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年终盘点:香港保险2018年十大关键词

又到年终,我们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对于香港保险业来说,自从2016年以后,香港保险市场趋于平静,但是还是在不断的上涨中,2018年的香港保险,发生了很多事情。

新的保险产品,新的公司主体,新的经济形势,新的法规政策。

当然,还有新的谣言与纷争……

站在2018年的尾巴上,我为大家总结了2018年香港保险的十大关键词。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过去这一年,香港保险都经历了哪些“大事件”。

1、自愿医保计划(VHIS)

3月1日,经过了多年的公众咨询,香港的“自愿医保计划”(Voluntary Health Insurance Scheme,简称“VHIS”)终于公开正式实施方案,并预计将于2019年年初推出。

“自愿医保计划”旨在解决香港公立医院排位久、资源紧缺的现状(香港居民去公立医院看病几乎免费,但是需要排队很久)。特区政府希望采用“减税”的方式鼓励香港居民投保商业医疗险计划,相当于保费可以直接打85折。

“自愿医保计划”分为“标准计划”和“灵活计划”两类。其中,“标准计划”是各家保险公司按照统一规则开发的,产品形态相同同时还拥有较多优良的特性,包括投保年龄上限为80岁、保证续保至100岁(这里的“保证续保”是指“保证承保”)、保障8岁后发病的先天性疾病以及保障未知已有疾病;“灵活计划”则是各家公司在“标准计划”基础之上提供的额外保障

“自愿医保计划”的推出,给了很多想要投保医疗险的朋友们重新选择产品和公司的机会和理由。

届时,香港的医疗险市场必将掀起一场激烈的“客户争夺战”。

640 2

2、“海港城事件”

4月26日,尖沙咀客流量最大的海港城外,有内地游客拉起横幅,控诉香港某大型保险公司“拒赔”。

事件的起因是,客户若干年前给小朋友投保了该香港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后来小朋友被确诊为白血病,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被拒赔,保单也一同被解约,理由是“曾经住院,投保时有未如实告知项”。

该事件一出,舆论便快速发酵,内地的保险从业者们纷纷转发,并附上“香港保险采用无限告知,感冒发烧没报也会被拒赔”、“香港保险耍流氓”等抹黑言论,让已经投保香港保险的客户们出现恐慌。

由于该拒赔事件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比如小朋友第一次住院的时候,投保人父亲正在服刑,有理由说明自己对于第一次住院的情况不知晓,且小朋友随后住院5次,申请该公司的医疗险理赔全部理赔成功),根据当时的公开信息,很难判断保险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也无法得出“香港所有保险公司的理赔都极其严格”的结论

事实上,香港多家保险公司也在事后发表声明,提醒客户和顾问做好如实告知,同时表示“如实告知的内容仅限于那些能够影响核保结论的过往病史与身体状况”,而不要求事无巨细的披露。

从积极的层面来看,“海港城事件”确实大大提升了香港保险销售业对于如实告知的重视程度,客户的权益无疑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尊重与保护。

640 1 2

3、香港政府年金

7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设立的公共年金计划“香港年金”公布认购细节投保金额最低为5万港元,上限为100万港元,接受65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认购,7月19日正式开始接受认购,首期额度为100亿港元。

根据统计数据,香港一直以来都属于全球最长寿的地区,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男性的平均寿命为81.7岁,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7.7岁,均位列全球第一。而且,香港长期以来都没有适合的政府养老金计划2000年才开始施行的强积金计划(简称“MPF”)由于行政费用高、投资回报率不稳定等因素也饱受质疑,因此政府急需一个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香港居民的养老问题。

由于“香港年金”计划是由香港政府推出(相当于有信用背书),不收任何管理费,内部回报率较高,形态设计合理,因此计划一经公布,就被很多保险和精算界的人士称为香港的“最强年金”。

不过,由于香港大多数老年居民并不能理解“年金险”的实际用途,且政府年金的收益率并不及市面上很多的分红储蓄保险,因此计划推出后,首期100亿港元的额度仅仅被认购了49.4亿元,市场反应远不及预期

看起来,再好的保险产品,也是要靠“卖”的。

640 2 2

4、CRS第一次信息交换

9月1日,按照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的简称,即“共同申报准则”)的规定,香港特区与中国国税总局进行了第一次金融账户涉税资讯交换。

近年来,很多内地富豪赴港投资香港保险,且金额较大。按照CRS的要求,所有拥有中国内地税务身份的个体,在海外拥有的几乎一切资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拥有现金价值的保单、黄金、房产、股票等,统统都会被交换回中国国税总局。

金融账户等“敏感”信息被交换给中国政府部门,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安与恐慌。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贩卖恐慌”的营销手段,其中就包括:“买香港保险不安全”、“购买未加入CRS国家或地区的保险(比如台湾保险)”、“将自己的税务身份换为未加入CRS的国家(比如一些非洲小国)”等。

