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香港保险环境

从去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保险业的“新国十条”后,中国保险界无疑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新的政策旨在推动保险在民生中的保障作用,并且对2020年的具体行业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香港地区因特殊的历史原因,其保险业已有170年之久,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保险深度及密度也名列世界前茅,形成了高度国际化的香港保险市场,2014年底44家人寿保险公司中,就有28家的注册地点来自海外。

1

要了解香港保险,可以先从香港的寿险市场打开视角。

平均每名劳动人口拥有3张保单

在香港这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城市里,有效寿险保单的总数达1000万张,即每名香港人平均拥有1.4张保单;若只计算劳动人口,该数字更达人均3张。根据瑞士再保险的资料,在2013年,香港的保险密度为人均5002美元(寿险占4445美元,非寿险占557美元),保险密度排行亚洲第一,全球则排第六;保险深度则为13.2% (寿险11.7%,非寿险占1.5%),为亚洲第二 (仅次于中国台湾),全球则排行第三。

2

虽然香港的保险市场相对成熟,但每年仍然取得可观的增长。占整体业务比重86%的寿险业务在1992年至2013年间,毛保费年均增长率为15.1%。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人口特征的变化、银保业务迅速发展,以及近年内地客来港购买保险。

保险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

与不少国家及城市一样,香港的老一辈人对于保险的认识有限,银行储蓄及置业为他们的主要财富增值及生活保障的投资工具,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保险知识的普及,通过保险产品达到风险转移目的及财富保障的意识提高,加上人口老龄化、中产及富裕人口增加,保险更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

香港是全球人口寿命最长的地区。根据香港统计处的公布数据,2013年,男性和女性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及87岁,高于日本和瑞典。在出生率及死亡率下降的情况下,老龄化的情况日趋严重,政府预计,至2030年,香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28%,较2012年的13%大幅上升,届时的供养比率会由5名适龄工作人口供养1名长者,减少至2人供养1人。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令市民对保障、退休及医疗类的保险产品需求增加。

3

根据非正式统计,香港有一半人口也是中产阶层,虽然中产定义十分广,难以取得一个标准的量度方法,但肯定的是,这批中产人士的数目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急速增加,他们在住房、教育等家庭开支庞大,而保险对于他们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比富裕阶层更需要审慎的理财及完善的规划,保险保障令他们在财务上更轻松面对生活上突如其来的变化。

资产增长快,大额保单盛行

富裕人士的增加也推动香港保险市场的发展,根据香港一项百万富翁调查推算,在2013年,拥有流动资产百万港元以上的百万富翁人数达73.2万人 (为整体人口约一成)。这一批人对于大额投保的需求较大,如一些大额的万用寿险,方便他们作资产配置和传承,一些高端医疗及危疾计划让他们享受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4

四大销售渠道:银行,代理,经济和直接渠道

销售渠道的发展也直接推动了行业的成长。香港的保险销售渠道主要有四大范畴,分别为银行、代理、经纪及直接 (包括直接邮寄、电话销售及互联网+销售) 渠道,当中以银行销售渠道的销售规模最大。2014年,以新造业务标准保费计算,银行渠道占比接近55%,其次为占比30%的代理渠道,第三为占比14% 的经纪渠道。

5

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保险销售以代理为主,不过在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的银行业受到冲击,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加上在2001年香港全面取消银行利率管制协议,迫使银行更积极拓展包括保险业务的非利息收入;从需求层面上说,保险也成为客户在过往高息存款“消失”以外的另一项理财选择,间接带动需求。预期内地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及利率市场化后,也同样会间接推动保险的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香港的银保集团(银行成立保险公司并在其分行网络进行销售)以及其他通过银行伙伴销售保险的模式渐渐崛起,在香港人寿保险市场的占有率亦逐步提升并开始超越传统以代理人模式为主保险公司。形成了今天以银行、代理、经济及直接销售四大渠道并行的保险市场。

内地客户占比连年激增

过去10年,香港寿险市场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内地客户的比例大幅攀升。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显示,在2006年有关的比例为5.3%,至2014 年,此比例已增至21.4%,为香港带来了244亿港元的新造保费,超越2013年全年的149亿港元。内地客户到香港购买保险的原因,笔者认为,与香港费率较低 (特别是保障类如终生寿险和危疾保险)及多种保单货币包括人民币、美元、港币等可供选择的原因不可或缺。

自律规管是主要方式

最后,这里可以补充一些背景资料,香港的保险业监管机构为保险业监理处,该处的主要职责及权力为授权保险公司在香港经营保险业务,并确保保险公司以审慎的态度经营业务。由于香港目前奉行自律规管,在保险公司厘定保费、订定保单条款及条件等范畴,大多由业内人士自律执行。

中介人方面,则由三个自律规管机构(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香港保险顾问联会及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自律规管。香港政府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立独立的保监局,进一步完善对行业的规管,增强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

