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12月28日)宣布优化防疫措施《香港宣布放宽防疫措施!除了戴口罩,其他限制基本取消》,并表示尽可能作最大的“人数安排”,意味通关初期设有配额。
据《星岛日报》引述接近港府消息人士透露,通关初期香港往内地配额暂定每日3万人。
开放所有口岸
李家超指,尽可能作最大“人数安排”,是为了做得妥当、畅顺、不出乱子,按实际安排灵活调校,在实施第一次的“人数安排”后,观察一段时间,待运作畅顺后再进行第二步的人数安排。
香港主要有9个陆路管制站,当中深圳湾、落马洲、文锦渡、沙头角及港珠澳大桥为道路过境通道,另外4个是铁路过境通道,分别位于罗湖、落马洲支线、红磡城际直通车站及西九龙高铁站,消息人士指,通关时将开放所有口岸。
目前有4个渠道与内地通关,包括空运、船运、铁路及陆路口岸,其中飞机、船运和铁路的班次是点对点,可逐步增加,但陆路口岸是香港与内地最大的人流通关方式,在2019年前每日单向可达40至50万人,口岸有地理限制每分钟能处理多少人流,在流程和配套在运作要测试是否畅顺。
香港海关近日亦表示,各口岸管制站已做好准备,迎接全面通关复常,海关人员正密锣紧鼓进行关务演练,检查防疫装备、校正清关设施等。
放宽但非放弃抗疫
从今天起,香港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只维持口罩令,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电台节目中强调,当局是按风险评估后作出,强调虽然放宽但非放弃抗疫。
卢宠茂强调,随着新冠病毒变异以及香港免疫能力提升,情况与三年前在疫情初期已经不同,加上过去六个月的整体抗疫政策及方向,在朝向复常发展下,稳步有序放宽防疫措施,同时平衡抗疫及考虑社会成本和经济动力,因此认为今次放宽并不突然。
那么冬季流感活跃期间几乎取消所有防疫措施,会不会让疫情出现大幅反弹呢?
卢宠茂表示,政府会继续争取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市民亦不应淡化疫情对医疗系统的影响。同时今年相当有机会出现大型流感爆发,提醒市民在放宽措施后不要掉以轻心,应仍继续维持做好个人卫生及注意疫情走向。
香港有691万人已打一针
港府昨晚公布,截至12月27日晚,香港市民合共接种了约2026万剂新冠疫苗。已接种最少一剂疫苗的市民约691万人,当中包括95%的12岁或以上人口。
卫生署至今共接获8070宗异常事件报告,占疫苗接种总剂量的0.04%。就涉及接种疫苗人士的死亡个案,包括120宗涉及曾经于离世前14日内接种疫苗,当中没有个案显示与接种疫苗有关联。
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至今已总结115宗死亡个案,与疫苗接种没有因果关系,1宗未能确立与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初步认为3宗个案与疫苗接种没有关联,其余1宗仍待更多资料作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至今并未发现不寻常的现象,会继续密切监察有关情况并收集数据作评估。
不能让香港走回头路
未来与内地开关、大幅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不同界别人士表示欢迎。
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认为,新安排除了可让市民生活复常,亦有助吸引旅客来港,提振本地零售市道,加快香港经济复苏,香港也毋须完全跟随内地做法取消入境隔离,可按自己步伐有序复常。
对于政府日后不再界定密切接触者,林健锋呼吁,若有家人确诊,上班人士仍应该主动通报公司;并呼吁雇主尽量为雇员作人性化安排,例如容许有家人确诊的员工在家工作,指如勉强密切接触者上班,或会导致更大经济损失。
至于两地通关,林健锋则指,恢复人员流通不能一步登天,需时准备,并提醒政府加紧和业界沟通,确保香港具备足够软件和硬件通关。
立法会议员杨永杰表示,复常和内地通关对香港经济犹如“迎来春天”,但目前香港确诊人数仍徘徊2万,以及多款药物再度缺货,担心两地通关加重香港医疗负担。
杨永杰指,政府须确保有足够抗疫物资及人手,向确诊者派发抗疫物资包,公开包括药物、口罩及快测存量,亦需要求本地药厂加大产能,并推进私家医院及诊所参与抗疫工作的角色,尽早规划公立医院人手及床位安排,避免再度出现年初逼爆急症室的情况。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指,放宽的过程中一定会遇上例如两地通关细节落实、公营医疗负荷、药物供应等不同挑战,希望市民都要理解三年间很多政策都停顿,整个社会要团结一致大步走过去,不能让香港走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