不过,上述营销手段大多存在明显的漏洞。

我们要理解,CRS诞生的背景和环境是“全球征税”,主要目的是对“通过将资产转移到境外来偷税漏税的行为”进行打击,而不是为了清查个人资产或者打击境外投资。中国公民购买内地保险或香港保险都是按照统一规则缴税的,因此对于那些不是抱有“资产转移”和“资产隐匿”为目的投保香港保险的朋友,不用对CRS过分担心。

而且,CRS的参与国是分批加入的,今天没有承诺加入CRS的国家和地区,并不代表未来不会加入。曾经标榜着“不可能加入CRS”的台湾,也已经承诺加入CRS,并将于2020年进行第一次金融账户涉税资讯交换。

总体来说,目前存在的一切想要避规CRS的做法,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为了避免“得不偿失”,建议大家还是用平和的心态看待CRS,毕竟“人生中有两样事情必然会发生——死亡与交税”。

640 3

5、银行开户全面收紧

9月21日,中银香港内部发出操作指引,开始全面收紧内地居民在中银香港的银行账户开设。

过去,中银香港一直以“低门槛”成为大多数购买香港保险客户的首选开户银行。客户只需要携带简单的开户证件(港澳通行证、用作地址证明的身份证、过关小白条),开户当天在柜员机存入1万港币现金,通常可以当天取走银行卡和密码器。随后的日子中,客户只需要保证银行账户中有等值1万港币的资金或投资,就可以豁免账户每月的管理费。

但是,当中银香港全面收紧开户政策后,这个资金门槛从1万港币上升至20万港币,如果资金达不到要求则每月要扣除120港币的管理费。

对于已经或想要投保香港保险的朋友来说,在目前中国实施外汇管制的环境下,为了避免后续缴费和理赔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来香港投保的同时,最好(甚至说一定)要给自己开设一个境外银行户口。

虽然目前香港仍有部分银行可以开设较低门槛的账户,但大家普遍反映银行对开户人资格的审核越来越严格、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银行还开始要求客户提供保单正本或缴费收据。

可以说,客户是否有实力在香港开设银行账户,将成为客户是否有资格购买香港保险的“分水岭”。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香港保险将变成名副其实的“不是想买就能买”。 

640 4

6、美元加息,香港“加P”

2018年,美联储分别于3月、6月、9月和12月宣布美元加息,全年共加息4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为2.25%-2.5%。

由于港元与美元采用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利率会跟随美元利率的走势而调整。在9月份美联储公布议息结果之前,香港3个月的Hibor已经升至2%以上的水平,银行港元定期存款利率也不断提升。

9月份美联储宣布加息后,香港各大银行纷纷上调“最优惠利率P”,上调幅度大多为0.125%,也有个别银行上调0.25%(如华侨永亨银行)。而香港各大银行的“最优惠利率P”,实际也代表了香港借贷资金的使用成本。

在香港,无论是按揭贷款,还是大额保单的保费融资贷款,通常都会使用“P按”,即贷款利率由银行最优惠利率P决定的一种贷款方式,贷款利率形式通常为“P-x”,其中x为一个定值(例如,某银行当前的P为5.25%,x为3%,则实际贷款利率为2.25%;如果未来银行的P加至5.5%,则贷款利率将上升至2.5%)。

美元加息与香港“加P”对香港保险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首先短期美元储蓄产品(存期小于等于5年)的投资收益率预计会出现小幅升高;其次保费融资的贷款利率升高,利差空间缩小,融资后的保单收益率将有所降低。

不过,市场已经普遍认为美元这轮加息已经接近尾声美联储目前预计2019年将加息两次,而不是9月份预计的三次,而且仍预计2020年只会再加息一次。

640 5

7、中资频频南下收购

2018年11月20日下午,马云现身位于湾仔的美国万通办公室。

马云旗下的云锋金融2017年已决定进军香港保险业,连同新浪、巨人投资(香港)等投资者,以合计共131亿港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万通保险亚洲的8.96亿股份,其中云锋金融收购约60%的股本,涉及资金78亿港元,并于2018年11月中旬正式完成收购。

近年来,除了很多香港保险产品倍受内地居民的欢迎与喜爱,香港的保险公司也成为了很多中资金融控股集团眼中的“优良资产”,引得大量中资“南下”,开始收购香港保险公司。除了上面介绍的云锋金融收购美国万通亚洲,还包括2016年5月九鼎以107亿港元收购富通保险(随后于2018年底以215亿港元转手买予新创建公司),2016年6月泰禾以106亿港元收购大新人寿(后更名为泰禾人寿),2017年3月中国先锋控股71亿港元欲收购香港人寿(但最终交易未完成)等。

于此同时,除了香港老牌的中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海外与2016年底开业的太平人寿香港外,中国内地的保险业巨头如太平洋、泰康也有意在香港寿险业布局,众安在线也正在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

预计在未来,中资保险公司在香港保险市场上将越来越活跃,且有可能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

640 6

8、理赔款无法汇回内地?

