家保险公司的背后就是银行,相互配合“默契”。

保费融资总结

关于保费融资产品,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身边也有很多人,年轻的时候看不上这类产品,

当了妈之后,或者有提前退休的想法之后,就开始买这类产品了。

所以,认为好的人自然觉得好,

认为不好的,别喷,也别说买的人傻~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0)
上一篇 2018-06-06
下一篇 2018-07-05

更多相关内容

  • 美联储降息:香港金管局下调基准利率50点至5.25厘

    美联储原文: 美国联储局议息后宣布减息0.5厘,为超过4年来首次启动减息行动,减幅超越市场预期;利率点降图亦显示,局方预料今年内还将再减0.5厘,或相当于今年剩下的两次会议各减0.25厘。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束一连两日政策会议…

    2024-09-19
    2.7K
  • 香港友邦:花旗银行客户柜台缴费保费必须亲身前往

    使用香港地区的花旗银行柜台缴费的小伙伴注意啦!香港友邦(AIA)昨日发出通知,本港各花旗银行柜台服务时间自2017年6月19日起调整如下: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点30分-下午5点 星期六:上午9点30分-中午12点半 注意:如果客户选择通…

    2017-06-20
    4.2K
  • 富卫保险(FWD)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富卫香港宣布,根据保险业监管局2024年1月至6月香港长期保险业务的临时统计数字,上半年新业务首年保费按年升33%,新业务首年保费及新业务保单数目于非银行保险集团中均位居全港第四。 富卫保险指出今年上半年新业务增幅显著,反映本地客户及内地访…

    2024-09-20
    4.6K
  • 香港重疾险十大优势

    香港重疾险具有多重优势,包括更广泛的保障范围、灵活的保额选择以及高额的理赔金额。与内地相比,香港的保险产品通常提供更高的保障,且理赔流程相对简便。此外,香港保险市场透明度高,消费者可选择多家国际知名保险公司,确保获得优质服务和产品。重疾险能有效减轻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让投保人和家人安心应对未来挑战。

    2024-09-23
    4.5K
  • 交10万美元保费 第六年起 每年领取6000美元到终身

    香港保诚隽富多元储蓄保险计划,交10万美元保费,第六年起,每年领取6000美元,保诚提供566计划,该计划用于养老、教育金、留学以及资产传承至后代。

    2024-09-18
    6.7K
  • 香港英国保诚特级隽升取消趸交保费 预交保证收益2.88%!

    据香港英国保诚消息,将于10月2日,正式取消旗舰储蓄分红险“特级隽升2”趸交保费,改由预交保费替代,同时预交保费收益率为保障2.88%,与香港友邦保险(AIA)持平。 储蓄分红险中的趸交保费一直是保诚等少有的几家缴费方式,如今保诚主动放弃趸…

    2019-10-05
    6.2K
  • 保费和保额的关系:保险小白必看的核心知识

    在购买保险时,“保费”和“保额”是大家最常听到的两个概念。许多人对这两个词的关系存在疑问:保费越高,保额就一定越高吗?保费和保额的关系?如何权衡两者的比例?本文将深入解析保费和保额的关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保险产品的定价机制,选择适合自己的保…

    2024-11-27
    5.2K
  • 2021年2月2日香港银行港元拆借利率(hibor)

    本港1个月拆息连升7日。 据财资市场公会网页显示,与楼按相关的1个月拆息升至0.1596厘,较昨日升0.0023厘。 短线拆息下跌,隔夜拆息报0.1062厘,跌0.053厘;1星期拆息跌至0.1482厘;两星期拆息跌至0.1576厘。 中长…

    2021-02-02
    2.5K
  • 香港保险怎么交保费:利用汇丰银行续交香港友邦(AIA)保险保费

    1.香港汇丰银行网上银行登录地址: https://www.hsbc.com.hk/zh-cn/index.html 2.点击右上角登录按钮,选择个人网上理财 3.登录个人网上银行 4.选择:银行服务——缴费及电子账单服务 商户类别:保险公…

    2017-10-10
    33.0K
  • 保费比定期寿险贵10倍 为什么很多人还要买终身寿险?

    我们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我们为什么必须要买定期寿险?今天我们给大家说的是保费比定期寿险贵10倍 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买终身寿险?以及终身寿险的主要特点,终身寿险和纯投资的区别,以及购买终身寿险的主要目的。 1. 终身寿险的主要特点 与定期寿险一…

    2018-09-10
    13.7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