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四五月份, 又到了香港小学插班申请的时间了, 我这个不死心的强迫症妈妈又帮小姑娘发了插班申请, 暂时只选了两间名校, 我一贯的作风啊, 非名校不申请, 哈哈。
话说当年选幼稚园我就挺后悔的, 面试了两家, 刚交了第一家的钱, 第二家就打电话给我确认收了, 而且还是想要的上午班, 当时心疼交了的钱就没再答应去第二家,但这第二家比第一家出名, 学术上要好些。
第一类政府津贴类要照所住区域抽签派位的, 分两轮, 第一轮可自行选择不受住址限制的所有学校, 这一轮要依据是否首名子女, 是否与学校相同宗教, 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没有在同一学校读书来计算分数, 当年我也是太搏了以基本分15分就报了首志愿, 名校 协恩小学, 结果当然抽不中了。 派位又派到了第七志愿, 只有叩门考试试一下, 结果除了一家后来快开学了才通知我们收了, 其他都没有。 去年此时我还是帮她报了插班试去试一下两家名校, 结果失败在本以为强项的普通话上。
今年不屈不挠, 再试一下圣家和maryknoll吧, 后者名副其实的城堡学校, 去年报名晚了没有机会考试。 至于saint mary圣玛莉和天神, 我还是索性放弃, 因为幼稚园考小学时他们就考双位数的加减了, 当时小女各位数还不利索呢, 所以果断放弃。 基本每家面试都有看图说话, 要重视看图讲故事, 升小二还会考作文。
香港官立、津贴、直资、私立小学的分別
官立小学
较受欢迎的学校:北角官立小学、轩尼诗道官立上下午小学、沙田官立小学等。
津贴小学
津贴小学是由办学团体向政府申办,通常为宗教或慈善团体,而学校的管理则由办学团体会委派校董会负责。由于校舍是由办学团体负责兴建,所以拥有学校的命名权,例如圣公会基乐小学。
收生方法:与官立小学一样,所有新生,都是必须经由政府的小一入学派位,包括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
学费:不须缴交学费。
课程:基本上与官立小学无异,除按教育局指引编排的核心课程,如中、英、数、常识等外,亦可因应个别学校设计特色课程。
较受欢迎的学校:喇沙小学、玛利诺修院学校(小学部)、油麻地天主教小学等。
直资小学
直资学校由法团校董会或校董会自行管理,并享有一笔按学校合资格学生人数计算的政府津贴。
收生方法:学生不论居住校网,都可自行报名。学校可自订收生日期,及设立面试,相关的收生准则,唯不能设笔试。
学费:须要缴交学费,由每年6千多至6万元不等。
课程:直资小学与官、津小学一样,为学生提供本地课程,不过在课程编制,教学语言,以至资源运用上,多方面都较有弹性。但,当然这并不代表直资小学的教学模式一定比官津小学更灵活多变,因不少传统官津小学都已实行多元化教学,所以最重要还是应就个别心仪的学校作比较,绝不能粗疏地单以学校的类别作定论。
较受欢迎的学校:拔萃男书院附属小学、圣保罗男女中学附属小学、英华小学等。
私立小学
办学团体自资经营,由校董会自行管理,没有政府的资助。
收生方法﹕学校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包括学生地区,面试日期和形式等,但按教育局的指引,应该不设笔试。
学费﹕须要缴交学费,由每年1万多至11万多不等。
课程:与直资学校一样,私立小学在课程编制上,拥有极大的自由度,例如为了衔接国际学校
和外国课程,学校可提供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 IB)课程,而为了学生的全人发展,更有学校提供EQ的训练。
较受欢迎的学校:拔萃女小学、香港培正小学、圣若瑟英文小学等。
国际学校
除了英基学校协会辖下的学校外,香港所有国际学校均是私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