11月26日,知乎上一篇名为《香港保险支票在内地无法兑换,也无法收香港转入保险款,你们有这样的情况吗?》的帖子火了,在内地和香港保险从业者之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文章大致描述了一名香港保险的客户因急用钱退保一份几十万元的现有保单,但是香港保险公司寄出的退款支票无法在内地银行入账的事情。

由于理赔支票无法入账,文章作者得出结论:香港保险就是一堆废纸。

但是,稍微对香港保险有所了解的朋友都可以看出,本文中有不少漏洞,故事多属“杜撰”。比如作者称是因为急用钱才退保保单的,而香港大部分保险前两年的现金价值都极低(为了防止早期退保),退保要么损失很大,要么是取不回什么钱的;还比如作者说香港的银行无法开设账户,而对于已经投保了香港保险而且已经取得保单正本的朋友,开设香港银行账户还是很容易的;再比如作者说香港的支票在香港也无法兑换,而实际上香港大部分保险公司开出的实名支票都可以在香港当地的银行直接兑换现金,拿着一张大额支票去银行开户更是易如反掌。

不过,文章作者确实说对了一个点,也是值得所有购买香港保险的朋友们注意的,那就是,目前香港保险公司开出的外币支票在内地银行确实普遍存在不能兑换的情况,这是因为具有分红性质的境外储蓄型保单现在还不属于外汇管理政策框架支持下的投资项目。

总体来说,在当前中国外汇管制的大环境下,使用支票的方式处理香港保险的理赔款和退保金确实存在诸多不便之处,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个香港的银行账户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建议来香港投保时一定要开设一个香港银行账户。

还是那句话,香港保险并不是对所有人而言都适合,在希望获得一些较优产品特性的同时,请做好付出一些额外成本和精力的心理准备。

640 7

9、香港互联网保险

12月20日,香港第一家“虚拟保险公司”保泰人寿(Bowtie Life)成立,是香港首家通过香港保监局快速通道(Fast Track)获得保险牌照的保险公司,主要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沈南鹏、永隆银行创办人伍氏家族和香港永明金融等,公司创始人及主要管理层大多为精算师。

Bowtie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颜耀辉表示,公司将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开业,推出一些简单的保障型产品,产品不设储蓄成分,主打零佣金,同时配合保险科技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用户投保、理赔体验。

相比于中国内地,香港的互联网保险起步较晚,网上投保和手机端投保尚未普及,但香港保监局从2017年也已经开始着力推进香港的保险科技发展。2018年9月12日,由腾讯、英杰华保险(AVIVA)和高瓴资本共同创立的香港首家网上人寿保险公司Blue宣布成立,并推出两款简易的线上销售产品(分别为定期寿险和定期重疾险)。市场消息称,众安在线也正在透过Fast Track向香港保监局申请保险牌照。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有更多的保险科技公司在香港成立,为消费者们带来更加实惠的保险保障和更加流畅的服务体验。

640 8

10、保险大湾区和“保险通”

640 9

香港保险业贯穿于整个2018年的主题,就是“保险大湾区”的建设。

早在2018年6月,香港保监局主席郑慕智博士就表示他们曾在今年5月份时探访中国银保监会、外汇管理局和国资委,主动向银保监会提出容许香港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保险服务中心以提升香港保险公司在区内服务能力的建议,上述三个机构均正面响应了有关建议。

郑慕智博士表示,希望先以大湾区成立保险服务中心作为试点,长远目标是推出“保险通”,透过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所成立的服务中心,来处理香港保险的理赔、查询及代收续期保费等工作。

再后来,无论是11月27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18央视财经论坛·香港”上的讲话,还是12月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亚洲保险论坛2018”上的讲话,都在强调保险大湾区“保险通”建设这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相关的项目建设已经在不断推进当中。

当然,受制于中国的外汇管制,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梁志仁先生表示,相信“保险通”初期只会涉及一些简单的产品,如医疗、重疾保障型产品。

不过,“保险大湾区”的建设,仍旧是香港保险业与香港保险公司巨大的机遇。

衷心期待,在不远的2019年,香港保险可以为中国内地居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秀的保险保障。

1.网站标题:香港保险资讯网

2.文章标题:香港保险年终盘点:香港保险2018年十大关键词

3.香港储蓄分红险、香港重疾险、香港高端医疗保险、香港理财、香港保险续保、香港银行开户、香港孤儿保单等方面的问题,请联系我们。

(7)
上一篇 2018-12-31
下一篇 2019-01-0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不能复制此页面的内容