6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显示,香港共有155间保险公司,其中92间经营财产保险业务,44间经营人寿保险业务,19间经营综合业务。香港的保险中介人(公司)共有3000多家,保险中介人(个人)数目逾7.7万人。

寿险在香港保险市场的占比不容小觑,这也源于寿险更加贴近民生需求。从香港寿险市场的几大特征点来看,香港保险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步,推出的投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内地居民也爱赴港购买港险,甚至连富豪们也偏爱香港寿险产品。

香港保险资讯网累计为500万访客提供香港保险最新资讯,专业香港保险从者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险投保和售后服务。
是的,内地人可以购买香港的保险,但需要亲自赴港签署保单,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规定。此外,内地投保人购买的主要险种包括储蓄型保险、重疾险、寿险和医疗保险。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产品种类多样、保费相对较低且具有全球医疗保障。
香港保险产品的保单受香港法律保护,不适用于内地的法律制度。如果发生纠纷,通常需要依据香港的保险条例处理​。
香港储蓄型保险因收益率较高和税务优惠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理财工具,尤其适合长期储蓄。但需考虑汇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6-08-31
下一篇 2016-09-09

更多相关内容

  • 友邦“加裕智倍保2”对比保诚“守护健康危疾加护保”

    香港重疾险最为热门的莫过于香港友邦与英国保诚的重疾产品了,其中友邦的加裕智倍保,费率十分划算,但在今年1月更新了第二代产品后,加裕智倍保2费率上调的幅度在2%–27%,与保诚的守护健康危疾加护保(“加护保”、“守护健康加护保”)…

    2019-03-15
    51.4K
  • 内地保险:健康险管理办法到底修订了哪些内容

    受到挤压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影响,进入2017年以来,健康险保费增速一直较为低迷,前三季度,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940.92亿元,同比增长28.12%;而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05亿元,同比增长仅4.45%。不过作为公认的…

    2017-11-20
    26.5K
  • 禁刷内地银行卡后 香港保险未来出路在哪?

    最新消息,12月9日后,购买香港保险将无法通过刷visa、master卡支付,10日凌晨正式执行。这也就意味着刷卡支付首期保费的时代结束了,内地人士购买香港保险在支付环节更麻烦了。 2016年内地人士购买香港保险井喷式增长,预计全年新契约保…

    2016-12-08
    35.6K
  •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在分红方面的区别

    很多文章介绍香港保险优于大陆保险主要体现在保费便宜、保障范围广、分红更高。前两项都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很直观地进行比较,所以给读者的印象非常深刻。保费便宜20-30%,保障范围是大陆同类产品一倍,那分红呢,到底高多少呢? 分红很复杂,分为英式分…

    2016-07-18
    29.6K
  • CRS自我证明表格应该怎么填写?

    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中文翻译为“共同申报准则”,又称“统一报告标准”。旨在推动国与国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交换,目前正循序渐进地在各国实施,有望在2018年完全覆盖所有的成员国。 2018年将是建设全球透…

    2018-08-11
    72.4K
  • 正确解读香港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的问题

    有关香港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香港保险公司破产会影响投保人吗?香港保险公司破产保单会作废吗?针对很多有关香港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的问题,今天我们做一个正确的回应,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疑问。 香港有不少来自国际、知名且有百多年历史的保险公司,例如1…

    2021-06-04
    26.9K
  • 为什么总是抹黑香港保险?

    在今天信息传播的已经非常快,各种真假信息,都能通过各种社交工具来发布,在一些拥有几万几十万听众的微信公众号上,更是如此。前几天,一篇《香港保险:一个普通消费者惊悚糟心的保费续期经历》在国内保险圈里疯传,我第一眼看就觉得很搞笑。为什么这样的文…

    2017-01-17
    39.5K
  • 香港保险怎么交保费:香港工银亚洲续交香港保险保费操作步骤

    之前我们分享过:香港汇丰银行网银续交香港保险保费操作步骤和香港中银网银续交香港保险保费操作步骤,接下里带来的是香港工银亚洲续交香港保险保费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1、登录工银亚洲网银 打开电脑查找工银亚洲网站地址,点击个人/私人银行客户可就进…

    2020-04-15
    47.0K
  • 从2020年香港保险业绩报告看友邦、保诚业务发展状况

    由于疫情导致“封关”持续,香港保险业首当其冲。根据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内地访客来港投保的新造保单保费同比大跌84.3%至68.24亿港元,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低,占个人业务总额的比重则跌至5.1%。 期内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

    2021-03-20
    26.7K
  • 2019年最新最强‘台币’储蓄险及年金保险-内部报酬率比较表

    一次为您收录全台各大寿险公司2018/2019年最新最强的台币储蓄险,也包含了网络投保或传统型利变年金险保单之了详尽分析。网络投保年金险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较低的附加费用率,所以中短期的回报率普遍高于传统年金保险或是寿险型的储蓄险保单,但投…

    2019-03-05
    2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