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英國保誠消息,將於10月2日,正式取消旗艦儲蓄分紅險「特級雋升2」躉交保費,改由預交保費替代,同時預交保費收益率為保障2.88%,與香港友邦保險(AIA)持平。
儲蓄分紅險中的躉交保費一直是保誠等少有的幾家繳費方式,如今保誠主動放棄躉交雋升,香港保險資訊網認為可能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1.反洗黑錢。最近香港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都在執行監管部門的要求,加強反洗黑錢力度,對可疑賬戶,大額資金等額外關注。而躉交保費(如5年保費一次性交清)一般金額涉及比較大,審批比較嚴格,保誠方面響應監管要求,暫時取消躉交。
2.市場小。躉交相對於期交屬於小眾市場,一方面代理人不待見,大部分不願意推向客戶,導致市場越來越小。
3.市場不景氣,資金過大。保險公司管理的資金不是越多越好,有一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反而會給公司帶來壓力。目前全球市場處於動蕩下行的周期,投資團隊會有一定的壓力。
當然,不論什麼原因躉交雋升暫時與我們再見,即將與我們見面的是保證2.88%的收益的預交。
保費繳付方式
躉交是保險產品繳費的一種方式,意思是投保時一次交清全部保險費,且所交費用全部進入保單賬戶。
我們在投保保險時經常會遇到主要三種繳費方式:躉(dun)交,期交,預交。躉交對應的期交,期交保費是分期(月,半年,年)繳付保險費用,也是最常見的繳費方式。
而預交只是期交的一種,意思是一次性把保費交到保險公司,只有第一年的保費進入保單賬戶,剩餘年費的保費進入保險公司單獨的賬戶,每年保險公司會自動從該賬戶劃轉到保單賬戶中,直到繳費完成。
預交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無論哪種繳費方式都有優缺點,如何選擇繳費方式要考慮自身的情況。而躉交適合客戶群體較少,暫時用預交代替未嘗不可。
一般來說,如果客戶本身經濟雄厚,有一筆存款放在那長期不動用也不會對資金流動性造成影響,當然一次性給付是比較好的的選擇,不僅收益高,而且避免後續續保的麻煩。但是如果這筆錢對於客戶本身來說在整個流動資產中佔比比較重,風險來臨時,是有可能需要這筆錢的,就要慎重考慮了:
1. 從資金流動性方面來說:保險本身是一種中長期的理財方式,帶有強制儲蓄的性質,是喪失前期的靈活性的,如果在早2年要全部取款,是拿不回本金的。如果一次性付款的話,相當於把資金全壓在保險公司了,萬一第三年需要用到錢,那麼這筆錢就存在虧本的風險;
2. 從風險分散的角度說:分散風險,沒有必要整付。匯率不可能一直升,也不可能一直跌,沒有單方向的匯率,都是處在波動中的。之前匯率低的時候投保的客戶,現在這一次來看,是賺了的,保單升值了。現在來投保,短期來看,美元升值,繳費的人民幣多了一點,但是保單也會升值。影響匯率的因素太多了,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全球的環境等,比較複雜,不是我們可以預估的;
3. 從收益的角度:舉個例子,客戶打算整付100w,如果他分期20w 每年,供5年,剩下的錢,可以做其他的理財,比如5%的固定債券理財,前期資金靈活,還有一定的收益回報。5年的時間比較短,也是我們收入和事業穩定增長的階段,用這5年的時間,保持流動性、分散風險、還有收益的多樣化,給未來一個很好的保障。
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流動性可能比獲得高一點的收益會是更好的一個選擇,而預交代替躉交可以有效的增加流動性,又避免一些海外資產後續出境的政策變動風險。且預交部分有保證2.88%的收益,不至於資金躺在海外賬戶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